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鬧蝗災的時候人們不食用蝗蟲以度災年?

leecen163

在漫長的中國史上,蝗災是很常見的一種自然災害。

蝗災一般和旱災並生,俗言“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這是由生物學基礎的,乾旱可以降低蝗蟲卵的發病率,從而提高蝗蟲的成蟲率。

我國大部分農業區深受季風氣候影響,水旱頻發。與旱災相伴生的蝗災自然也不少見。

旱蝗發生時,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草根、樹皮、甚至觀音土,都會成為果腹之物,何況蝗蟲了。

自古便有蝗災時候以蝗為食的記載。

《新唐書 姚崇傳》記載:

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山東發生了嚴重蝗災,但是民眾又祭又拜,坐視蝗蟲食苗不敢捕。宰相姚崇上奏:

“《詩》雲:‘秉彼蟊賊,付畀炎火。’漢光武詔曰:‘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賊。’此除蝗誼也。且蝗畏人易驅,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憚勤。請夜設火,坎其旁,且焚且瘞,蝗乃可盡。

利用蝗蟲的趨光性,夜設篝火,“且焚且瘞”,確實是一個治蝗的好辦法。

或許就是在“且焚且瘞”的過程中,人民注意到蝗蟲可以烤來食用。

《舊唐書 五行志》有記載:

唐德宗興元元年(公元784年)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蒸曝,揚去足翅而食之。

《新唐書 五行志》同樣記載:

唐德宗貞元元年(公元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群飛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葉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殣枕道。民蒸蝗,曝,揚去翅足而食之。

這兩條記載都是在唐代,食蝗的方法也都一致,捕蝗蟲後蒸熟,再經過晾曬後去其翅足而食。可見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食蝗方法。

蝗蟲雖能食,但百姓還是慣以糧食為生,官府為了鼓勵民眾積極滅蝗,會採取相應的措施,令百姓捕捉蝗蟲後到官府那裡換取糧食。這也是一種政府賑濟災民的方式。

《宋史 五行志》有相關的記載:

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六月,浙郡蝗。八年四月,飛蝗越淮而南,江、淮郡蝗,食禾苗、山林草木皆盡。乙卯,飛蝗入畿縣。己亥,祭酺,令郡有蝗者如式以祭。自夏徂秋。諸道捕蝗者以千百石計,饑民競捕,官出粟易之。九年五月,浙東蝗。丁巳,令郡國酺祭。是歲,荐饑,官以粟易蝗者千百斛。

這也算是一個間接的災年以蝗為生的例子。


熊二History

誰說鬧蝗災時大家不吃蝗蟲?壹周君查過資料,在中國有記錄的幾次大饑荒中,大家都在吃蝗蟲。只是,人在餓的時候,最需要的應該是碳水化合物,是糧食,而不是蛋白質,這樣只會越吃越餓😁

還有,蝗蟲所到之處,只會寸草不生,你想隨時隨地吃到蝗蟲,就要跟上它們遷徙的速度。否則等到莊稼被啃光了,蝗蟲也飛別處去了,你只能吃觀音土,啃樹皮。

至於題主問到的,為什麼現代人不吃蝗蟲?這個就是偽命題啦。首先,沒有人為了蝗蟲富含蛋白質就要吃它,其它更健康、更正常的食材多得去了,而且蝗蟲吃多了也不是好事,容易吐綠水👌

至於鄉間野味飯館都有蝗蟲這道菜,還有專業的蝗蟲飼養戶,這個倒是實話。因為當不了主食,作為個零嘴,蝗蟲也還是有存在意義滴!

蝗蟲,也叫螞蚱,中國人吃蝗蟲的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就生吃過蝗蟲,為百姓除害做表率,他的舉動也讓老百姓依葫蘆畫瓢,將害蟲變成了盤中餐。

在北京、天津兩地,老一輩的人非常愛吃蝗蟲,天津衛還流行著一句歇後語,"烙餅卷油炸螞蚱——夾(家)著吃去吧”。而在泰國,“油炸飛蝦”這道菜人盡皆知,東亞飛蝗更是被列為“21世紀安全綠色食品”。

好啦,是時候秀出大家吃蝗蟲的決心啦!

最出名的——雲南十八怪,三個螞蚱一盤菜!

蝗蟲(螞蚱)用熱水燙一燙,去翅,然後在油鍋裡慢慢煎黃,加香油、花椒煸炒即可。咬上一口,清脆中還有一股青草的芬芳😁

而在北方一些城市的燒烤攤上,“烤螞蚱”的受歡迎程度絕對不遜於小龍蝦。炒上一盤,喝上幾杯小酒,爽!

最後,想要嚐鮮的童鞋,壹周君推薦萬能的某寶,有幾百家店鋪售賣各種蝗蟲的美食產品。一般是每斤50元—100元之間,最貴的進口蝗蟲買到了每公斤300元以上。

果然是吃害蟲的成本比較高😁

古人食用蝗蟲的例子,史書中也有記載。

《舊唐書 五行志》有記載:

唐德宗興元元年(公元784年)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蒸曝,揚去足翅而食之。

《新唐書 五行志》同樣記載:

唐德宗貞元元年(公元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群飛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葉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殣枕道。民蒸蝗,曝,揚去翅足而食之。

而在災害嚴重的1942 年,《新華日報》也曾做過“蝗蟲好吃”的報道,鼓勵大家用蝗蟲來充飢。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問,蝗災時吃蝗蟲好了,為什麼還會出現饑荒呢?

