是什麼限制了雲南這個資源大省的發展速度?

煙雨中的海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還是靜夜史在分析其他省份發展過程的那句話:

“決定雲南能迅速發展的必要條件有很多,缺一不可。而給雲南發展拖後腿的因素,一個就夠了!但是拖後腿的因素不止一個!”

雲南省,位於我國西南部,北部和西藏自治區、四川省相接,東部和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相鄰,南部和越南、老撾為伴,西部和緬甸比肩。

雲南省面積39.41萬平方公里,2017年總人口為4800萬人,是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2017年經濟總量為16531.34億元,在全國大陸各省中名列第20位。

雲南省資源豐富,被稱為“有色金屬王國”,全省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極為豐富,是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寶地。雲南資源的特點有:

雲南礦產資源礦種全(已發現的礦產達143種,已探明儲量的有86種);

分佈廣(108個縣市有金屬礦,116個縣市有煤礦,各縣都有其他非金屬礦產);
共生、伴生礦多、利用價值高(全省共生、伴生礦床約佔礦床總量的31%);
儲量大(有61個礦種的保有儲量居全國前10位,鉛、鋅、錫、磷、銅、銀等25種礦產含量分別居全國前3位)。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資源極其豐富的省份,雖然經濟增速較快,但經濟發展卻相對滯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尷尬的情況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位置尷尬

關於雲南省的地理位置,在抗戰時期有句經典的概括,即:既是後方,又是前線!

什麼意思呢?抗戰爆發後,日寇從華北南下,從上海溯江而上,包括雲南在內的大西南地區成為國民政府的大後方。然而,1941年開始,日寇進犯緬甸,並侵佔怒江以西的雲南騰衝、龍陵等滇西地區,雲南省成為名副其實的抗戰前線。

其實,在抗戰時期,對雲南省的位置就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勾勒,那就是有地處內陸的命,卻沒有地處內陸的運,這是歷史上雲南位置的寫照,也是雲南省未來發展的羈絆。

我們知道,從1980年之後,包括深圳在內的沿海地區迅速發展,取代傳統老工業基地東北,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時至今日,珠三角、長三角以及環渤海地區成為我國城市數量最多,經濟實力最強,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而中部和西部地區,雖然面積很大,但是經濟發展相對滯後。

雲南屬於典型的西部地區。

唐朝滅亡後,經濟重心南移,政治中心東移,大陸經濟開始向海洋經濟轉化。同時,自15世紀大航海時代以來,沿海地區成為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今天的世界,超過60%的人口居住在距離海洋100公里以內的沿海區域。

人口意味著人才,也意味著市場。但是很明顯,雲南沒有這個優勢條件。

其實雲南距離海洋也不算遠,比如向西距離孟加拉灣只有600多公里,向東距離南海只有300多公里。但是,向西需要跨越緬甸,向東需要穿過越南。就和吉林省東部出海需要經過俄羅斯和朝鮮一樣,雲南省離海不遠,卻只能聞到海風的味道。

不過,和那句“雖然我們掙得少,但是我們加班多啊”的節奏一樣,雖然雲南省沒有靠海,但是靠著好幾個窮鄰居啊。

雲南的南部,是越南和老撾,鑑於老撾存在感不強,單說越南。歷朝歷代,中原王朝向南征服征討越南,除一部從廣西出兵,另一路就是雲南。而征討緬甸就只能從雲南出發。

如果像歐洲一樣,雖然沒有靠海,但是周邊鄰居都是小富即安,雲南省可以進行經濟互動,但是緬甸和越南的經濟重心,也在沿海地區而不是和雲南接壤的區域,這就決定了雲南和緬甸、越南的邊境經濟相對落後。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裡有金三角,國際販毒猖獗了。

所以,雲南的發展,只能和國內的鄰省進行互動,但是還是同樣的問題,鄰省也在想著法向東發展,雲南作為身居內陸的省份,不是一般的尷尬。

而位置的尷尬,不是靠資源就能全部彌補的。

2、地形所限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這是雲貴高原的地形寫照。而云南省,大部分就在雲貴高原上。

歷史上,雲南地區多次出現地方政權割據的現象,比如秦漢時期的西南夷,唐朝的南詔,宋朝的大理以及清朝的吳三桂。

雲南地區之所以在歷史上不斷出現割據政權,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雲南省瘋狂的地形。

