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我不会把主流人群作为艺术对象,他们过于格式化

王安忆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王安忆是中国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 系教授,凭借《长恨歌》、《遍地枭雄》等作品而广为人知。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分享了自己最新小说集《红豆生南国》的创作灵感。

王安忆著作《长恨歌》

在《红豆生南国》这本小说集中,共收录了王安忆创作的三部中篇小说,分别讲述了生活在不同城市中的“都市移民”的故事。其中,《乡关处处》一文写的是到上海打工的绍兴保姆的故事。王安忆说,自己之所以选择这种比较小众的题材,是因为她觉得,主流以外的人不受体制化影响,更具有个性和美学价值。而主流内的人美学过于一致、过于同质化、格式化,不适合作为艺术对象。

王安忆著作《红豆生南国》

虽然如今市场上也有“保姆自己写自己故事”的非虚构文学,但王安忆表示,自己不能去评价这些作品,因为小说和非虚构文学是不同的。一方面,这些人书写的是自己的生活,是真实体验,她没有办法去推翻。另一方面,小说创作不能讨论故事的真假,只能讨论写得好与不好。

王安忆著作《仙缘与尘缘》

此外,王安忆还表示,写作技巧通常与个人经验、社会情感、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它很难像音乐技巧一样可以从环境中孤立出来。所以,不论在教授写作或者自己写作的过程中,她都会努力把语言组织成受众能听懂的语言。

以上内容由磨时艺见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