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何小鹏、李学凌的86万元赌局

“赌”在现代汉语中泛指争输赢,作为最刺激人类感官体验的行为之一,在打赌这件事上我们一直乐此不疲。在现代商界,打赌的例子也不胜枚举,王健林和马云的一亿元赌约、董明珠和雷军的10亿元赌局。

商界大佬们一掷千金,吃瓜群众们也看的高潮迭起,不过这样的赌约既不损害双方利益,还能正面做一波宣传造势,大佬们在打赌这件事上的专业程度确实令人佩服,毕竟赌约最后履没履行他们心里都有数。

4天前,一个名为“何李之约”的赌局又一次吸引了外界的关注。参与打赌的双方是同为造车新势力的佼佼者李斌与何小鹏,以及半道出现的李学凌。

“何李之约”——很合理

输入法初次输入he li两个字的拼音时,率先弹出来的一定会是合理、河里以及合力。当然有赖于算法,现在这个排序可能会有略微调整。何李之约始于公元2018年7月31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并配文“今年新造车企业没有能交付10000台的。”

作为现代媒体重要的信源出处,朋友圈已经几乎取代了新闻发布会的地位。何小鹏的一段话可以解读为对整个行业内所有玩家的质疑,这个质疑当然也会指向同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

8月5日,在蔚来深圳 NioHouse 开业日中,蔚来董事长李斌对此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一番言论进行回应,他表示,“愿意和何小鹏打赌,今年蔚来交不到1万台车,会赔给何小鹏一台ES8。”

当然,后面还有一句,如果何小鹏输了,赔自己一辆小鹏G3。显然李斌本身是不怎么对这个赌约在意的,ES8创始版售价在58万元,G3的售价在28万元,筹码是明显的不对等。着实符合以大博小,紧张刺激。随后何小鹏在朋友圈回应称:“这个赌局我接下来了,等年底看结果(我觉得我肯定会赢,嘿嘿,谢谢李斌的礼物)加油啊李斌。”随后,欢聚时代CEO、小鹏汽车早期投资人李学凌在强势围观这笔赌约时,用英文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朋友圈截图来自网络)

1,在中国从事新能源造车事业,需要有拼多多的模式;

2,城市白领不是主力消费人群,得屌丝者得天下。

整个赌约的筹码不过86万元,而李斌的个人财富在2017年福布斯富豪榜中以108亿元位列第218位,何小鹏在离职UC后也被传身价过百亿,李学凌的个人财富在《2017胡润IT企业家榜》显示为49亿元。三位大佬身价明显已超260亿元,86万元的赌约与商界前辈相比确实略显小气。

但是这笔赌约确有其潜在的合理性,首先是何小鹏的质疑并不是空穴来风。2017年10月份,小鹏汽车首批交付,但是全部提供给了内部员工。何小鹏曾表示,需要在2019年才能完成第一个3万辆的交付。李斌虽然承诺了2018年的批量交付,但是延期一个月也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此前ES8交付的时间表可知:

2018年4月下旬,蔚来ES8正式交付第一批用户;9月份完成创始版交付(完成1万辆生产);10月份开始交付基准版。该计划还从车的颜色上做了交付规划。但是实际却延期了绝大部分。

李斌表示,截止7月27日,蔚来前1000号黑白蓝ES8已经运往各地交付中心。并表示今年肯定交够10000台创始版,之后才是基准版。

产能问题一直都是困扰造车新势力的一块心病。目前来看,并没有哪一家做到了异军突起,跟上传统车企的脚步。美国当地时间7月1号,何李的美国同行、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激动的宣布“我们刚刚成为了一家真正的汽车公司。我们不仅生产了周产量超过5000辆的Model 3,还实现了Model S和Model X的生产目标,这周总共生产了7000辆汽车!更重要的是,随着特斯拉整体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新生产线增加,我们有望在下个月实现Model 3周产6000辆的目标。”

马斯克没高兴多久,福特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总裁Steve Armstrong转发推特并配文7000辆车是福特4个小时的产能。