雲南省屬山地高原地形,33.11萬平方公里的山地佔全省面積的84%;3.9萬平方公里的高原佔全省面積的10%;2.4萬平方公里的盆地佔全省面積的6.0%。全省海拔高差達6000多米。

雲南地形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為滇東、滇中高原,屬於雲貴高原,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地形為起伏和緩的低山和渾圓丘陵,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西部高山峽谷相間,地勢險峻,為橫斷山脈區,相對高差超1000米。

這樣崎嶇的地形,在古代技術條件很不成熟的情況下,想要平定這裡真的很難,所以雲南有這個資本割據一方,對抗中央,比如吳三桂。

但是在今天,以經濟發展為主的背景下,雖然不存在割據的可能,但是崎嶇的地形仍然是雲南發展的攔路虎。

比如雲南資源很豐富,但是沒有路,你怎麼運出來?

靜夜史的弟弟在雲南工作,根據他的所見所聞,在雲南,直到2016年,才開通了從貴陽到省會昆明的高鐵。而此時,東部沿海省份的高鐵早已經如火如荼。

省會交通尚且如此,要從根本上改變雲南整體的交通狀況,真的是任重而道遠。

在高速公路上,雲南2017年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經超過了5000公里,但是還沒有實現縣市全覆蓋。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雲南省面積較大,如果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雲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政策不利

我們知道,包括道路在內的任何公共設施的建設都是需要錢的,比如雲南基本都是山區,在山區修建高速公路的成本,平均是平原地區的3倍。

哪來那麼多錢啊!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國家是靠著賣資源暴富的,比如中東的幾個石油富國,太平洋上的小島國瑙魯賣鳥糞當了回地主,甚至今天的俄羅斯也是靠著賣石油天然氣生活的。

可見,雲南省的資源要是賣起來,那簡直不能再土豪。

但是,凡事總要有個規矩不是?比如雲南省資源雖然豐富,但是總要服從國家的宏觀調控啊,事實上包括煤炭大省山西陝西內蒙古,雖然煤炭儲量世界領先,但並沒有依靠資源成為我國經濟最強的省份。原因很簡單,雲南要發展,但是全國更要發展!

所以,雲南的資源,是雲南的寶貴財富,更是全國人民的寶貴財富!雲南,要懂得分享!

這真是讓人不爽。

計劃經濟時代,國家統一協調,全國一盤棋,雲南的資源要服務於國家整體的建設,所以資源不可能變成白花花的票子。

市場經濟到來之後,雖然有了一定的自主性,但是市場經濟的競爭讓雲南的資源更沒有競爭力。舉個簡單的例子,因為雲南的地形限制,資源開採運出的成本太高。而從澳大利亞等海外進口的資源,價格比雲南礦的價格更低,所以雲南資源的發展很尷尬。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雲南的資源很多時候不是雲南騰飛的翅膀,更像是讓雲南有了資源詛咒。

一直以來,國家的政策更多地偏向東部沿海地區,對於雲南在內的西部省份著力較小。雲南在建國後的機遇,可以概括為三次,分別是:

三線建設、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

希望一帶一路可以讓雲南迎來更好的契機!

4、人的問題

這裡的“人”,絕對不是人品,因為所有省份的人民,都有著善良淳樸、積極向上的本心。

雲南的人,指的是種類繁多的少數民族。

因為地形的阻隔,雲南省少數民族比其他任何省份都更多,更有特點。

除漢族以外,雲南省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15個民族為雲南特有,人口數佔全國該民族總人口的80%以上。

根據2015年末的數據,雲南全省少數民族人口數達1583.3萬人,佔全省人口總數的33.4%,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數超過千萬的3個省區之一。

雲南全省少數民族人口數超過100萬的有6個;超過10萬不到100萬的有9個;超過1萬不到10萬的有8個;超過6000不到1萬的2個。

雲南少數民族交錯分佈,表現為大雜居與小聚居,彝族、回族在全省大多數縣均有分佈。

民族多是雲南多彩的重要因素,但是也導致雲南經濟發展參差不齊。

歷史上,雲南長期處於苗疆區域,中原地區對此採取羈縻統治政策,區域內各土司成為實際的統治者。直到明朝建立,才開始對雲南進行“改土歸流”的改革,使得雲南逐漸成為封建王朝直接管理區。

