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遠山2
早上,有人在群裡轉發了丁慧救人的報道,我立刻也轉發了這篇帶有正能量的文章,附註一句話,向丁慧學習,出自內心的話。
這就是錯過自己的列車也要救人的丁慧。
我們來看看這樣的記述:
爺爺,堅持住!”年輕女孩一連串的胸部按壓和人工呼吸,讓錦州南站一站臺上的旅客都為倒地老人掐一把汗。 3,2,1,30次胸部按壓加一次人工呼吸,連續四組心肺復甦後,老人奇蹟般地恢復了心跳和自主呼吸。
我們可以感受到丁慧的那時候為了救人的急切心情,同時也可以感受到她為了救死扶傷而在學校裡學到的真本領。
老人得救了,女孩發現,她要乘坐的列車已駛離半個鐘頭了。 面對家屬塞過來的兩千元錢,女孩婉拒了。不凡的伸手,救死扶傷的大愛,感動了整個站臺,讓大家記住了她,來自錦州醫科大學護理專業的大二學生丁慧。
其實丁慧的善舉,不僅是我一個人的感動,也令千千萬萬的善良人感動,滿滿的正能量,滿滿的人情味,丁慧,從你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年輕人的責任和善良,你的路會越走越好!
同時,對那些碰瓷訛詐,對極少數為老不尊,對那些冷漠面對上車的老人的行為,丁慧,你就像冬天裡的一把火,會讓這個社會變得更溫暖。
煮茶聞書香
作為當代大學生,更作為當代年輕人,丁慧之舉,感人肺腑,乃當代年輕人之楷模,學習之榜樣,救死扶傷原形容醫生,此刻用來形容將來從醫之丁慧,極為妥當。首先,她有一顆善良之心,不忍老人受罪;其次,她未正式從醫,但已然具備了一個醫者之心,她之精神乃當下稱之正能量,為此女子點贊!
7月19日16時許,在家屬的陪同下,乘坐D11次列車的81歲乘客崔永龍從錦州南站一站臺下車,下車後不久,老人便突發疾病倒地不起,出現休克。聽到車站急尋醫護人員的廣播後,正準備上車的丁慧立即折返奔向老人,通過觀察發現老人已無呼吸,於是跪在地上為老人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甦。30次胸部按壓和1次人工呼吸為一組,經過四組心肺復甦後,老人逐漸恢復了心跳和呼吸。經過幾分鐘的搶救,老人慢慢恢復了意識,丁慧不放心,寸步不離地陪在老人身邊,直到120急救車趕到才離開。此時,她準備乘坐的G1229次列車已離站30分鐘。當老人家屬拿出一摞錢要感謝她時,她婉言謝絕了。直到一封從瀋陽鐵路局錦州南站發出的表揚信送到了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黨委辦公室,這時,學校領導和老師才知道丁慧的救人事蹟。
各種表揚之聲不斷,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錦州南段致函錦州醫科大學表揚救人女孩錦州醫科大學護理專業大二女生丁慧,此事件被網絡媒體紛紛轉載熱議,面對這些,丁慧說,救人很平常,正好她在那,正好需要,她面對老人家屬的酬謝婉言拒絕。隨之隨著網絡熱議,丁慧被稱之為教科書式救援,她當之無愧,用所學之長救人於危難,這就是社會需要的正能量。
丁慧將一名醫者之心體現的淋漓盡致,她對於“教科書式救援”當之無愧。懸壺濟世,救人於危難,不圖他人之報酬,在這個大二女生身上體現出了一種純高的精神,她不僅是錦州醫科大學的驕傲,更是全社會的楷模,此女將來不可限量,為丁慧這種正能量點贊致敬!
