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李金明同志谈20世纪90年代杭州改革开放历程:“一个目标、三个规划”的发展思路(一)

【编者按】2018年既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又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值此盛世华年,杭州党史特开辟“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栏。第二期隆重推出李金明同志谈20世纪90年代杭州改革开放历程:《“一个目标、三个规划”的发展思路》。

李金明同志曾经在1992年2月至2000年4月期间,担任过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主任,对杭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深刻体会,希望能够为新时代杭州改革开放大业提供宝贵历史经验借鉴。

李金明

李金明(1941年10月— ),男,河南南阳人。1992年2月至2000年4月期间,曾担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0年4月至2003年7月,任浙江省委副书记、浙江省纪委书记。2003年1月,在政协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浙江省政协主席。2007年2月28日,全国政协十届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增补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在中共十六大上当选为中央纪委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93年,时任杭州市委书记李金明,在中国共产党杭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20世纪90年代,我在杭州市委工作,前后经历了六、七、八三届,共9个年头。这期间的杭州工作,从初期的发展思路看,主要是围绕“更新一个观念,克服三大困难”逐步展开的;从总的发展战略历程看,归纳起来,总体上是按“一个目标、三个规划” 的蓝图逐步实施的。

“一个目标”,就是从1992到2015年前后,用二十到二十五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杭州建设成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经济、旅游、科技、文化中心,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风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均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这是根据杭州市的特点和实际,经过多次科学论证形成的宏伟战略目标。

围绕这一宏伟战略目标,市委先后实施了三个战略规划,即“三四五”发展战略、“四四六”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建设“强市名城”的三个《意见》。

第一个规划:“三四五”发展战略

第一个规划,是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通过1992年解放思想大讨论,逐步统一思想认识,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三四五”发展战略。扼要地说,就是杭州发展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战略目标,要分三步走,推动四个方面战略重点,实施五项重大举措。

“分三步走”:第一步,干好“八五”后三年,致力于打基础。基本实现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并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初步形成适应杭州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通过扩大投入、加快技改、增加积累,储备新的发展后劲;完成一批、开工一批交通、通信、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部分区域的旧城改造工程,使投资环境和市民居住条件有显著的改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000元,并成为工农业总产值的“千亿元”市。第二步,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各县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规模;建成一批交通、能源等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完成杭州旧城改造任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万元,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在2000年以后,再用10到15年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贡献率、产业结构水平、人民生活富裕程度、科技教育综合实力和医疗卫生等指标,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平,并建立相应的文明社会秩序和科学的城乡管理体制。全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要实施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工作搞上去。

推动四个方面战略重点:第一,以“四区联动三外并举”(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资、外贸、外经)为重点,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使杭州经济加速与国际经济接轨。第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成为杭州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使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第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搞好二次创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成为新的异军突起。第四,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作用,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用高新技术逐步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

实施五项重大举措:一是抓住解放思想这个“牛鼻子”,广大干部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二是加大改革力度,坚持依靠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四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形成搞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合力。五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第二个规划:“四四六”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第二个规划,是经过1993年“塑造天堂新形象”大讨论之后,1994年7月形成的《杭州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1994—2000年)。这是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继续。“塑造天堂新形象”活动,与我们杭州市的总目标相匹配,适应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要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个是不断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第二个就是要持续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以塑造天堂新形象为总载体,以“四优四感”(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化管理,安全感、亲切感、舒适感、文明感)为主要内容,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各类文明单位。这个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内容共40条,概括起来,就是“四四六”工程。

第一个“四”是指四大建设,即党的理论建设、思想建设和全社会的道德建设、民主和法制建设。四大建设对党员、干部、群众各个层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就要高一点,最基本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二个“四”是指四项事业,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具体要求。

所谓“六”是指六个群众性活动,主要包括:塑造天堂新形象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及各级文明城镇创建活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军民共建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建设新农村活动;树典型、学先进活动。这六个群众性活动,围绕着提高城乡的品位和人民群众的素质来进行。全面推进杭州市城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第三个规划:建设“强市名城”的三个《意见》

第三个规划,是在前两个规划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而形成的建设“强市名城”的三个《意见》。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在杭州市指导工作时,对杭州市提出了“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的要求。根据其指示精神,市委在1999年先后出台了《关于杭州建设经济强市的若干意见》、《关于杭州建设文化名城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杭州城市化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建设“强市名城”,使杭州达到“经济保领先、文明创一流”的水平,进而实现杭州市规划的总体目标。

“经济保领先”,就是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开放型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四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到2010年,把杭州市建设成为经济总量大、综合效益好、整体素质高、发展后劲足的经济强市,持续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稳居第二位,在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三位,经济实力保持领先地位。20世纪90年代,杭州经济指标年均两位数增长,这在全省、全国都是比较高的,应当说是走在了前列。

“文明创一流”,就是围绕把杭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着眼于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着眼于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把杭州建设成为一个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融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优良文化风尚、丰富文化生活、先进文化设施、发达文化产业的文化名城。争创国家文明城市和各级各类文明单位。经过不懈努力,杭州市在九十年代曾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市等八项殊荣。2000年,杭州获得了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称号。

推进城市化,主要是围绕杭州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进行的。着重突出杭州特色,接受上海辐射,注重运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和机制,科学规划、合理培育全市城市体系,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在新一轮发展中充分发挥城市的重要集聚辐射作用,使杭州城市化水平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而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规划,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城”,市委着重抓了“增创六种新优势”的持续释放,即增创经济体制新优势、增创城市化新优势、增创开放带动新优势、增创技术进步新优势、增创产业结构调整新优势、增创可持续发展新优势。

第一个是增创经济体制新优势

根据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增创经济体制方面的新优势。从1999年起到21世纪初,杭州体制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综合配套、体制创新的新阶段;经济增长进入了追求质量效益、提高整体素质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新阶段。以建设经济强市、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加速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这个时期杭州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抓了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建立。二是非公有制经济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较大发展,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富有活力的所有制结构。三是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进一步完善。

这里我主要从国有企业、农业和乡镇企业三个方面说一说。杭州国有企业困难比较突出,市委、市政府集中相当多的力量抓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实施《杭州市企业改革三年规划》,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把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结合起来,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机制。二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步伐,尽快形成一批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三是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四是全面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兼并、联合、租赁、出售、破产、股份制等一厂一策的不同改革方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努力把国有企业搞活,并使之起到增创经济体制新优势方面的带动示范作用,逐步地把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搞起来。

图为20世纪90年代杭州汽轮生产车间一角

你们问九十年代杭州处于什么阶段,我认为,这十年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在杭州生动实践的十年,是杭州大发展大变化的十年,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提高的十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为杭州90年代的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否则,不可能有九十年代的大发展,这个形势全国都一样。杭州在90年代改革开放中的位置,应该说是承上启下的吧。90年代的发展是建立在前十年发展的基础上,你不可能离开80年代的发展,来谈90年代的发展。90年代杭州的发展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稳居第三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远远超出我们“三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中预期的第一步、第二步的目标,增长速度一直保持两位数。关系民生的各项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空前的发展。也逐步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的那些老大难问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也都有了显著地改善和提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