清朝時期,雲南“改土歸流”完成,雲南才正式成為清朝的行政區。

之所以雲南併入版圖時間如此之晚,原因就是這裡民族星羅棋佈,民族複雜,難以管理。

而今天的雲南,仍然是民族交錯分佈,這意味著雲南難以進行統一協調的規劃和發展。

所以,雲南的發展今天依然任重而道遠。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你好,關於“是什麼限制了雲南這個資源大省的發展速度?”這個問題,我想是非常難以回答的。其實呢,一個地方的發展速度有很多種因素可以對其產生影響的,地理位置、人文歷史、交通狀況和地方政策等等。

個人認為,主要的原因還是地勢的問題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影響了雲南的飛速發展。雖然雲南的地質條件複雜、不管是動物資源還是植物資源都非常的豐富,但是雲南的確對於很多省份來說,算是比較偏遠的地區了。

這裡緊鄰西藏,海拔比較高,很多部分都是高原。而和雲南相鄰的省份,比如說廣西、貴州也都沒有像是一線城市那樣發展起來的地區。如果通過陸路要來雲南,其實相對而言是比較複雜的,所以雲南的東西再好,運不出去,找不到賣家,也是徒勞。而一些別的地方的資源和物品,要進入到雲南,運輸成本也會相對的提高,導致了物價也會隨之增長。

我想,物資的難以流通、以及地位位置的問題,也有一部分限制了雲南旅遊業的發展。

所以,要想富、先修路這個觀點我是同意的。只要之後雲南呢大力進行交通建設,我相信,雲南的發展會有質的飛躍!


曲靖身邊事


雲南歷史上曾與中原並駕齊驅,發展水平甚至超過東部和東南部大部分地區。古滇國時代,雲南的農耕和青銅都己十分發達,不亞於中原,遠勝東部;南詔、大理國時代,兩大王朝與中原王朝、土番王朝三分天下,發展水平也極高;民國時期,作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省區,政治軍事實力在國內影響舉足輕重,特別是抗戰時期,作為中國的戰略大後方和唯一進出口通道,大量中東部企業、人才、學校遷入,雲南成為當時全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改革開放後,由於政策滯後、資金人才流失,加之發展基礎設施差和投入不足,雲南經濟社會發展已不具優勢,發展明顯滯後了,由全國的中等省變成了末等省水平。

末來,雲南有沒有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主要取決四點:

第一、能否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對外貿易、金融、投資、人員往來、物流國際化的便利化改革及對外開放等。



第二、強化教育科技的投入。教育科技滯後,是制約雲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瓶頸,只有加倍投資教育和科技,大力引進培養各類精英人才,才能根本改變雲南傳統落後的產業結構,發展高精尖產業,大幅度提高雲南的生產力水平和創富水平。



第三、充分發揮雲南的資源優勢。依託清潔能源:發展成清潔能源強省;礦產資源:發展成新型材料工業強省;生態資源:發展成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特色農業強省;旅遊資源:發展成旅遊強省和民族文化強省;區位優勢:發展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貿易中心、金融中心、教育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第四、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上天給雲南這麼多高山峽谷,也賦予她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多姿多彩的文化,雲南是中國一道靚麗的風景,是中國一種愜意的生活方式,只要政策對路,投入到位,依靠科技進步,充分發揮雲南資源、區位優勢,雲南未來的發展將是飛躍性的,瑞士應是雲南發展的最佳標杆。



牛哥的天空


一、以白恩培為代表的腐敗分子耽誤了。二、交通成本高,很多地方路都沒修好呢。三、人員整素質不夠。四、周邊國家局勢不穩,難以發展經濟


陸一915


我自己就是個雲南人,我的家鄉在昭通,說到資源,雲南的的確確是資源大省,就比如昭通煤礦資源就十分的豐富,但是問題是昭通卻在全省都屬於貧困地區,而云南省也是全國比較貧困的區域,支柱產業菸草,旅遊,礦產等。