珞珈評論社
小丁同學的救人之舉,讓我感覺感動,要說感動的原因,我還真能總結出幾點。
其一,小丁同學有很強的職業責任感。雖然才讀大二,但是小丁同學已經具備護理專業的職業精神,這種精神就是在他人危險的時刻,需要她挺身而出,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去緊急求助時,她會毫不猶豫,絕不會退縮。這份感動對於我來講,與之相比,我還有一定的差距。
其二,用熱情沖淡了冷漠,讓公眾被小丁同學的愛心所感動。曾幾何時,人們對於需要緊急救助的場面不敢挺身而出,對於能舉手之勞可以幫助他人的時機裹足不前,原因是怕被訛上。但是小丁同學沒有這樣的顧慮,她的心中只有救人,這是她的使命。她用自己的熱情沖淡了周圍的冷漠,讓更多人向他學習,奉獻出愛的雙手。
其三,小丁同學用紮實的基本功挽救了危重老人,可見她在校學習的用心。現如今很多大學生,自打進入大學校園後,開始安於享受,甚至生活上向高標準看齊,在學業上向低標準看齊。因此,在大學的幾年時間裡,很多大學生根本學不到紮實的專業知識。再看小丁同學,她才大二,就把專業基本功練的很紮實,在危急時刻把專業基本功充分發揮出來,讓那位老人轉危為安。
其四,小丁同學的善良和愛心,在挽救病人過程中充分展示出來。小丁同學出現在車站,她是為回家。但是當她聽到車站緊急廣播時,立刻停了下來,哪怕是趕不上回家的列車,她也毫不猶豫,因為她的心中只有那位患者,她心懷救人於危難之中的善良和愛心,她不想讓自己留下遺憾。當看到小丁同學做這一切時,不僅留給我們讚歎,更有反思,同時還有感動。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社會,如果人人都向小丁同學學習,把愛心多多展示,把善良常掛心間,相信我們的社會會更加溫暖。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心都是打開的,都是無私的,還有什麼困難解決不了的呢。
韓國成老師
救人,僅僅是因為善良嗎?她是錦州醫科大學護理專業大二學生,在錦州南站等車的時候聽到車站求助廣播,毫不猶豫地對倒地老人實施心肺復甦,用行動詮釋“醫者還有仁心”。救完人後,她只是簡單地說了句:“我是學醫的,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而已”。但如果換做其他人,碰到老人攤倒在地上,會施加援手嗎?!結果就不一定了!即使自己會心肺復甦的知識和技能,可能會擔心自己萬一沒救活老人,反倒給自己惹上事。
我為什麼會感動?這位小姑娘做了很多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為什麼很多人不敢做?或者是自己不懂急救知識,怕弄巧成拙,怕吃上官司;或者是自己懂急救知識,萬一沒救活,到時候面對死者的親人,你也是百口莫辯!德國曾經有個社會反響很大的例子,有一位83歲老人不知什麼原因倒在了銀行的ATM旁,後面排隊的3個年輕人沒有上前幫助,最後這位老人向法院告他們,最後當地法院判決三人:處以2400至3600歐元的罰款。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德國對於這種不扶助弱小的行為,是有法律的鞭策的。如果咱們國家像德國那樣,老人倒地不用擔心沒人救了。
我為什麼再次感動?因為我看到了可貴的“醫者仁心”。新聞裡,曝光過在病人做手術過程中摘掉病人腎臟的,也曝光過給病人濫用昂貴抗生素的,還有男醫生以給女患者看病為由實施侵犯的。每當看到聽到這些黑心醫生的“光榮事蹟”,我的心都在顫抖,我在懷疑:醫者,還有仁心嗎?我想還是有的,不過在這群隊伍裡,也不乏害群之馬!今天,我看到了這位大二學醫的姑娘的毫不猶豫地施救,我想,這觸動的不僅是我,還有許多其他人。她讓我們再次相信“醫者,還有仁心”!
我是“觀社會的氣象人”,雖身處氣象這個小眾圈,但有一顆熱愛社會這個大眾圈的心。社會是一碗“大雜燴”,有世間百態,有人情冷暖,也有牛鬼蛇神。讓我們瞭解社會,避開社會的雷區,去擁抱社會的真善美!