42倍的产能压制,让特斯拉也只能在传统车企的夹缝中生存。作为人类生活中除房子外最贵的消费单品,汽车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缺乏造车底蕴的公司想瞬间赶超甚至领先巨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在投中网此前的文章《李斌——剑指何处?》中曾提到,受制于产能问题,造车新势力的销售量并不能快速铺起来,这样也会导致消费者和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对此缺乏信心。新势力很难享受到等同于传统车企在渠道方上的优惠和信任。简单来说就是:供应商可以为了一笔40万台的订单做出降价和让步,但是却很难为了一笔40台的订单做出同样的让步。一辆汽车至少需要上万个零件组成,这就意味着车企需要对接统筹成百上千家一、二级供应商共同协作配合,并且对于新势力们来说,很多零件是特制的,零件的不吻合通常也会牵一发动全身,这无形中其实都增加了新势力们的资金压力。

由此可知,何小鹏的质疑是完全合理的,并且作为行业的第一梯队,小鹏汽车是亲临生产一线的,各种心酸,何小鹏比外界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此前不久,小鹏汽车刚刚完成了一笔40亿元的融资,而蔚来汽车也被再次传出意图登陆纳斯达克,这都表明造车新势力对资金的渴求。

“何李之约”——合力别掉河里

何小鹏和李斌两个人都是站在了造车第一梯队里面。他们的赌约自然也是建立在第一梯队的基础上。李学凌的出现和评论引起了对于中低以及低档车的思考。

作为小鹏汽车的早期投资人之一,李学凌以拼多多的模式来思考造车行业,认为应该将视野放在三四线城市的刚性需求上。他提到的这类需求具体表现为,运行半径不超过20公里,每日里程不超过100公里。受限于成本问题,购车价格会多聚焦在8万元上下。

相比不断上涨的汽油价格,电的成本是极低的。用户完全可以用燃油车未来几年剩下的油费,支付现在的购车费用,只要这款车可以满足他们短途的用车需求。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这是一大片蓝海,其目标用户和拼多多几乎一致,辐射半径相同,李学凌的归纳很准确。

但是对于这些用户来说,他们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互联网造车一直持怀疑态度。在此前的走访中,一位四线城市的出租车主曾告诉投中网,安全质量问题以及国产电池使用寿命,都是需要考虑的成本。加上上路后的各类型突发情况,都在制约着购买需求。

这又回到了上面的问题,消费者目前并没有建立足够的信心。投中网曾和一位业内人士讨论购买ES8是否是一笔划算的交易时,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如果你是想着购买一个价值40万元,且完全找不到瑕疵的高档车的话,我建议你别买;如果你是对汽车有情怀,并且以更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去接纳这个新鲜事物主体的话,我觉得你可以买,不然动不动延期一年半载的,你都受不了。”

对于绝大部分用户来说,他们更多的是抱着前者的心态,这就对造车早期阶段的工艺能力提出了挑战,只有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车辆才能说服消费者愿意为此买账。尽管李学凌眼光独到,将目标直接锁定在拼多多人群上,但是就像拼多多的发展一样,其是建立在阿里巴巴和京东已经充分占有市场和教育消费者以后崛起的新型电商。

在特斯拉的超级工厂落户上海以后,李斌率先提出了胜利一定会属于中国造车业的说法。明面上,特斯拉是行业里的翘楚,与各个新势力的主要竞争对手,但是实际上,从福特打脸特斯拉事件上可以说明,摆在新势力们面前的主要竞争对手仍是传统巨头,并且,他们都纷纷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探索。

大众计划到2020年在中国累计销售40万辆新能源汽车;奔驰计划在2022年前将旗下整个汽车产品线全部实现电动化,并停产停售传统燃油车型;宝马加大了对网联化、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加强同华晨、长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无论是制造工艺、经验甚至资金储备上,新势力们与同行前辈都存在着一段较为明显的差距。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保有量超过2亿辆,国家一直在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普及,政策频出和行业利好,让这里成为了被垂涎的蛋糕。燃油车一直是传统车企在绝对占有,抢占燃油车份额是所有造车新势力共同的目的,在这一基础上,同一阵营的对抗远没有上升到一个绝对高度和烈度。这或许也是何李之约,双方仍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博弈。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对赌对于双方都有促进作用,对于行业也是一次警钟的敲响。在PPT造车和概念造车以及情怀造车以后,车到底造的怎么样了?不过,如果车真的批量交付了,这个赌约的价值远远超过这86万元的筹码。

1.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准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

2.投中网每日分享PE/VC圈重磅新闻,内容涵盖PE/VC行业热点、突发新闻、投融资事件、前沿人物心路、创业圈动态等业内最新信息。关注投中网即可获得每日精华内容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