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卷福”主演的新剧,才看一集就high到飞起

从《霍金传》到《梵高:画语人生》《神探夏洛克》《模仿游戏》《奇异博士》,以及去年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映的《电力之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已经是演天才的专属人选。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曾在英国太阳报发起的“性感男性”投票中成为读者心目中最性感的男人,他的选票甚至高于第2名的贝克汉姆两倍:7115票和3393票。本尼荣登榜首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外貌、身材、气质,同样也得益于他低沉的声线、聪明的头脑、精湛的演技。

今天安利他的新作——《梅尔罗斯》,豆瓣9.1。

本片改编自爱德华·圣·奥宾的同名自传小说,讲述出生于上层阶级家庭的男主角帕特里克·梅尔罗斯在幼时经常遭到父亲大卫·梅尔罗斯的虐待,而母亲也对这一情况表示默许的故事。

他成人之后,最开始是个患有自恋症、精神分裂、自杀倾向等心理疾病,同时还酗酒嗜毒的瘾君子,但最终走向了自我救赎之路。

看本尼迪克特的作品随时都有喝高了的危险,大脑皮层的兴奋和一种生理性的刺激。就像针头推进血管,有时候不需要思考。

因为他不讲道理,他强烈个性化的演绎和间歇井喷式的情绪把观众拉入他的非理性的深渊。

他的情感是痛苦的压抑的,在自虐中使观众获得快感的释放。他简直是混乱冷漠又自恋的现代人的一面镜子,像瓦格纳激烈的交响乐。

极端化的角色才能凸显他的魅力。知道为什么大家喜欢他因为他和其他很多人一样对疯狂与伤痛趋之若鹜。我们这个时代啊,古典已经死了。

在天才和天赋之间,梅尔罗斯是实践者,本尼迪克特是表演者。

一个狂暴的脆弱分子在钢丝上游走,一种满足窥探欲的私人化情绪的消费。夸张的动作表情,扭曲的针尖,溢满的浴缸,汗津津的脸庞,快速的语调,流血的静脉,绝望的眼泪涨满通红的眼眶,还有梦呓般的自白,不断闪回的暗示。

情感色块异常饱和,就像high了的幻觉。沉迷的正是这种短暂的失控。承认吧,每个人都是变态,想看体面的人羞耻地暴露于日光之下。

本尼迪克特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只有高智商的人的经历才能激发他表演欲望,因为足够特别也足够有趣。大概他也是个人物传记崇拜者,所以成为了一个"天才"专业户。

他很善于把握激荡中的低沉,张弛有度,以情动人。但我很怀疑他说得是真心话还是为自己开脱。

一个优秀的演员应该擅长不动声色的表演。他应该避免激情的滥用和流俗。

如果不能生动地演绎平凡人,如果只能在高潮式的节奏中得到快感,那么我们是否承认有的演员是被角色塑造的?

可见本尼迪克特和梅尔罗斯一样自恋。他迫不及待地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证明他多么会演戏了。

他毒瘾发作跌倒在酒店向前爬行的时候,满脑子都是他的呐喊:我怎么可能不得奖?类似的经历,可就是这么迥乎不同。因此也明白了生不如死的痛苦与自我沉浸式的痛苦的区别。

福斯特说,最好的女演员会在合适的时候迸发她的力量,最好的男演员拥有让人悲戚的脆弱感。

从这个方面说本尼迪克特是合格的。从他很多作品中体味到类似"传染病"的悲痛,来源于生命本身的悲剧性和冲破艰险的勇气。

整个剧的节奏感很强,但也止步于此。看他的《哈姆雷特》会发现他在复杂性的表现上仍然虚弱,更多的是依靠情感的推动并非思想的深刻。他的欢喜与痛苦是夸张的,一旦失去夸张的演绎,表现力就削弱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