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故事|壮族酒文化之酒为桥梁「连载」

壮族酒的桥梁功能

酒的桥梁功能主要表现在, 生者对已故的亲人或和本民族的宗教灵物沟通的外在表现上, 也可以说是一种祭祀仪式。壮族中酒的桥梁功能也是通过祭祀仪式表现出来的。

壮族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信仰。在壮族信奉的众多神灵当中, 祖先神灵至今仍然是最重要的、占主导地位的崇拜对象。所谓祖先崇拜, 就是相信祖先的灵魂不灭, 并认为祖先有能力保佑赐福于子孙的信仰。因此文山壮族人家对祖先神龛的供奉格外殷勤。

壮族酒文化

01

节日祭祀

节日祭祀, 特别是春节、 扫墓节、 七月十四鬼节,,通常都要进行较为隆重的祭祖活动。春节祭祖从大年三十晚吃年夜饭前开始,各家各户都在自家的祖先牌位前摆上酒和菜,点上香烛,焚化纸钱。同时家庭成员须一一磕头或躹躬祭拜,请历代家祖们前来享用美食;扫墓节类似汉族的清明节,要在祖亲墓前祭祀。祭祖扫墓所用的供品主要有酒、 五色糯米饭、 鸡、 猪肉、 彩蛋等等;七月十四的祭祖仪式在厅堂的祖先神龛前进行,祭拜时在神龛前摆上酒、 鸭、 猪肉、 香糯饭、 粽子、 糍粑等供品。

02

日常祭祀

壮族人认为祖先灵魂会经常回家, 并在子孙需要的时候保佑他们。因此即使在日常生活中, 壮族人家也在祖先牌位前供奉酒和其它食品并点烛献香。除每月初一、 十五定期祭祀外, 家中若有非常事, 如家人生病、 出远门、 参加考试等均要祭祖, 起房盖屋、 乔迁新居也要焚香祭祖。平时的祭祀一般较为简单, 其目的是将家中大小事务通报祖先, 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同时也是请祖先保佑家人平安顺利。

酒为桥梁的原因

壮族人民选择了酒作为和祖先沟通的桥梁主要原因是:

首先酒在古代是一种奢侈品,因此,只有地位高者有权享用这奢侈品。古代地位高者多为上天、神明、祖先和家中的老人,家中有酒应先给他们饮用,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

其次是古人以为神灵、祖先喜爱饮酒。祭祀有酒,神灵便乐于降临。 《说文》 释“鬯”酒说:“攸服以降神也 。”祭祀时,将鬯酒倒在束扎的茅草上,再过滤到没有包裹而裸露着的圭玉上,这就代表神把酒喝了,这叫茜。 《说文 》 解释说:“礼祭 ,束茅加于裸圭而灌鬯酒,是为茜,象神歆之也。”祭祀时,各种不同的酒品应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加上牺牲鼎俎、 琴瑟钟鼓,便可以“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飨神祝福,“承天之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