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茶油到卖风景 青田要建“油茶大花园”示范区

2018-08-27 19:3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林园园 记者 雷晓云

连日来,在青田县章村乡黄山头油茶基地层层叠叠的梯田上,成片的油茶林枝繁叶茂,油茶果长势喜人。油茶林里,村民徐达元正忙着给油茶树修枝、锄草,查看油茶树生长情况。

徐达元查看油茶树生长情况

“油茶全身都是宝,油茶果压榨的茶油可以食用,茶饼可以当农药、肥料。”徐达元告诉记者,之前榨油后的茶饼基本上都丢到田里做肥料,附加值不高。现在被企业收购过去,他又有了一笔额外的收入。通过科技研发,企业对茶饼进行精细加工,可做茶籽皂等洗涤、洗浴用品和高档化妆品。

徐达元的父亲徐必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带动当地村民种植油茶,在1958年被评为全国劳模。谈及现在种植油茶和父辈相比有何优势时,徐达元说,是政策、技术和品种。

近年来,为加快发展油茶产业,振兴“浙南油库”,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青田出台了《青田县振兴“浙南油库”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2019年)》,切实加强规划引领,加大扶持投入,推动油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效益不断提升。

“现在种植油茶有政府补助,给我们种植户吃了颗‘定心丸’。”徐达元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知识的丰富,山茶油的好处开始被市场关注,价格也水涨船高,去年一斤茶油的价格达到近60元。

颜宅村全国油茶现场会旧址纪念碑

政策保障,技术支撑。自2016年以来,青田每年都会开展送油茶苗下乡活动。今年,青田县林业局结合各乡镇(街道)需求和实际,将油茶苗采购资金分配给章村、腊口、舒桥等23个有关乡镇(街道),共计100万元。据统计,约有43.5万株油茶苗送到散户手中,按每亩100株折算,种植成林后有4350亩油茶林。

送苗下乡的过程中,林技员也将种植技术送到了油茶种植户身边。“之前我们种植的品种产油量不高,通过专家的指导,我们引进了新的品种,产油量和老品种相比有很大的提升。”徐达元说。同时,为提升品牌附加值,章村乡成功注册“老章村”商标,通过与专业的营销团队签订外包协议,把原先按壶卖变成按礼品卖。

为了做好“油茶+产业”这篇文章,章村乡大力实施林权改革。“我们对现有的老油茶林进行集中流转、集中抚育,规模化经营,激活山上‘沉睡’的资源,让‘梦想之花’绽放荒山野岭,让小镇得到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已完成1000亩山林、田地的统一流转,去年的产量实现了翻番。”该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带动发展、催生旅游。随着油茶产业的不断发展,章村乡走上了从“卖油”向“卖游”转变的美丽经济之路。2017年,章村乡把重振“浙南油库”列为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油茶特色小镇创建,形成了以章村集镇区作为核心,黄山头畲族油茶文化展示区、颜宅油茶古压榨体验区、吴村水利压榨油茶体验区、小砩油茶加工园区和赵塘生态旅游区为“五区”的“一心五区”的功能布局。

颜宅民宿

现如今,来颜宅民宿、品特色油茶宴成了不少周边市民周末的选择。今年上半年,该乡共吸引1万多人次前来游览休闲,旅游收入达到200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30多万元,带动其他产业增收100多万元。

下阶段,章村乡将继续加大低产林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油茶的产量和效益。同时,将围绕产业抓延伸,加快油茶公园、油茶大道等油茶景观节点的打造,真正形成可看、可游、可出经济效益的“油茶大花园”章村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