觀社會的氣象人
丁慧,錦州醫科大學護理專業大二學生,她一次不經意的救人之舉,像一陣清風,給火熱的夏天,送來一股沁人心脾的陣陣涼意。錦州為之驕傲,網民為之感動。
7月19日16時23分,一位八旬老人在錦州南站下車後,突然發病倒地不省人事。正在候車室的錦州醫科大學大二學生丁慧,聽到廣播後,二話不說,直奔出事現場。因為她明白:時間就是生命,她要與死神來一次賽跑。
面對心臟驟停,沒有呼吸的八旬老人。丁慧毫不遲疑跪在地上,用力對老人做胸部按壓,還用手捏住老人鼻子,做嘴對嘴的人工呼吸。這種急救很多人只在影視中見過,沒想到卻在錦州火車站上演了,說句不好聽的話,即使老人親兒女在跟前,也未必去做嘴對嘴的人工呼吸。而與老人素不相識的定會做到了,這是醫者仁心,是大愛無疆。
在丁慧不遺餘力的搶救中,老人逐漸恢復心跳與呼吸,而丁慧已累的精疲力盡,大汗淋漓。但她不敢絲毫的放鬆,開始幫助老人清理口中汙穢,暢通呼吸道。還不住喊著:爺爺,爺爺!努力喚醒老人意識,直到120趕來。此時,她所乘坐G1229次列車已離站30分鐘。
丁慧再三謝絕老人家屬執意贈送的錢財,連個真實姓名都沒留,便在錦州火車站工作人員安排下,做上下一趟去往瀋陽老家的列車,並在車上給媽媽報個平安。
後來,面對記者的採訪,丁慧顯得很平靜說:這沒什麼,我當時什麼都沒想,我是學護理專業的,遇到這種情況就應該去幫忙!多麼樸實的話語,多麼崇高的心靈。這是雷鋒精神的延續,是時代最動人的旋律。
據丁慧的同學講:丁慧平時就是一個善解人意,樂於助人,很善良,很實在的一個女孩,做為一個大二學生,能在危機關頭,挺身而出,把專業技術充分運用出來,真的不容易。
今年最美的人,不是那些在戛納電影節紅地毯上,秀秀妙曼身姿的中國女星,而是東北的女孩丁慧。今年最好的聲音不是娛樂大比拼裡抑揚頓挫的歌唱,而是丁慧那一聲親切的呼喚:爺爺。毫無疑異,丁慧是2018年最美的一道風景,讓我們為她點一個大大的贊。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丁慧做了什麼?
7月20日上午,一封從瀋陽鐵路局錦州南站發出的表揚信寄達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黨委辦公室。與此同時,3段網友拍攝於7月19日下午的視頻在朋友圈傳開。視頻中,一個身著黃色上衣、藍色牛仔褲的女孩跪在地上為一位昏厥的老人實施人工呼吸和心肺復甦,圍觀的人群不時發出陣陣讚歎聲。老人清醒後,女孩一直陪護老人至120急救人員到現場後才離開。而此時,她準備乘坐的G1229次列車已離站30分鐘。
女孩名叫丁慧,是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2016級護理學專業的一名學生。
我們為什麼感動?
在老人倒地後,丁慧同學沒有“理智”的分析老人如果救不活怎麼辦?會不會訛詐自己?她肯定也沒有想過,自己救人的過程被放到網上後,會有一群鍵盤俠出來指責她的cpr“動作不標準”,她只知道“救人”,一定要努力“救人”,這是一名醫護人員應該做的事情。
然而反思一下當今社會,有多少人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
記得不久前新聞報道里曾報道某地一路人碰見一場車禍,遲疑一下沒有撥打120飛奔而去,事後發現是發生車禍的是自己的母親,因為搶救不及時而撒手人寰,留下後悔不已的自己。
想來如果老人是丁慧的爺爺,丁慧也只能做這些了吧!在當代“人人為己”的利益趨勢下,丁慧的行為怎能不讓人感動!
後記
常常有人問“你會教育孩子扶起摔倒的老人嗎?”每次我都肯定的回答“會”。因為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都有需要他人給予幫助的那一天,無疑丁慧同學可以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我是喜愛孩子的幸福媽媽,願意分享和幸福相關的秘密,歡迎關注、留言、點贊及轉發分享。
幸福媽媽的秘密
不知曾幾何時,網上頻頻爆出路人暈倒,路人出車禍而其他人選擇漠視的新聞。可是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的丁慧卻帶給了我們滿滿的正能量,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冷漠,這個世界上還是好心人多,像丁慧一樣美好的人多!
丁慧讓我最感動的是在老人快要被地震帶走的時候,她勇敢的和死神進行拼搏,為老人爭取到了救治時間,最終老人脫離生命危險!在這個過程中,丁慧一直在拼盡全力,她不怕周圍人說什麼,不嫌棄老人,她一心只想救好那快要離開這個世界的老人!
丁慧目前是一位大二學生,為了救老人丁慧的火車也誤點了,但是她沒有任何怨言,因為再第一時間救治了病人,她覺得這是最有意義的事情。我覺得我們都應該像丁慧學習,我也堅信當丁慧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她一定是一名好護士,好醫生,因為她是一個善良的人。
真的希望以後的生活中能夠多出現像丁慧這樣善良的人,這樣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我們的社會會更加和諧!
