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辣椒落花落果原因及其防治技术

甜、辣椒落叶、落花、落果又称三落病,是我国甜、辣椒保护地和露地生产上的重要问题。前期有的先是花蕾脱落,有的是落花,有的是果梗与花蕾连接处变成铁锈色后落蕾或落花,有的果梗变黄后逐个脱落;有的在生长中后期落叶,使生产遭受严重损失。

现代农业:辣椒落花落果原因及其防治技术

辣椒落花落果原因

营养不良

植株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花柱的长短和果实的发育。正常情况下多为花柱高出花药的长柱花,在营养不良的情况时短柱花增多,短柱花授粉不良,落花率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时果实的肥大生长受到抑制,往往形成小果、“僵果”,严重时落果。

不利的气候条件

土壤水分、温度及光照都会影响辣椒的生长

辣椒喜空气干燥而土壤湿润的环境,土壤干旱,水分不足,空气蒸发量大,会抑制植株对肥水的需求,引起落花落果。而水分过多,通透性差,使根系呼吸和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沤根,也会引起落花落果。辣椒怕涝,田间积水数小时就可使根系窒息,叶片黄化脱落,植株落花落果,重者整株死亡。如气温偏高(春末夏初,大棚内经常出现35℃以上的高温),既影响授粉、受精,又易引起植株徒长,使植株同化功能减弱,呼吸消耗增加,引起子房枯萎,花丝干缩,致使落花落果,或使辣椒花器发育不全或柱头干枯,不能授粉而落花。春季栽植时遇到较长时间的阴雨天,光照不足,温度下降(低于15℃),也会影响授粉及花粉管的伸长,导致落花,即使授粉,果实也发育不良,易脱落。

病虫危害

辣椒发病后,如发生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等,也易引起落花落果。春季辣椒虫害以蚜虫为主。蚜虫是病毒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感染病毒病后,常出现死顶现象,造成落花落果。

现代农业:辣椒落花落果原因及其防治技术

辣椒落花落果防治技术

叶面补充营养

落花落果严重,主要是由于营养供应不足引起的,连阴天时菜农可以通过叶面补肥的方法,增强辣椒的长势。叶面喷施葡萄糖200倍、全营养叶面肥500倍混核苷酸1000倍、甲壳素1000倍的方法,为辣椒补充能量,提高植株抗性,从而减少因营养消耗过多导致落花落果量。

喷用萘乙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开花坐果,但使用的量不能过大,应将使用量控制在30-40毫克/千克之间。使用萘乙酸后,辣椒植株叶片会出现2-3天的曲叶现象,几天之后会自行恢复。

加强整枝,安装反光幕、补光灯,改善植株光照条件

光照不足是导致连阴天落花落果严重的首要原因,菜农可以在棚内安装专用的补光灯,在白天开棚时进行补光在大棚的后墙增设反光幕,可以增加散射光的利用效率,增强辣椒的光合作用。将辣椒的吊绳弄松,增大辣椒枝条的开张角度,加强整枝,去掉过多的枝条尤其是内膛枝,也能起到增大叶片的见光面积、减少营养消耗的作用,从而提高辣椒的坐果率。

现代农业:辣椒落花落果原因及其防治技术

降低棚内湿度,晃动植株,利于授粉

蔬菜开花授粉对湿度也是有要求的。连阴天棚内放风少时,棚内的湿度过大,容易导致辣椒等的花粉发育不良,活性降低,不能很好的粘着到雌蕊的柱头上,从而致辣椒授粉率降低。所以,在连阴天时也要注意在中午12点到下午两点的时间段内,间隔性放风2-3次,风口7-10厘米,每次放风时间在15分钟左右即可。这样,可在不明显影响棚内温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棚内湿度。菜农也可采取晃棵的措施,保证尽可能多的花粉粘着到辣椒雌蕊的柱头上,从而首先保证授粉的质量。

另外,在防治病虫害时,为避免增加棚内湿度,应以使用粉剂或烟剂为主。喷雾时,要选择较好天气的上午进行,通风降低棚内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