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退市,背后的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长生生物造假的把戏终于调查出了结果,用时不过一周。

事实证明,很多事情,不是能不能查的问题,而是想不想查的问题。看似一个简单的调查结论,背后的信息量却是巨大的。

“嬗变”的硬盘

根据报道,被长生生物意图销毁的硬盘被追回,为调查提供了“硬”证据。

这是要感慨长生销毁证据的手法太过拙劣,还是官方的技术实力相当强大?

还记得去年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吗?

网传的红黄蓝幼儿园又是扎针、又是喂药,更有甚者集体猥琐儿童。但结果,随着监控的硬盘“刚巧”出了故障,就草草收尾了。只承认了扎针而后两者全部否认。

一个是故意销毁都能给你恢复的“硬盘”,一个是平时没事,出了事就跟着出问题的“硬盘”。

中国的硬盘,似乎总是如此善解“人”意。

也难怪之前流传着一句话:“你看到的真相,不过是想让你看到的。”

“蒸发”的费用

从通报的造假流程了,长生生物为了节省成本,可谓是“苦心”经营。

实验用的小白鼠能省就省,过了期的药也舍不得扔。

疫苗的利润那么高,为什么还要如此节约?与“小气”的经营形成对比的“大方”销售,或许给我们揭示了答案。

2017年长生生物的扣非利润是4.99亿,但销售费用却达到了5.83亿。这是个什么概念?

比如咱们需要给孩子打疫苗或者自己打狂犬疫苗的时候,咱们会跑市场上对比吗?咱们会去参加什么营销会议吗?不过就是按照正常流程到指定医院完成疫苗接种罢了。

这5.83亿还能流向哪?疫苗的确是高利润,但享受这高利润的人,可是有点太多了。若长生被查画上句号,这每年几亿的“费用”,恐怕也就人间蒸发了。

“埋单”的小散

疫苗造假,长生的报应可算来了。昨晚证监会发布了一条修改退市规则的消息。看似和长生没关系,但“涉及公众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犯罪”显然就是为长生量身定做的。

规则不允许退,修改规则也得让你退了,这次监管部门的决心,是一定要点赞的。

只是,退市好说,后事难办。

若长生就这么直接退了,大家的直观感受自然是非常解气,但第二感受恐怕就是小股东们的悲惨结局了。

从当初的欣泰电器再到如今的长生生物,每一次的造假,受伤的总是小散,打击退市大快人心,但对不小心上了“贼船”的小股东们,心情却无法痛快起来,毕竟他们也是“埋单”人。

不过,股市,终归还是“零和游戏”。钱也不可能凭空蒸发,散户的钱没了,必然会有个去出。

这钱去了哪?

局限于股市来说,那些连发几十份研报配合股价炒作的机构赚到手了,那些提前知道长生财报的内幕人士口袋为安了。

再往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长生的资产估计要收归国库了,那些比利润还多的销售费用也被“人”分走了。甚至连同样出了问题的武汉生物,恐怕都会成为填补市场的“受益人”。

也难怪武汉生物选择沉默拒绝采访,搞不好,面对长生留下的巨大市场,人家还在偷着乐。

但,问题又回到讨论的起点——得失平衡的“零和游戏”,收缴的长生资产、“中间人”的好处、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这一系列既得利益,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还是散户的损失吗?

留,散户苦,退,散户苦。若退市补偿缺失,若散户终成退市“埋单人”,我要这退市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