這是我的一些看法,喜歡我的可以關注一下啦❤️
用戶3654522881374
與死神賽跑!女大學生車站跪地救人!大二女學生丁慧救人的事蹟被全網轉發,大家紛紛為這位好心的女孩點贊,並且稱她為“最美女大學生”。因為她在別人的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挽救了一位老人的生命。
她告訴本報記者,當時沒有多想什麼,她覺得這是學護理專業的學生們應該做的。“我就開始利用我在學校學過的知識為老人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甦。幸運的是,幾組心肺復甦後老人恢復了心跳和呼吸,我緊張的神經才稍稍放鬆下來。”丁慧一直說,這是自己應該做的。
怎麼看這件事,一位網友的留言很說明問題:我爺爺也是突發心梗,幾分鐘就沒了呼吸……
丁慧是名副其實的白衣天使。傳遞正能量,是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世界還是充滿了善意的,也是希望能形成一個愛心互助的社會氛圍,讓人們生活的更安全、美好。
遼瀋晚報
一個大學生,乾乾淨淨的大學生,能夠付下身子,做人工呼吸,你還能找到幾個,恐怕很少,這不單單是善良更多的素養,學校的教育和家庭的薰陶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才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楷模。
崔萬志有一句話特別經典,做一個好人要比一個成功的人重要的多得多得多,是啊,你可以窮困潦倒,你可以身無分文,但一定要做一個好人,好人會叫你一生平安,好人可以使你對生活充滿希望。
丁慧一個大二學生居然能有這麼高的職業素養,這才是當之無愧的白衣天使,如果其他學生碰到會這樣做嗎?很多能幫忙打打求救電話已經不錯了,更多是漠視不管,輕輕走過,丁慧居然不怕髒,親自付下身子做人工呼吸,大家想想這需要多高的素養,面對一個素不相識,而且還是一個耄耋老人,誰能做得到,恐怕大家會在背後信誓旦旦的說我也會。
看了整個視頻,我感動的熱淚盈眶,不是單純的做好事那麼簡單,更多是折射了一個人的崇高品德和較高的素質,周圍聚集了很多圍觀群眾大家看看有幾個真正意義上幫忙的,除了看熱鬧,看笑話真的什麼也沒有,一個小姑娘就能做人工呼吸,那麼多青壯年為什麼不幫忙做呢?圍觀的朋友你們回看一下視頻,不感覺非常慚愧嗎?既然不願意幫忙儘量走遠遠的。
我們除了起鬨,圍觀,看熱鬧,看笑話,真的是一無是處,如果倒地的老人是你父親,你也希望碰到丁慧這樣的女孩,既然這樣你為什麼不去學習丁慧呢?做個好人吧!
丁慧最讓我感動的是崇高的品德和較高的職業素養這是學校的教育和家庭的薰陶,一個優良的家庭才能培養優質的孩子,一個好的學校才能培養好的學生,學校在教書育人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品德教育,你可以學習一般,但必須要做一個好人。
大海傳媒
老人忽然倒在車站,情況危急,聽到廣播的大二護理專業女生立刻跪下來給老人做心肺復甦,直到老人成功甦醒過來,女孩兒的火車也錯過了。
讓人感動的原因,有這樣幾個:
第一,感動於面對危難時候,女孩兒那種不計後果的付出的勇氣與擔當。這樣的舉動在在這個面對老人倒地人人自危的時代,無異於一次強有力的“撥亂反正”,既給心懷不軌,利慾薰心的作惡方以警醒,也給心懷善念,願意助人為樂的人以安慰。
第二,感動於老人家庭的通情達理,知恩圖報,他們不是默默無聞,掉頭走開,而是提出感謝並且鄭重地給女孩兒學校寫感謝信,雖然女孩兒救人不一定想過要出名,要被塑造成一個“英雄”或者標兵,但是能夠得到別人的肯定,至少證明她的努力沒有白費,這不是功利,而是對敢於且樂於行善的人以鼓勵與安慰。
第三,感動於女孩兒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成功地運用於實踐,而且獲得了理想的效果,對社會安定貢獻出了屬於自己的一部分力量,體現出了一種專業精神,同時也顯現出了教育的意義,這無異於對偶爾浮出水面的大學教育無用論的觀念提供了一種強有力的反擊。
一個社會朝著良好的態勢發展,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付出。一件善行的成功實現,離不開行善者的樂觀踐行、離不開受惠者的誠懇回應,也離不開社會的積極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