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多彩田园”放异彩

苏仙石乡“多彩田园”示范点其鹏茶厂贫困群众在采摘春茶

黄柏山管理处“多彩田园”示范点中天玫瑰种植基地贫困户正在移栽幼苗

近年来,商城县把产业扶贫“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按照精准化布局、规范化管理、项目化实施,积极构建多模式、广覆盖、效益好的“多彩田园综合体”,切实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纽带作用,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与贫困人口增收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以“多彩田园”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增收的良好扶贫格局。

“多彩田园”铺就致富路

7月的商城大地处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在该县观庙镇油坊村“多彩田园”示范点郑敏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艾草种植基地里,贫困户们正忙着收割艾草。

“我得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不能外出,常年就在这干活,每天有80元的工钱,加上土地扭转和分红,一年下来可以收入10000多元。跟外出打工相比,还不用掏来回车费,也不用租房子,感觉很划得来。”正在干活的贫困户易成权微笑着说。

据基地负责人郑敏介绍,该基地现种有艾草1000余亩,明年将要扩大到3000亩,目前共带动104户贫困户持久稳定增收。

类似的“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冯店乡金土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浩浩介绍说,该合作社目前拥有产业化基地3万亩,年产油茶籽4500吨,依托合作社成立的华宝茶油加工公司可年产茶油900吨,综合带动当地6000多名村民通过发展油茶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据该县县委农办负责人介绍,在商城县,像郑敏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艾草种植基地、金土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样的产业扶贫“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共有335个,在建的有87个,实现了110个贫困村全覆盖,带动贫困户1.8万余户,贫困人口5.3万余人,贫困户覆盖率达到97.4%,贫困人口覆盖率达到96%,累计带动贫困人口增收4200余万元,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产业基础。

据了解,该县在注重“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建设扩点增面的同时,还严格按照“一园一档”的标准对工程建设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工程建设产业带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作为农业大县,通过‘多彩田园’引领产业发展,带动群众稳定持久增收,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经济转型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该县县委书记李高岭介绍说。

据了解,该县按照“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原则,着力构建“政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贫困户”的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发展粮油、茶叶、油茶、食用菌、脱毒红薯、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了多元化“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建设。

该县还将“多彩田园”建设与脱贫攻坚统筹推动,初步探索出了“优质农特产品+园区+贫困户”“畜禽养殖产业+合作社+贫困户”“美丽乡村旅游产业+平台支持+贫困户”“农村电商+培训+贫困户”等发展模式,帮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实现“造血”脱贫。

“产业链”上党旗红

商城县在增强“多彩田园”带贫能力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党建的支撑引领作用,把党支部建在“多彩田园”产业链上,实现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目标。

“之前由于簪子河在茶叶加工、包装等方面技术滞后,销售渠道狭窄,群众的茶叶收入始终停留在低水平层面。我了解情况后就联合村支部人员积极与省市县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争取600多万元资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簪子河茶叶加工有限公司,对茶叶进行规模化加工生产。仅今年春茶就给村集体增加了近20万元收入,茶农平均每户增收1000多元。”簪子河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铁邦介绍道。

据了解,像簪子河茶叶加工有限公司这样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商城县有110个,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在实际工作中该县以实施“严乡强村育新计划”为载体,形成“村‘两委’+公共资源+项目+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在产、供、销、运、信息等环节政府“包”不了、村组“统”不了、农民“办”不了的矛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除11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外,该县还在“多彩田园”示范工程上建有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70个,新社会组织党组织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56个,依靠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

“7年来,公司先后投资1.2亿元,种有樱花、木瓜、红枫、观赏石榴等各类苗木和中草药共5000多亩。我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形式,解决了当地及周边863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均年收入达8000余元。”该县汪桥镇“多彩田园”示范点负责人一凡农林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家坤介绍说,公司发展中,党支部党员同志在土地扭转、日常管理、对外协调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贡献很大。

