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时过境迁,梦想机去了哪?

“不在你辉煌的时候慕名而来,也未曾低谷时离你而去”,这句话听着很美,但现实中更多的是“在你辉煌的时候我慕名而来,在你低谷的时候恐我只存回忆”。要知道,在手机这个红利市场上,就像大浪淘沙,唯有剩者才能为王,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曾经的王者,如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HTC等巨头无不逐渐淡离了视线,渐行渐远。曾经, M9的诞生令人改变的过往对待国产手机态度,那时候,才知道原来国产手机也能做得如此精美和优秀,MX系列的成功让人陶醉,让人觉得那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梦想机。但那只是曾经,如今市场证明了一切,当今国内手机品牌已经是华为小米和蓝绿大厂天下的时候,魅族似乎却依旧在打着“情怀”的口号在慢慢边缘化,令人叹息。

梦想系列,遗失的中流砥柱

为了跟上友商的发展速度,在得到阿里融资后的魅族加快了产品更新的步伐,“机海战术”下的产品线扩张,虽然在一定时期为魅族带来了快速的销量增长但也似乎耗尽了魅族的灵气,造成的后果便是,产品线的逐步混乱,至少在PRO系列出现之前,“MX”梦系列一直都魅族中流砥柱的产品,然而在魅蓝品牌的扩展后,MX4直到MX6至今却再没有被传承,而小米和华为一直以数字命名的主力机型代表却依旧坚挺。

但真正令魅族陷入困境估计是,在追求完美的机身“打磨”和优秀的人机交互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消费者对产品性能的追求,入联发科绝对是魅族重大的战略失误,消费者的反馈说明了一切,然而却相当无奈,面对高通的咄咄逼人,导致了魅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贴上了“万年联发科”的标签,即便是三星猎户座的救场却受困于供应链和基带的限制难以有所作为,毕竟魅族对供应链和把控距离大厂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

PRO系列,离完美只差一步.

在那么一段时间内,魅族有过机会,魅族PRO系列诞生曾是是魅族企图冲击高端品牌的象征,在经历过MX4PRO2K屏负担带来的槽糕体验后,pro5的出现,让人再次看到魅族的决心,三星猎顶级套餐(猎户座7420顶级处理器和SuperAmoled屏幕)加持以及至今依旧被人称道的HIFI体验在当时国产手机中可谓是机皇级别的存在,然而在当时却一机难求。PRO5的成功让魅族看到了希望,接下来在PRO6系列中更是把魅族的“打磨”精神发辉到极致了,精美绝伦做工和无法挑剔的手感在同时期的产品中无疑是极大的竞争力,然而“一核有难,九核围观”的联发科X25在游戏性能上发挥却令人止步,“flyme”的优化即使再神奇,也挽救不了基础配置的带来的缺陷,那段时间,有人笑称,如果给PRO6一个晓龙820,恐怕也就没其他手机厂家的事情了。

当然这只是说笑,毕竟市场营销不单单是产品本身,比如蓝绿厂兄弟,凭借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强大的线下团队成功占据了国内手机产商出货前茅。而配备了猎户座8890的PRO6PLUS也因产能有限以及基带和处理器的诸多因素,并没有达到PRO5的高度。Pro6给了魅族的一个机会,可惜魅族却没有抓住,机遇稍纵即逝,当众多魅友都期盼魅族下一代的产品能有所突破的时候,而魅族似乎已经沉迷于“打磨”无法自拔。在往后推出的产品不断的令失望,换汤不换药的万年联发科PRO6S是魅族远离市场的征兆,PRO7离谱的定价和中庸的配置,以及鸡肋的“画屏”功能另人感到唏嘘,销量说明了一切。

回归初心,“牛刀小试”

市场上的失意,令魅族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裁员和内斗风波不止。面对困境,沉寂多年的黄章终于坐不住了,终于宣布重新出山为魅族打造15周年纪念产品,宣称要重新打造“梦想机”,黄章的重新出山以及与高通达成和解协议,不禁令魅族又看到了曙光。然而作为魅族15周年的重磅产品,魅族15系列理应是承担魅族重振雄风的重任。

但事实是,发布的前段一段时间,黄章却彻彻底底的打了众多魅友的脸,“15只是小试牛刀,16才是全力打造”,作为魅族的掌门当家,归于市场考虑,本就应该慎言。而对于15系列产品来说,也似乎是魅族回归初心的一个纪念性产品而已,16:9的屏幕尺寸比例在如今的18:9“全面屏”的潮流中显得有些异类,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在全面屏技术解决方案尚未成熟的时候,相比“刘海屏”带来的视觉瑕疵,魅族极窄的边框和却更为舒适。总评价来说,魅族15系列是魅族这两年来最值得肯定的作品,摆脱了万年的联发科,优雅精致的外观,横向震动马达配合“小圆圈”带来的优秀的触控体验,以及索尼IMX386带来的拍照体验提升,都足以让魅族再次回归人们的视线当中。但这款优秀的产品在实际的市场表现中却另人大跌眼镜,依旧不合理的定价和逆潮流的局限,使得至少目前来说,销量惨淡。作为曾经的魅友,如今也只能默默祈祷,魅族,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