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与海航达成战略合作,焦虑的顺丰怎么办?

3月26日,顺丰25周年生日。

3月27日晚间,顺丰便迎来了第一份生日礼物,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在上饶市向顺丰集团旗下的江西丰羽顺途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了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

3月29日,京东宣布与海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航空、物流、产业、区域开发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产业和金融联动合作,全面推动电商物流全球化战略布局。

这也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今年2月5日,京东集团在西安获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授牌的“陕西省无人机航空物流多式联运创新试点”,使京东能够在陕西省全省开展大规模无人机试点运营。

顺丰在物流配送尤其是航空物流上被京东弯道赶超,让25岁成年的顺丰,有些焦虑。

在顺丰2017年年度报告中, 其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10.94亿元、47.71亿元较2016年同期分别增长23.68%、14.12%,其盈利能力依旧甩开同行企业一大截。

去年,顺丰控股速运物流板块实现收入706.09亿元,同比增长23.57%。具体来看,该板块6大细分业务——国内时效业务、经济业务、重货运输业务、冷运业务、国际快递业务以及同城配业务分别实现收入466.81亿元、148.21亿元、44.02亿元、22.95亿元、20.43亿元以及3.66亿元。

快速增长的新业务虽然成为顺丰控股2017年业务结构中的亮点,但却使其传统板块业务占比被动下降。财务数据显示,随着新业务板块合计营收占比的提升,顺丰控股传统板块业务合计营收占比则由2016年的90.09%下降至去年的86.51%。

顺丰控股确实展现了过去一年该公司经营上的诸多成果:超额完成业绩承诺、多元化经营显现成效、票均收入回升、资产负债率下降。

但欣喜之余,我们也看到了顺丰的市场份额下滑、人力成本上升、业务量增速下滑,其一直引以为傲的直营模式也不再稀奇了。

2017年,顺丰控股全年实现快件量30.52亿票,同比增长18.29%。同期,全国快递行业业务量规模为400.6亿件,同比增长28%。显然,顺丰控股业务量的增速低于行业整体水平。而在市场份额方面,顺丰控股去年快递业务量的份额仅约为7.62%。

也许正是应了很多投资机构的那句话:“丰控股的估值已经“撞”到了天花板。”

不可否认,顺丰控股是目前国内市值最高的快递企业,但眼下其估值若想继续向上攀升,却是阻力重重。

顺丰控股眼下正陷入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以及市值增速的境地。在盈利跟不上估值增长的前提下,顺丰控股估值最终会向业绩增长方向靠拢,这就意味着估值回落。

所以顺丰很焦虑,也很想突破,这几年一直在寻找新的业务方向。以商务件起家的顺丰,也开始慢慢挖掘重货业务、冷运业务、国际业务、同城业务。

从2012年成立顺丰优选开始,顺丰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开始变得“越来越不顺丰”。数据显示在2013-2015年顺丰商业曾累计亏损达16亿元。2014年顺丰商业的代表“顺丰嘿客”来势汹汹,成立仅4个月就成立2000家门店,后经过多次调整改名为如今的顺丰家。

在新零售理念开始“甚嚣尘上”的2017年,顺丰速运集团投资者关系总监陈希文认为,新零售对于顺丰是个机遇。之后便传出顺丰优选要以“快递+便利店”的加盟模式开4500家线下店,2-3年内建立上万家线下店。2017年11月,顺丰又推出了“丰e足食”的无人货架项目。

在跨境电商方面,顺丰仍然是秉持着盈亏平衡的状态去做。医药冷链领域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较大,而同城业务领域竞争态势焦灼不定,与美团、饿了么、闪送以及盒马鲜生相比,顺丰在该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且优势并不明显。

此外对于顺丰而言,还有京东物流这个“友商”值得警惕。在2017业绩说明会上,顺丰表示,尽管京东物流和顺丰的模式差别较大,双方暂且还没有直接的竞争。不过京东物流已经承接了原属于顺丰的客户网易严选,此次京东与海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也预示着顺丰与京东离“直接竞争”不远了。

在顺丰眼中京东物流的优势是有商流,劣势也是商流,这让顺丰无法承接菜鸟之类的货源。但是顺丰又如何能够抗衡羽翼日益丰满的菜鸟呢?何况2017年6月份的菜鸟和顺丰丰巢的数据之争,已经伤过了彼此。

敌人已兵临城下,顺丰控股在业务模式上却鲜有招数,商业之路步履维艰,新零售变革下又危机四伏。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业务和剑拔弩张的商场环境,顺丰的管理层也有自己的思考,顺丰表示从IT投入到航空运力,核心的支出是和这几个板块有相当大的协同性。

顺丰寄希望于快递、重货和冷链,借助物流网络一起发展。组织价格方面,各个事业部有各自的CEO和各自的权限。今后顺丰更多是深耕行业,比如3C行业、服装行业等等。

据顺丰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顺丰未来的发展计划仍是要夯实底盘,保障传统业务稳定增长,深入开拓重货+冷运+医药+国际+同城+仓储新业务板块,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其中并没有依旧太多亮点。

“顺丰是一家好公司,但我目前不会买。”这是行业内很多投资人对顺丰的评价。

不知道25岁成年的顺丰能不能扔掉这张“好人卡”。

航空事儿——航空头条app 官方头条账号。

提供专业航空行业信息、行业趣事儿、招聘信息、培训信息。

投稿、合作邮箱:sara.w@ifuturaction.com。App:航空头条。 微信公众号:AK航空头条。 交流群:hknew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