“我们实现了‘多彩田园’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把党建政治引领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把党建活力变成攻坚动力,实现了群众脱贫致富困难在哪里,产业发展难题在哪里,党建引领和攻坚的重点就在哪里。”该县县委书记李高岭如是说。

资金有保障 田园更迷人

日前,记者来到商城县金刚台镇杜畈村“多彩田园”示范点——本森生态园,几名贫困群众正在稻田里打捞小龙虾,还有20多名游客正在采摘葡萄。放眼望去,生态园里各种果树生长正旺,池塘里成片的鸭子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农家乐餐馆新颖别致,这田园和谐美景着实让人流连忘返,不愿离去。

“我们这个生态园有2200多亩,有8个瓜果采摘园,10多口大鱼塘,养的还有黑猪、土鸡等10多种家禽,资金需求量很大。如果没有政府近百万元的到户增收项目和贴息贷款的支持,我们生态园很难有今天的规模。”省人大代表、本森生态园负责人蒋本森微笑着说。

为增强“多彩田园”的带贫能力,促进其持续快速发展,商城县多方整合涉农资金,通过以奖代补、金融扶持等方式加大对“多彩田园”的资金投入。

该县从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800多万元,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具有脱贫带动效应的公司(企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提供贴息扶贫贷款。

“金融扶持过程中坚持‘选准一种产业,支持一批项目,形成一个优势,辐射一方农户,带动一批农民脱贫’的原则,充分发挥‘多彩田园’示范点产业核心的拉动作用,带动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该县金融办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该县还积极盘活农村生产要素、创新信贷产品,着力构建“金融服务、信用评价、风险防控、产业支撑”等四大体系,在22个乡镇处建有金融扶贫服务站、358个村金融扶贫服务部,实现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县乡村全覆盖,为全县产业扶贫“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注入金融血液、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目前,全县各金融机构共发放金融扶贫贷款3.8亿多元。

记者还从该县扶贫办获悉,2017年该县统筹整合上级支持农业生产类资金5500万元,配发给共110个贫困村每村共5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2017年度该县共有9个村被市委、市政府表彰,获得奖励资金90万元;有20个带贫参建经营主体获得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共兑现奖补资金59万元。2017年全县共兑现了“多彩田园”奖励资金400余万元。

这些资金的投入使用,为全县产业扶贫“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建设注入了新活力,有力保障了“多彩田园”的建设和发展。

“多彩田园”带动产业融合发展

4月22日,以“春种一分田,秋收一担粮”为主题的首届大别山插秧节,在商城县伏山乡余子店村举行。农耕表演、插秧比赛、浑水摸鱼、泥田捉鳅、民俗美食……活动丰富多彩,鄂豫皖三省的近万名国内游客和来自8个国家的10余名外国友人,冒着蒙蒙春雨来体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乡愁。

今年一月份,商城县通过招商,打造出我省首家以乡村田园文化体验消费为主题,挖掘农事文化、开发土地潜力、盘活农村闲置房屋,与农村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的田园旅游综合体。这个田园旅游综合体对辖区内的农副产品进行统一加工销售,从而实现企业与农民利益共享,促进当地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与此类似,5月13日,商城县河凤桥乡“多彩田园”示范点——田湾祝家庄生态园,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该县第二届华儒杯“感恩母亲 你我同行”竞赛活动在这里举行。活动当天,近2000名游客到现场参加互动活动,并观赏花卉、采摘蓝莓、品农家饭、体验农村风情、参加亲子拓展活动。

除此以外,该县还有金刚台镇刘小坳村的山里红农家乐、迎水冲生态农庄、鄢岗黄秋梨种植基地、丰集镇青山村冬桃源基地、河凤桥特色葡萄园基地等一大批种植、生态养殖等龙头企业逐步成长,与之相应的就业群体、服务团体正在形成。

近年来,该县通过“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全域大公园”,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带领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该县坚持用全域旅游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充分整合得天独厚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旅游富农”新模式,积极打造新型乡村旅游业态,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馆、休闲垂钓、生态种植养殖等产业,带动全县50余个旅游重点村的500余户2000余人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