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仙峰:创新方竹育苗技术 助推产业发展壮大

方竹迷宫(资料图)

7月13日,记者在兴文县仙峰苗族乡方竹育苗基地看到,一垄垄小竹苗已长出五六片叶子,叶尖还挂着晶莹露珠。仙峰苗族乡富康方竹专合社负责人陈文富一边查看竹苗长势,一边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这些竹苗是他们用方竹的种子培育出来的。

陈文富所说的方竹,其竹笋被誉为“竹笋之冠”,以其肉质丰厚、脆嫩化渣、天然富硒等优良品质深受消费者欢迎。2016年,兴文方竹笋获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方竹笋(资料图)

仙峰苗族乡的海拔、气候适合方竹生长,方竹成为该乡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在过去,林农都是采用传统的成竹分根移栽方式种植方竹,不仅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还严重制约了方竹基地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为解决这些难题,仙峰富康方竹专合社积极考察研究,利用部分方竹开花产生的种子,成功探索出方竹种子棚内集中育苗技术。

“方竹实生幼苗成本低,便于运输,成活率高,造林成林快,实生幼苗丰产、高产年限达到20年左右。”陈文富介绍说,专合社首批培育的20余万株竹苗长势喜人,预计今年年底可以移栽造林,可满足2000亩造林用苗需求。

工人在育苗基地管护方竹幼苗(陈静 摄)

高效的繁育模式,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近就业。仙峰村一组精准扶贫户陈文平在专合社务工,帮忙育秧、除草和日常管理,每个月两三千元的稳定收入大大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出远门打工了,家庭需要我照顾。”陈文平说道。

“下一步,我们还要扩大种植规模。”谈到销路,陈文富一点也不愁,“这样的竹苗供不应求,除了近销附近的乡镇外,云南、贵州都有很多商家预定了。”

仙峰苗族乡是兴文县海拔最高的高寒山区少数民族乡,方竹是该乡最具特色的林业资源。近年来,仙峰苗族乡突出方竹的特色和优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计划,按照“巩固和壮大种植面积,引进挖掘产业”的思路,目前已培育方竹8.3万亩,其中投产近4万余亩,产值达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