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是怎么一步步跌下神坛的?

有没有人和小编一样迷茫过,为何好好地乐视,能在短短一个月跌下四大视频APP的神坛?

原本和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一样,在国内视频界有雷打不动的地位,甚至还出过一时轰动的网剧《匆匆那年》

究竟导火索是什么呢?

这缘起于贾跃亭于2016年11月5日发布的5000多字内部信,似乎也是他做乐视以来的“自白书”,坦承乐视处于“海水与火焰”交替之间,信里诸如“粮草供应不及时”、“后劲已经明显乏力”,“这次教训如此深远”字眼,赫然在列,“这些字眼,让人触目惊心……”

这话从一手缔造乐视的贾跃亭嘴里说出,份量显然不一样,似乎预示着烧钱模式到了最危机时刻,值得关注的是,即使在2014年由于滞留国外五个月之久被传“出逃海外”时,贾跃亭都未有任何的“反思”,直到今年4月份他的言论还是“也许成功,也许死在成功路上”,一副自信满满、视死如归的气势。而这封内部信在梳理乐视的发展问题及思路的同时,也侧面反映出贾个人的思想变化。他部分否定了此前的烧钱扩张构建生态的模式。并且宣布接下来进行最艰难的变革:组织变革,随后人力资源部会正式公布具体的生态型组织架构进化方案。以“烧钱+扩张”为标签的乐视,将变成一家以盈利和强化成本管控为目的的公司。

从一家视频网站,到做手机,卖电视,造车,还要把贝加尔湖的淡水卖到国内来,疯狂扩张版图的乐视,终于承认缺钱了。

乐视网(300104)2016年11月2日以来股价就连续大跌。贾跃亭11月6日发布内部信,第二天,投资者似乎并未买贾跃亭“自白书”的账,乐视网跳空低开5%,集合竞价阶段一度跌停,自2日至今跌幅近15%,截至发稿,报37.70元,跌幅5.06%,创一个半月新低。今日开盘,乐视旗下的港股酷派集团一度大跌20%,截至发稿,酷派集团的股价为1.11港元,跌幅达15.267%。数据统计显示,本周乐视网资金流出金额为55.06亿元,其中机构卖出金额达21.27亿元。

导火索是,较早些的11月2日、3、4日,乐视网股价蹊跷地连跌三天,市值蒸发约91亿元。此前的两个月里,乐视网股价一直相对稳定,成交量也维持在低位。

至于乐视欠供应商上百亿货款的传闻,虽然乐视矢口否认,但一位乐视供货商人士对记者称,上百亿的数字不确定,他们工厂的货款欠了一些,并不太多,但确实存在大笔欠款,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身上。

  手机代工厂集中要款成导火索?

16年10月,外媒business insider报道,乐视同法拉第成立的汽车合资公司收到工厂的警告信,要求10天之内收到9月份拖欠的2100万美元工程款,逾期未解决就停工。

11月2日,又有自媒体曝出,乐视欠款供应商100多亿,被拒绝供货,乐视甚至采取了缓发员工工资、停止出货用户预购的手机来筹措现金的方式保证乐视汽车工厂的开工。

一天后,乐视网发布声明称,公司旗下各业务线与供应商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务运转良好,并不存在拖欠巨额款项的情况。因拖欠供应商巨额货款,导致股价下跌的传闻,毫无事实依据,属于不负责任的抹黑造谣。

不过,就在11月6日,贾跃亭突然发布公开信,承认了乐视资金遇到问题。贾跃亭在信中表示,公司发展节奏过快,在资金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下子将全球化战线拉得太长。相对应的是资金和资源其实非常有限。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贾跃亭说,乐视生态提前进入第二阶段,“从通过烧钱去大规模获取高价值用户,进入到规模获取高价值用户和正向自有现金流快速增长相结合的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在11月6日的公开信中,贾跃亭提及乐Pro 3供货出现问题。贾跃亭成,乐视手机推出一年多做到其他厂商用几年才达到的销量,前端发力狂奔,乐视的后台服务却无法提供充分支撑,近几个月以来,供应链压力骤增,再加上一贯伴随LeEco发展的资金问题,导致供应紧张,对手机业务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在公开信中,贾跃亭还特别感谢了供应商“在这个时候给予了我们莫大的理解、帮助和支持,对此我铭刻于心,绝不敢忘”。

“乐视的手机代工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大多位于深圳,每到年末是这批深圳手机加工企业资金最紧张的时候,也是手机代工厂倒闭最密集的时期。因为按照惯例,春节当月工厂都会停工,工厂在停工之前一般会支付工人1。5个月的工资。换句话说,年底前的2个月是手机加工和零部件厂商集中要款的时间。”孙燕飙说,“也许乐视只是想延迟交款,但恰逢手机加工行业的特殊时期,问题就集中爆发了。”

  乐视账本

根据乐视网的三季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付账款为43,8329.0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35。67%,主要系本期终端业务规模扩大及备货采购增加所致。

乐视网未披露更为细分的数据。

按乐视公司自己的分类,乐视可分为三个体系,分别是上市公司(乐视网)、非上市公司(LeEco Global)、汽车生态。

其中,乐视网的核心业务是乐视视频、乐视云和超级电视等。目前,从公司的公布的数据上看,乐视网的财务状况还算稳定。

截至9月30日,乐视网负债余额为189.7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5.72%。虽然负债率较去年有所下降,但公司负债总额仍然相对较高。其中长期借款增长明显,达到22.49亿元,较去年同比陡升649.60%。财报解释称,长期借款的增量主要是通过内保外贷支付境外投资款增加所致。

