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桑拿+火烤!水稻遭遇惹不起的高温,如何急救?

高温来了惹不起,水稻该怎么办?

你那里热吗?

感受一下

整个中东部被“火烤”的炽热

就是在“蒸桑拿”!

人还好,能吹空调

可是,苦了我们的水稻了!

广西来宾市较长时间未降水

气温高达36℃

已出现晚稻秧苗被灼伤的现象

而即将收获的早造

也因高温被“逼熟”

高温带来的短时间干旱

也影响了水稻灌浆充实

甚至造成减产

你那里,水稻还好吧!

高温干旱,多地水稻面临减产

“由于没有水,我们村几百亩水稻至少减产8成。我自家的5亩水稻全部绝收了。”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庆村党总支部书记熊光生介绍,目前村里的大部分水稻虽然灌了浆,但由于严重缺水,加上高温,造成减收或绝收。在运江镇龙塘等村屯,记者也看到不少水稻已枯黄。

据象州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旱情汇报显示,今年象州县自6月以来均为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没有有效降雨,蒸发量大,全县6月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偏少7成,导致全县部分农作物遭受旱灾。

同样是受高温少雨的天气影响,湖南衡阳县出现不同程度受旱,受旱面积达1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7000余万元。在旱情较为严重的洪市镇明翰村,记者发现不少水田里已经干裂,裂痕宽度可以放进去一只手掌。

“村里3000多亩水稻,现在都开白坼、黑坼,禾苗由于缺水已经难以存活,基本颗粒无收了。”明翰村党总支书记陈长春告诉记者。

高温对水稻到底有哪些危害?

高温不实

水稻开花、受精、灌浆最佳温度为25~30℃,当日平均温度高于30℃时,水稻穗部温度预计超过30℃,

这将可能导致水稻开花期障碍,具体表现在于受精出现障碍,柱头干涸难以粘附花粉,或者造成受精器官其他生理障碍,阻碍受精完成,最终导致秕谷出现。具体数据如下:

1.高温敏感时期:

水稻在抽穗时对高温最为敏感,开花时1~2小时之内是诱导籽粒不育的关键时期,其次是在抽穗前10天左右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2.不同时期,高温对水稻的影响:

(1)幼穗分化Ⅵ期。即抽穗前10天左右,连续5天以上最高气温达33~35℃,会造成颖花退化,使不实粒增加;

(2)抽穗开花期。即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5℃,尤其是开花时段遇35℃高温胁迫,造成花药开裂率降低,花粉粒失活,导致不育花的数量增加造成受精障碍,严重影响结实率。

高温逼熟

灌浆成熟期。即连续5天以上最高气温超过35℃,易产生高温逼熟,水稻干物质积累有大约三分之二来自抽穗后光合作用,据有关研究表明,乳熟前的高温伤害主要是降低实粒,增加秕粒。乳熟后期的高温伤害主要是降低千粒重。灌浆期遇到高温会使水稻干物质积累相关酶活性较低,灌浆速度减缓,最终影响干物质积累量。

叶温升高,对于叶绿素影响也是较大的,这将阻遏光合作用进行,高温也加速了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得呼吸作用消耗较多的有机物质,影响干物质积累。温度增高,更会使得水稻蒸腾作用加速,这将势必影响植株体内水分代谢平衡,造成功能叶受损,植株早衰,灌浆期缩短,最终表现为“逼熟”现象。

该如何防治?

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中籼稻陆续进入拔节期,部分油菜茬及早茬口的一季中籼稻已处于拔节孕穗期,一季粳稻处于分蘖期,双季晚稻处于育秧期;西南地区较高海拔的一季中籼稻处于孕穗期至始穗期,较低海拔的一季中籼稻陆续进入扬花灌浆期。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江淮、江汉、江南、四川盆地东部等地将出现持续时间4-7天的35-37℃高温天气过程,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8-40℃。针对当前气候和水稻生长特点,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长江流域水稻防御高温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以水调温,防御高温热害

对分蘖至拔节期的一季中稻,要发挥植株自身蒸腾的生理降温能力,实行2-4厘米水层和干湿交替的间隙湿润灌溉;

对孕穗至扬花期的一季中稻,如遇35℃以上持续高温天气,田间要保持8-10厘米水层,降低冠层和叶片温度,必要时可在中午前后用清水喷洒降温;

对受旱地区,要积极引水、及时补水,提高灌溉效率,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对双季晚稻秧田,

要加强水分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日灌夜排方式,加速水循环,调节温度,促进秧苗稳健生长,确保移栽用水。

施好穗肥,增强植株抗逆性

对群体茎蘖数适宜、叶色正常的田块,在倒4叶和倒3叶期分两次施用穗肥,施氮量粳型品种为总施氮量的40%-50%,籼型品种为30%-40%;

对群体茎蘖数量偏小、叶色早落黄的田块,施氮量适当增加10%-30%,促弱转壮;

对群体茎蘖数过大、叶色偏深且披散的田块,在倒3或倒2叶期因苗减量施用或不施;

对于蓄留再生稻的地区,在头季稻齐穗后10天左右亩施尿素10公斤促进再生芽萌发。

叶面喷肥,缓解高温影响

对再生稻的头季或处于抽穗至齐穗的一季中稻,

高温过后可采取叶面喷施磷钾肥等措施,一般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3%的过磷酸钙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增强水稻抗逆能力,减轻高温危害,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对后期结实率特别低的田块,如果后茬作物允许,可适当追施氮肥,促进低节位休眠芽分蘖成穗,弥补产量损失。

统防统治,严控病虫危害

加强病虫情测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在抽穗期前后病虫发生的关键时期,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绿色防控水平,减少农药用量,减轻病虫损失。

如果水稻已经遭受严重高温热害,减产已成定局,则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一是可以蓄养再生稻。7月下旬至8月上旬遭遇高温热害,结实率在20%以下、亩产不到100公斤,并且水源较好的田块,应于8月15日前割茬蓄养再生稻。割苗时应掌握早割的留低茬,晚割的留高茬;割茬应越早越好,同时要加强再生稻田间管理,确保安全齐穗和较高的产量。

二是可以改种秋季作物。对结实率低于20%且水源条件差的田块,若蓄留再生稻可能因高温伏旱而失败。应选择割苗耕地,及时改种秋季作物,如蔬菜、红绿豆,秋荞麦、鲜食甜玉米等生育期较短的粮经作物,以弥补高温热害带来的损失。

- End -

素材来源丨农业农村部、中国天气网、来宾日报、衡阳市新闻网等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