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头鹅肉质好,一只鹅可卖150元,农村大哥规模化养殖,成功致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唐诗《咏鹅》我们都很熟悉。在农村里,家庭散养的鹅也很常见!但是,规模化养鹅却是很鲜见。在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镇屯南村,村民刘敬词就依靠规模养鹅走上致富的道路。

近日,特搜君来到了刘敬词的狮头鹅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壮观的场面,水面上、竹林下,成群结队的鹅大声欢叫,汇成一曲交响乐,仿佛回到唐代诗人骆宾王所描述的画面。

刘敬词告诉特搜君,从2013年起,他就开始试养狮头鹅。试养几十只成功后,他逐年扩大规模!每年养三批,每批养四百只左右。每年仅养鹅一项,就可增收三万多元!

从事规模养殖,最担心的就是病害问题了。为此,刘敬词经常向专业人员和有养殖经验的养殖户请教。长时间的积累,他掌握了一套养鹅的基本技术,大大提高了狮头鹅的存活率。刘敬词说,一旦鹅病的话他就煮一些板蓝根给鹅吃,他现在自己种有很多板蓝根,鹅小的时候开始把板蓝根丢给它们吃,鹅也非常喜欢吃板蓝根的叶。

刘敬词告诉特搜君,狮头鹅养殖技术不算高,销售价格比较稳定,一般成品鹅每只12市斤左右。按市面每市斤13元的价格,每只鹅可卖150元左右,销路方面也不用担心。

刘敬词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发展养鹅,闯出了一条别样的致富路。当地政府部门将加大引导力度,条件成熟时将引导成立专业的合作社,发动发展更多的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参与到特色养殖中来,以此来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

热切关注三农,介绍特色种养,搜索乡村见闻!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