我個人認為雲南現在發展相對落後,有地形上的原因,雲南地處雲貴高原,到哪都能看到山,一座接一座,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問題:路難修,有句話叫要想富,先修路,去年我們才通高鐵,這對內地的朋友來說,已經沒啥稀罕的了,並且好像就是大理,玉溪,昆明這幾個城市,另外因為地形導致交通不發達,所以去鄰近的城市原來基本上是需要6-8小時,我上大學後,昭通到昆明新通了一條高速公路,時間才縮短到了5小時。

另外雖然國家一直對西部地區進行扶貧,但是雲南這些相對落後的地區,對人才的吸引力肯定是比不上沿海地區的,還有一個就是薪資待遇也沒沿海地區高,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外出打工,留不住人才,勞動力外流,再加上教育教學不均衡等問題,也導致雲南發展緩慢。

不過我個人認為雲南未來是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一帶一路倡議開始後,雲南的地理位置就很特殊了,雲南將作為中國面對東南亞的大門向世界敞開,做為東南亞的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參與到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其實近幾年雲南的變化已經十分明顯的。


玄坤


說到雲南,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豐富的旅遊資源,有趣的民族風情。的確,雲南是一塊寶地,然而云南卻也是國內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

去年,整個雲南省經濟總量1.65萬億,位居全國第20位,只相當於福建省的一半,更是隻有第一名廣東省的五分之一不到。

雲南省資源豐富,為何經濟卻並不發達呢?


第一,高原山地交通不便

世界各地的經濟發展都有個比較共同的特徵——交通便利,或許交通條件好不一定經濟發達,但是經濟發達的一定交通條件不差。

雲南省面積將近40萬平方公里,但84%以上都是山地,還有10%是高原,全境大部分都是崎嶇的高原山地地形,喀斯特地貌眾多,人口與城市比較密集的河谷平原分佈支離破碎。

在雲南進行交通建設難度非常大,雲南的陸路交通建設困難重重,所以嚴重妨礙了經濟發展。


第二,資源的魔咒

雲南的確是個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無論是礦產資源、生物資源、農業資源、水利資源等,都相當具有商業開發的前景。

然而也因為資源豐富,雲南很多地方嚴重依賴於單一的資源型經濟,比如有色金屬,大量豐富高品質的有色金屬被賤賣,不僅破壞了環境而且沒有太多利潤,得不償失。

其實,雲南的區位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向東,臨近長江經濟帶與珠三角城市群,這兩個地方都是國內經濟發展首屈一指的地區;向南,雲南有湄公河與中南半島各國連接,而且隨著泛亞鐵路的建設,雲南省與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交流也更加便捷;而對西,雲南通過緬甸能夠獲得印度洋的出海口。

過去,因為交通不便等因素,忽略了對於雲南的發展。隨著近年來經濟導向偏向於中西部地區,加上“一帶一路”等國際戰略的開展,雲南被埋沒多年的優勢逐漸顯示出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雲南也能夠成為西南的佼佼者。


澹奕


是什麼限制了雲南的發展,小編你懂的,大家都懂的,有很多問題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看看貴州,想想雲南,大家都心領神會,沒有必要說破,說穿了也沒用,因此只好和稀泥,東扯西拉,避重就輕算了吧。


864251545


交通,是交通制約了雲南的發展,不過隨著三縱一橫鐵路建設的完成,雲南的發展指日可待。在剛剛過去的暑假黃金週,從上海,廣州,廣西,昆明等發往滇西大理的高鐵每天達36、5對,這是前所未有的,這也再次印證了交通是制約雲南發展的因素,相信隨著昆明至版納出東南亞,大理至普洱,大理至瑞麗出緬甸這三縱鐵路的建成以及滇藏鐵路建成至香格里拉雲南將插上騰飛的翅膀。

雲南多山,豐富的水能資源,有色金屬資源,旅遊資源等都藏在大山裡,雖然雲南有全國超多的機場,全省擁有機場55個仍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而連接滇西楚雄,大理,麗江,怒江,迪慶,保山,德宏,臨滄等八地州的交通大動脈僅僅只是一條昆雄大高速,且隨時車滿為患,車禍頻發,一旦事故動脈即阻。很多投資者,遊客為此叫苦不迭。

