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将倒逼生产端快速转型

一、消费升级引发市场大变革

市场就是联系消费者、客商、果农三者之间的纽带,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将引发市场的变化动荡。近些年,消费升级正在促使市场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发酵。

1.消费主体年轻化。半个世纪过去了,消费者已换了好几代,生产者却仍是老果农。消费主体已经从原有的60、70后转变为当代80、90、00后,而大部分种植者仍然是以传统生产供给市场农产品。孰不知,当今消费者的需求已变为多元化的标准商品。

2.消费观念前卫化。“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正是当今消费者追求高品质水果的体现,大部分果农却还在一味地追求产量,不考虑品质不想口感。

3.消费选择多样化。泰国的榴莲、智利的樱桃、美国的车厘子等大批新鲜水果涌入市场,国内南北方水果随着市场信息化快速发展,家门口的各类水果应有尽有,再也不会重现市场水果供给量少,区域化品种稀缺的局面,农产品再也不会拥有固定区域、固定渠道的“唯我独大”局面。

4.供应渠道多元化。以互联网为依托,随着冷链物流体系的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在当下可谓是风生水起,各类生鲜电商行业可谓炙手可热,他们以消费者为“上帝”,全新的水果品质观和营销理念,吸引了大批消费主体,传统的市场批发,受到强大冲击,被迫去思考销售方式与结构的转型。市场供应端主体的变化,透射出消费者的新需求,同时新的供应主体也将倒逼生产端重塑农产品的供应标准体系。有人说,近年来产地客商越来越少,原因是部分客商转型线上,直接面对消费者,二是受新型供应商直接对接生产地影响,无利润空间被迫停止。

目前,在一家一户果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标准化,难以稳定供应的情况下,新的市场供应端主体已涉足生产,自己进行基地管理,自己按照市场需求生产高质量水果。即便有不涉足生产的,其对接生产端也喜欢与基地、规模种植对接,如若迫不得已与果农对接,价格上必然要留出分级标准、把控品质的人工费用……市场消费主体的变化,导致消费需求的提升;有需求就有供给,新的市场供应端主体自然而然兴起,这就迫使生产端重塑农产品新的市场品控标准体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市场新供应链正在形成,在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一家一户果农能否搭乘新的供应链,是决定着你能否转型新农人,能否增收的关键。

二、订单式生产是市场转型后的必然态势

目前,我国水果产量过剩,是诱发市场消费升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供给小于需求的传统农业生产时代,市场的产业链条是以生产端为链主,生产端生产多少农产品,市场消费端便吸纳多少;而今市场供过于求,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市场产业链条的链主俏然由生产端转变成了消费者,市场需求什么,生产端就应供给什么,传统农产品的供给必然要转变为商品的供给,转变的过程即是高品质、高标准的转化。

产大于求的市场饱和态势是一种“虚旺的饱和”,是一种“伪饱和”。农产品品质的供给与市场消费水平的需求不匹配是“虚旺饱和”的根源,供给与需求不是同等水平一对一的饱和。要解决这种不匹配,唯有从消费需求出发,以市场的标准倒逼生产端的供给。新的市场供应链供应端新主体的出现,已经加速了市场新需求供应体系的形成,以市场下订单的方式来控制生产端的生产量及品质标准,这是趋势,也将是市场转型后良性的循环态势。

中农乐以果品安全溯源标准体系要求一家一户进行高质生产,以打造安全有身份证的果品品牌,即是为果农开辟一条以市场需求为标准的销售体系,形成市场下单、中农乐组织、果农标准生产的供应链体系。

三、生产端的“淘汰之风”会愈加迅猛

在经受连年不景气的市场行情与压力下,很多果农似乎早已麻痹了,本着走一步看一步的观念,套用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的老套路,坐等市场行情的春天到来。殊不知当今的果业转型升级,果业大调整,即是在淘汰中转型,在淘汰中调整,而且这场淘汰之风来得会越来越迅猛。2018年4月6日的一场霜冻为原本已是心力交瘁的果农雪上加霜,本打算再撑一年的想法也被寒意冲散,全国各地的挖树潮开始陆续出现在荧屏上,曾经的“摇钱树”挖了,但是以后呢?这批果农又该何去何从?

同样是做农业的,同样是种植水果的,有人会选育栽培一些在果面、糖度、硬度各方面表现都优秀的品种,从而在基础上占据优势;有人会大面积栽植,实现机械化,达到标准化,一方面减少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不断提供货源;有人会通过互联网等拓宽自己的销售渠道,打开全国市场;有人会通过安全溯源打造品牌,向市场推出自己,赢得更多客户。而这些人可能就是你的邻居,他们一直都在做最优质的果品,做最周到的服务,做最好的自己。湖北油桃倾倒鱼塘,而中农乐稷山蔡村工作站贾卫琪的油桃卖到了7元/斤,新绛工作站王国平2亩地收益8万元,永济中农乐溯源户的枣油桃,尚未成熟就被客商欲以7元/斤全部收购……这些鲜活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落后就要挨打,转变观念、积极学习才有出路。在自然灾害下,不要破罐破摔,要及时补救,学会提前预防;在果业形势下,不要盲目选择、跟风栽植,要有独特追求,学会独立思考;在果园管理方面,不要得过且过,要精心呵护,学会经营管理;在技术难题方面,不要不管不顾,要脚踏实地,学会求学问师;在销售方面,不要被动茫然,要有品牌意识,学会对接市场。要有一颗学习的心,找准定位方向,借鉴他人长处,努力提升自我,提升果品质量,赢得市场,赢得幸福人生。

当代农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不论是生产规模、生产设备设施,还是果园管理技术,又或是销售模式等等,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如此,现在的消费者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消费升级正在推动着果业的转型与升级,而当代果农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果农,思想观念还都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出来的不是消费者追求的商品果,仅仅只是农产品。供与应之间已经产生了不对等和脱节的现象,等待果农的也必将是淘汰与转变。而这场风暴过后,新型职业农民也将会迎来市场行情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