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享单车猛攻美国市场一定失败,你相信这个美国人的分析吗?

截至今年3月,Mobike仅在美国5个城市上线。与此同时,Ofo已经在30个市场上线。但上周,Mobike和Ofo都宣布将退出华盛顿特区,而Ofo宣布将关闭美国的大部分业务,以便“优先考虑在可行市场上的增长”。

美国人哈里森·雅各布斯 (Harrison Jacobs) 在世界各地旅游,在中国时特别体会的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共享单车,在一番调查研究后他认为,即使中国共享单车能征服全世界都无法在美国壮大,和政治无关,只和国家特色有关,以下是他的调查和分析。

中国科技行业最热门的行业之一是“无固定停车位自行车共享”,现在主要有Mobike和Ofo两家公司,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扩张。这两家公司在试图进入美国市场时都面临着不可预见的挑战。

在中国的时候,我有机会广泛地使用Mobike和Ofo,我很清楚为什么这些公司会遇到这样的麻烦。两家公司依靠密集的城市地区和巨大的客流量保持盈利,然而长时间骑这些自行车是不舒服的,使其不适合更分散的美国城市,而且美国人不太可能去容忍自行车放在人行道和小巷,这就首先消灭了它的最方便之外,无固定位随用随有,随停随走。

排名前两的公司——Mobike和Ofo,在2017年每天处理5000多万次出行。

在一场激烈的科技战争中,Mobike和Ofo在去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到2018年年中,Mobike已经扩展到15个国家和200个城市,而Ofo已经扩展到20个国家和250个城市。他们的市场遍及英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当然还有美国。

在中国,Mobike和Ofo每天要处理5000多万次出行。你可以在中国大城市的任何地方找到他们的自行车。这种可访问性是自行车的核心销售点。与其步行半英里从地铁站到办公室,不如骑自行车。

它在中国表现非常出色,地铁很方便,但通常不够广泛,无法覆盖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我在中国的6个星期里,我发现我经常在北京、上海、深圳或其他地方下车,发现我离目的地只有15分钟的路程,打车太近,对Mobike或Ofo来说则是完美的。

但这种可及性和便利性需要两件事:大量的自行车和庞大的劳动力,将自行车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它在中国行得通,因为那里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绝对庞大的城市人口,他们喜欢骑自行车。中国有100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预计到2025年将有221个这样的城市。美国目前有10个。

这也有助于自行车共享行业从中国政府那里得到了大量的支持,包括税收减免和免费办公空间。自行车共享是中国“四大新发明”之一。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大量风险投资。人们对自行车共享的热潮也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在中国城市偶尔出现的自行车墓地。

当我在深圳打开共享单车应用时,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地图上到处都是自行车。在美国,最大的自行车共享车队是纽约市的Citibike。虽然它不是无固定停车位的,但它拥有12000辆自行车,但在城市的偏远地区,几乎不可能找到一辆城市自行车,即使在有些热门社区也很难找到。但在中国却不是这样。

你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解锁自行车。这是很简便和容易的。据报告说,中国有4亿注册的自行车共享用户——比美国的用户多——每天有7000万名乘客。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使得规模经济在美国并不存在。

而且是不能不吐槽小黄车质量不太好,坏车太多,Mobike稍微好一些,但都不是一辆你可以骑几英里的自行车。直到最近,中国对自行车共享的监管非常宽松,这导致了混乱的人行道,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尽管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控制这个行业,但这场混战帮助确立了一开始使用自行车的习惯,即使有更明确的停车区域,人们还是会乱停乱放。美国人也不太可能适应像这样的城市街道和人行道。

美国的另一个主要障碍是美国人习惯于开车。说服他们放弃他们的汽车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提供一个更方便的替代方案。今年3月,电动自行车共享创业公司“Jump自行车”的首席执行官瑞恩•雷兹皮茨基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在达拉斯,街道上有20多万辆自行车,其中大多数都很少被使用。

美国另外一家的大共享单车公司叫Lime(Limebike)。

中国的这两种单车都非常便宜,也不需要任何一种会员资格。相比之下,美国的Citibike需要12美元的日票或15美元一个月的会费。在中国,自行车共享如此便宜的一个主要原因与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公司的资金投入是一样的:这都是关于数据的。

中国的科技中心比美国更注重生态系统。阿里巴巴和腾讯提供了一系列服务,这些服务依赖于每个用户的相互关联的数据。Mobike和Ofo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获得用户的通勤习惯和租赁历史的大量数据,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支持者的移动支付应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使用。这些数据也被用于腾讯和阿里巴巴的信用评分服务。如果没有这种巨大的激励,美国的风险投资基金要么是为了更少的回报而烧了一大笔钱,要么需要提高价格,使其更有利可图,这很可能会消除很大一部分客户使用它的兴趣。

而且,老实说,这些自行车有点蹩脚。我所找到的大部分自行车要么已经锈坏了,要么有松动的把手,要么有一个被卡得太低的座椅。我不可能想象在洛杉矶的街道上用这种车骑几英里,更别说穿过旧金山的山丘了。但是从地铁站到我在北京的酒店的半英里路,它表现得一切都很好。

Mobike在北京拥有一支足够大的车队,而且有足够的风险资本来处理一辆闲置的自行车,但在美国,车队和用户群要小得多,这使得即使一辆自行车没有使用,也会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在中国单车价格是很便宜,但如果在美国就得把价格提高到几美元,以补偿规模较小的成本提升,这样你却突然单车变得太贵了,人们觉得花钱骑它们会有些不值。

在过去的一年里,一些无固定位交通工具初创公司在美国出现了,比如“Bird”、uber公司的Jump Bikes和Lime。这三款车都是电动汽车,不是简单的人力自行车。Bird是电动摩托车,Jump是电动自行车,而Lime最初是人力自行车,现在越来越多地转向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这一转变解决了美国多山、分散的城市的问题,这可能有助于建立更大的用户群。

2018年7月20日,德国柏林街头,一辆Bird共享电动滑轮车

上述的一些因素显然是Ofo上周宣布将关闭美国大部分业务的原因。前Ofo员工告诉《华尔街日报》说,很多城市的客流量远低于盈亏平衡,而Ofo的声明间接提到了美国的监管规定。就在宣布这一消息的几个月前,该公司表示,希望在2018年底之前在美国生产30万辆自行车。人们不禁怀疑,Mobike是否在上周宣布将离开华盛顿特区,很快就会跟进减少在美国的发展。

最后我怀疑这些其它的共享出行公司会不会也遇到像Mobike和Ofo这样的问题:监管、规模经济,以及美国人不容忍人行道上到处都是车辆的习惯,而让共享出行业务在美国最终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