從目前的交通格局來看,雲南也下大力氣在努力解決交通的問題,機場建設,鐵路建設都在大幹,但無論是公路交通或是鐵路建設都只是立足於一橫,且公路鐵路規劃重疊,而前述滇西八地州幅員遼闊僅僅靠一橫單一交通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因此雲南是時候應該規劃實施二橫三橫交通線組成縱橫全滇的交通網,當務之急與其老是擴昆楚大高速,不如上馬玉溪一一臨滄一保山。唯如此雲南方可騰飛。





桶叔


上學的時候,教科書上講雲南是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礦產資源王國,水利資源王國,氣候資源多樣性,有世界弛名的春城,有熱帶的景洪,還有冷涼的迪慶,緯度低,光照資源豐富,物產資源豐富,在這些資源面前面前,本該富得流油,現實卻是貧困的代名詞,經濟總量全國倒數。

一個健康的身體,重要器官都是好的,而身體不好,是某些器官出現了毛病,不能正常工作,雲南山多平地少,交通不便,交通建沒成本高,雲南氣候乾溼分明,冬春旱季時間長,制約了冬春農作生產,在水利照顧不到的地方,靠天吃飯是主流,夏秋節雨水集中,又因坡地多存不住水,三日不下雨小旱,十日不下雨大旱,靠天吃飯嚴重,旱季時間太長,好不容易生長了幾十年的樹,一場山火,青山變禿嶺,雨水集中,又難留住水,水土流失,地越種越廋,大有人忙不如天忙的意味。

近些年領導層徵對雲南短板,大修交通,通江達海,發展工業,留住人,積極建沒水電工程,充分發展水電優勢,有朝一日,水害變成水利,更多的土地旱能澆,澇能排,有了充足的電能,工業發展了,工農安居樂業,落後的雲南過上美好生活


果園摘寶珠梨找我


是什麼限制了雲南的發展?我們不得不承認,是有很多原因的:第一是交通,雲南的國土面積38萬平方公里,但是高速公路少得可憐,主要的高速公路就是昆楚,昆磨,昆石,昆明到滇西僅有一條昆楚高速,逢年過節高速公路都是超負荷運轉,擁堵不堪,而且昆楚年代久遠,路窄不適應時代發展,其他兩條大動脈一樣的特點。鐵路只集中在滇中和滇東少部分地區,所以現在十三五規劃雲南在補短板修路架橋,第二應該是教育和人才了,科教興國,教育是立國之本,一個地方要發展還是要看教育,要有人才,為什麼沒有人才,我們的教育不行,教育不行我們的人才出不來,我們的人留不下,雲南的拿得出手的大學雲南大學都在全國國50老幾,而我們的大哥西南兄弟四川優質高校很多,川大,西財,西南交等很多,所以雲南要發展大學教育要搞好,雲南十三五出臺”千人計劃”決心引進各類高素質人才,這是大勢所趨,我們喜聞樂見的,發展各類教育園,雲大入選全國雙一流大學,我們要抓住機遇,多發展高質量大學。第三應該是產業結構。重農業輕工業 菸草獨大旅遊業次之,第三產業發展緩慢,資源消耗型發展。隨著社會發展大勢所趨,菸草產業必將被壓縮,這是我們雲南人必須清楚的現實,菸草沒了我們必須有替代產業,各個州市都在摸索,高原特色產業(核桃),新興農業啊,大健康,信息產業,水果產業等。雲南作為中國旅遊資源大省,發展旅遊是雲南必須做的功課,目前旅遊發展迅速,每個州市都在振興興旅遊發展,雖然前端時間旅遊市場問題不少但是全省下功夫搞旅遊改問題,現在旅遊發展趨於由壞轉好的健康軌道。雲南又是礦產資源大省,但是礦產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地方在轉型,例如資源枯竭型城市東川,箇舊就在轉型。第三產業大健康電子物流服務我們需要發展。解決好主要產業,我想第三產業也會發展。我們的區位優勢明顯,是一帶一路面向南亞東南亞排頭兵。第四應該是如何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發展關係了。雲南是特殊的,雲南是動植物王國,我們的生態在全國可以做標杆,但是我們還要發展經濟,這如何發展經濟又保護好環境不損害子孫後代,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當我們很好解決了這些問題,我想雲南會發展的很好,而且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