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乐视网的对外投资金额达到73.18亿元,这一数额同比翻了一番,甚至超过了过去三年投资的总额。数据显示,2013年,乐视网对外投资仅9.08亿元,2014年增加到16.03亿元,2015年达到3/。41亿元。

而在上市公司之外,乐视烧钱更为凶猛。包括手机、体育、互联网金融以及汽车等子生态,都是烧钱大户。

单以乐视汽车为例,按贾跃亭11月6日在公开信中所述,乐视汽车前期投入巨大,陆续花掉100多亿的自有资金,直接导致他个人对LeEco的资金支持不足。

此外,贾跃亭还称,乐视的融资能力不强,方式单一、资本结构不合理,外部融资规模难以满足快速放大的资金需求。

可见的是,乐视本身在资本市场已经募资甚巨。

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2010年上市以来,乐视网IPO募资7。3亿元,三次定向增发募资60。28亿元,5次发行债券募资25。3亿元,此外历年通过借款间接融资52。56亿元,6年通过乐视网这一上市公司平台,累计募资145。44亿元。

此外,主要股东贾跃亭、刘弘、贾跃民还将大量乐视网股票质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贾跃亭已将手中83。63%的股份进行了质押,数量达到5。71亿股;同时,贾跃亭还先后减持了7。29%的股份,套现规模超过80亿元。这笔钱后来又被贾跃亭以无息贷款形式借给了乐视网。

数据显示,乐视网目前总股本为19。82亿股,流通股本为12。62亿股,而股权质押数量达到12。18亿股,占到流动股的96。5%。

对此,有媒体人质疑乐视网正在步“德隆系”后尘,通过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联动形成了一种“内部钱生钱的金融模式”。乐视网随后在8日的公告中回应称,这一说法“毫无专业性可言”。

话虽如此,上市公司平台对乐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贾跃亭亦称,会对上市公司乐视网投入更多精力,LeEco将加快反哺乐视网节奏,加快生态价值的释放和业务变现。

  “逻辑被颠覆”

但市场是否还会等候贾跃亭兑现承诺,眼下仍是未知之数。

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乐视目前正面临一场赌局,但投注的人不是乐视自己,相反筹码在投资者手中。

“因为乐视过去之所以能赢得投资者信任,是因为它善于 讲故事 ,可以说服一票拥趸去赌它的未来。但现在乐视的故事讲不下去了,拼业绩的时候投资者还愿不愿意相信它,其实投票权在每个股东手里。”上述人士说。

据深圳上善若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安扬对澎湃新闻记者称,乐视的资金链问题其实早就受到了业内的关注,提前得到风声的机构已经撤离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自6月3日复牌以来,乐视网的股价节节下挫,市场已经对乐视的烧钱模式产生了强烈质疑。

“他(贾跃亭)想稳定军心,但是资本市场不是这样的,资本市场最怕逻辑被颠覆。” 侯安扬直言,结果会很不可控。

自11月2日至8日开盘,乐视网股价从每股44。24元跌至38。1元,市值蒸发超过128亿人民币。不过到11月8日收盘之时,乐视网股价回升了3。01%,至38。99元。

“乐视的产品太分散了,每个产品都要大量的烧钱,单靠融资性现金流已无法支撑。尽管在它的业务生态中,确实下游有一定的协同性,但乐视在过去为了做大流水做的是赔本的生意、贴钱的买卖,不足以覆盖成本。再烧几年钱或许还有希望,但现在已经烧不动了。”兴业证券一位分析师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在过去几年里乐视旗下的主要业务板块未实现盈利,并且亏损明显,A股市场才是乐视最大的“现金奶牛”。一旦乐视网的股价崩盘,才是真正的危险。

乐视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刘弘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上市公司财务非常健康,货币资金和经营现金流都处在非常好的状态,电视供应链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也没有任何欠款;而乐视手机确实存在后台和资金上的压力,另外,股价总是会上去的。”

“从8号的股价表现来看,买入乐视的股民还没有完全丧失信心。二级市场会不会抛弃乐视还有待观察。” 光大证券传媒与互联网研究员蒋巍向澎湃新闻表示。

蒋巍称:“(乐视)停止画饼以后,如何把之前画的饼变为现实,这个过程还是值得一批人跟着赌的。”

“我们曾经预计,乐视的生态链可以在2018年实现健康盈利和循环,但现在资金的问题爆发出来就难说。”孙燕飙称。

对于未来的业务发展,孙燕飙认为乐视应当把重点押注在手机业务上。“乐视手机每卖出去一部就要亏损200-300元,公司之所以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要一次换回一个乐视内容的付费用户。建立付费用户群体是乐视生态链得以存在的根本。想要靠电视作为端口实现全球一亿个付费用户的目标是很难的,但手机可以。只要乐视手机在行业里卡位成功,会促进内容生态等一并发展,可以说手机将是推动乐视生态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力量。”

至于乐视能否坚持到把“饼”变为现实的那一天,蒋巍则指出,这其中存在很多变数,“还在博弈,还有悬念。先靠稳股价杜绝掉短期恐慌可能带来的挤兑,之后的事就得靠业务做扎实来重塑信心。”

“乐视是一定融得到钱的,只是价码的问题。还有经过这次难关乐视能否再和贾跃亭画上等号,恐怕也正是贾跃亭所在权衡的。这是一个谁牺牲谁的问题。”针对乐视能否获得资金度过难关,孙燕飙指出融资并不难,但乐视的控制权或将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