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自由”,你的理解又错了!

1、

这些年,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小进,啥时候才能实现财务自由?”通常我都是这么答:“每天当你只吃一个馒头的时候,财务就自由了……”

哈哈~以上是玩笑话。什么是财务自由?如何才能实现财务自由?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要纠正一个关于“财务自由”的错误概念。

提到财务自由,很多人认为必须身价过亿,最起码也得手握几千万,不再为钱的事发愁,闭着眼都能买买买。

许多贩卖焦虑的文章,会告诉你,实现财务自由须资产过亿,一线城市要有2.9亿,二线城市起码也得有1.7亿,才能踏进财务自由的门槛。

今天,鸡汤和焦虑,是最容易煽动人心的,但小进不想讲这些,什么是财务自由?标准是什么?度娘是这么解释的:

财务自由是指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

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必须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财务自由。

简而言之就是:被动收入>主动收入时,就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

所谓主动收入,就是用时间换金钱,最大的特点是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去获得。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工资,上班才有工资,不上班就没有。

被动收入,就是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比如房租、投资理财获得的收益或者专利、版权费等,简单说,就是即使当你没有主动工作时,仍然有收入进账。

如果再降低些标准,只要被动收入能够完全覆盖我们的日常开支,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初步的财务自由。

这里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

当财务自由指数≥1,我们就实现财务自由了。

小学数学知识告诉我们,想让上面公式里的财务自由指数≥1,有两个途径:

1、增加分子,即增加被动收入;

2、减少分母,即减少日常支出;

正常做法是不断增加分子,同时适当控制分母,在保证一定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比如,小进一高中同学最近在装修新房,受到不小的暴击:本来以为通过自己这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妥妥进入了中产,没想到一套房子买完装修完,感觉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10年前第一套房,10万已经装得很好了,现在这套房,花了快30万,还不太满意。”

这套房子的装修,一个淋浴花洒就花了9000多。据同学讲,9000多的花洒洗起来,跟900多的就是不一样,却忘了十几年前,他在90多块钱的花洒下面,也洗得挺干净。

所以,财富所能铺陈的舒适与精致永无止境。对于财富,人的欲望是无尽的,学会克制欲望,知道满足,比赚更多的钱更重要。

但是,也不能就此走入另一个极端。比如之前网上一则新闻:上海一对夫妻不工作没孩子不交际,全年只花2万元。

根据上面的公式,这样一对夫妻是不是很容易实现财务自由?

但这种一味牺牲生活质量的“财务自由”,达到了又能怎样?世界这么美好,把日子过成这样,岂不是有点可惜?

2、

好吧,有点扯远了(其实很认真),回到今天的主题:作为普通人,到底挣够多少钱才算实现财务自由?

首先明确下财务自由的路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被动收入最实际的途径是通过投资、理财获得,毕竟拥有好几套房子、每年收租就完全覆盖支出的“房东”不多,出售专利或版权的牛人更是占极少数。

所以,大多数人最有可能实现的财务自由方式,只剩下了投资理财这条途径

因此,实现财务的自由关键,就变成了“我应该攒够多少投资理财的钱,使每年的收益完全覆盖日常支出”这个问题。

我们举例来算一下: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万元,一个三口之家就是7.5万左右。也就是说,作为普通人,要想达到财务自由,每年靠投资理财获得的“被动收入”必须不低于7.5万才行。

假设通过投资理财,我们每年能达到平均8%的年化收益,那么,我们需要积累多少本金获得每年7.5万的“被动收入”呢?

有人说了这简单,直接用7.5万除以8%不就得到了?这样想是绝对错误的,为啥?

因为8%是有水分的,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存在。

如果每年的收益率不能跑赢通货膨胀,别说实现财务自由了,连财务保值都做不到!

所以,每年的收益必须“挤掉水分”(刨去通货膨胀)才是我们真真实实抓在手中的财富。

假设每年通胀率为4%,我们需要多少可用于投资的资产或者现金呢?

问题来了:187.5万是我们拿来投资的钱,但全部拿去投资了,万一平常有个急用怎么办?

所以除去投资以外,一个家庭至少还应留出相当于一年日常支出的资金,用于应对突发状况(类似于家庭风险备用金)的钱。

所以,今天的重点来了!(敲黑板)

所以,要想实现财务自由,在今天的中国,一个家庭至少拥有195万可投资使用资产(自住房除外),才能实现初步的财务自由。

3、

如何尽早实现财务自由?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绝大多数上班族都可以实现财务自由,那就是退休以后。

退休后不再工作,还能定期领取退休金,拿钱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虽然钱少了点,但维持日常开销是没什么问题的。从这个角度讲,退休了可不就是“财务自由”了嘛~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啥退休后,就可以不工作获得现金流实现基本的财务自由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你工作的前几十年里,每个月你都拿出一小笔资金,定投到了养老保险上。

养老保险收到我们这些资金,聚少成多再投资于各种资产,例如债券、股票、基金、房地产等等,以实现长期的增值。虽然收益率并不高,但也能保证在你退休丧失劳动力之后,足够为你支付工资了。

所以养老保险实质上,就是年轻时用我们极少的一部分工资做定投;时间久了,就可以依靠这笔钱产生的现金流来实现财务自由。

只不过这个过程很漫长,因为我们每个月投到养老保险的资金很少,比如几百块、一千多块,还有一个原因是社保基金优先考虑风险,所以所投标的都风险较低,当然收益也不会高到哪里去了。

说道这,你发现机会没?

与其被动的等待这个漫长的过程,不如积极主动的把自己的闲余资金换成收益率更高的资产。

要超过它,其实一点也不难,只需要每个月拿出更多一些的钱,比如一两千买成比它收益率更高的资产,比如大平台的P2P或者理财类产品,以及低估值的指数基金等等。

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达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时间,原本需要工作三四十年实现的财务自由,通过这种方式,只需要二十年甚至十年就能实现啦!

最后,总结下本文核心

年轻时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工资收入,用每月暂时不用的资金去换资产,做一个小“资本家”,让钱帮我们赚钱。

这,才是绝大多数人实现财务自由的最好方式。

关于财务自由,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给小进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