其實,蝗災真正的可怕之處,並不是蝗蟲經過之時,而是蝗災之後糧食作物長不出來的那一段時間。

發生蝗災的時候,其實大家還是有存糧可吃的,因為蝗蟲破壞的是莊稼,但並不是存下的糧食,而蝗災發生時,大家也只是保護莊稼,並不會去考慮食物的問題。

再說,蝗蟲經過的時間很短,想吃也吃不了幾天。當時又沒有冰箱之類的強力保存機器,就算真的未雨綢繆去大量抓蝗蟲,也不會保存太久,就不能吃了。

可能有人會說用鹽醃製保存,呃,古代的鹽其實並不便宜,很多人可能並買不起這一數量的鹽,因此也是不成立的。

蝗蟲來得快走得快,由於數量大密度大,破壞力極強,基本能把莊稼在內的植物一掃而光,而這一批莊稼被破壞,糧食也就出現了斷檔,當家中的糧食吃完後,也就出現了饑荒。


公共食談

其實古人是吃蝗蟲的,畢竟真的餓到一定程度,樹皮都往嘴裡賽,何況蝗蟲這種還富有高蛋白的生物。

但是蝗災來得快,去的也快,密度高,破壞力極大,凡是蝗蟲經過的地區幾乎是寸草不生,植物、莊稼等都會被破壞,而且一段時間內長不出糧作物。所以蝗災發生時,大家還是有糧食吃的,依靠家裡的存糧還能支撐一段時間。但當家裡的糧食吃完後,地裡又長不出新的糧食時,饑荒就發生了。

而且蝗蟲經過的時間短,要想吃到它們,就得跟上它們的遷徙速度。就算捉來吃也吃不了多久,大量捕捉更不現實,沒有可供冷藏存放的容器,過不了多久就會變質不能吃了。而且蝗蟲雖說高蛋白、可以吃,偶爾吃是不錯,但天天吃這個充飢肯定是不行的,不僅會反胃噁心,還會吐綠水,對身體極不好。


老照片

蝗蟲是肯定會被災民拿來吃的,食不果腹的災民在絕望下,無論草根、樹皮、觀音土,甚至人肉都會去吃,更何況是隨手可得的蝗蟲了。


蝗災是一個歷史性、世界性的農業災害難題,我國古代史書對蝗災的記錄多得數不勝數,並且總結出了“久旱必有蝗”的經驗。除了我國,以色列、北美等地的農業主產區也飽受蝗災侵襲。不同於田鼠、麻雀、野豬等動物,它們只吃部分農作物果實,頂多只會造成減產。可一旦發生蝗災,密密麻麻的蝗蟲遮天蔽日,所過之處不僅是莊稼絕收,連草杆、鮮花、樹葉都吃得乾乾淨淨、一概不剩。


面對蝗災,唐玄宗李隆基就曾經以皇帝的身份,率先帶領災民吞食蝗蟲度過災年。當然,古代的時候食材、調味料不像我們現在這樣豐富,可能也就簡單的把蝗蟲放火上烤一下,或者乾脆直接活蹦亂跳的就生吃了下去,畢竟對災民來說重要的是填保肚子活下去,味道方面誰也不會太去在意。


竹山清溪澗

也就是古代才會考慮這個問題,現代人吃蝗蟲吃的蝗蟲都不敢結對出現了!

聽網友說,去年山東濰坊鬧蝗災,蝗蟲還沒飛出濰坊地界就被抓光了!抓蝗蟲的人烏央烏央的,簡直比蝗蟲都多!

不少人在蝗災時還能賺大錢,因為蝗災的蝗蟲都是純野生的,絕對能賣100一斤的,漫天遍地的蝗蟲,那不是蝗蟲,那是人民幣啊!

在山東等地,蝗蟲養殖已經是超級賺錢的新興農業模式了。從4月初到11月中下旬,能養3~4茬螞蚱,一畝地一年淨賺3萬~5萬。一畝地三五萬,養十畝蝗蟲,比白領掙得多多了!

現在蝗蟲的價格,少說也要20塊錢一斤,有時候能賣到50塊錢一斤。有的蝗蟲養殖戶,年產量達18萬斤,這就是500萬的收入啊!這哪裡是蝗蟲,明明就是黃金啊!

我們老家農村沒有出現過蝗蟲災害,但是經常出現豆青蟲成災。去年夏天,豆青蟲收購價20一斤,全村人都去捉蟲子,當年大豆產量並未出現減產。

到飯桌上一看,你發現蝗蟲身價一點不輸給小龍蝦。飯館裡,一盤炸蝗蟲30多,放在電商平臺,一斤炸蝗蟲最貴賣到350元以上。


古代如果吃蝗蟲,可不可以起到防災減災的作用?

答案可能很讓人失望,效果很有限。

捉來的蝗蟲,大部分會被扔掉,少部分炸一下烤一下當零食吃,不頂飽,還得再吃飯。

我給學生上課時講過這個笑話,

小明愛吃魚,爸爸大明摳門不給買,於是小明又一次故意讓大明撿到一條魚,回去父子倆好好吃了一頓。小明故技重施,大明撿到魚直接扔掉“這麼一條魚,害我一頓飯多吃了一斤大米!”

這個笑話告訴學生,魚和大米是互補品,配合起來才好吃!

蝗蟲也一樣。吃蝗蟲,可能消耗更多糧食。

更重要的是,收穫不到糧食,收到了蝗蟲,蝗蟲是活物,無法長期保存。過一段時間,蝗蟲都放壞了,糧食也沒有了,那麼我們只能餓肚子了!

類似的事情還經常發生在遊牧民族身上,他們養到位牛羊,遇上雪災風災等災害,大片死去,你以為能吃肉嗎?不能!因為那個時代沒有冰箱儲存,也沒有大量的鹽做臘肉,基本全扔掉了!



歷史知事

在我國的歷史中,蝗災一直是一種很可怕的災難,在農耕年代裡,人們的生存手段單薄到了極點,絕大多數人是靠種田為生的,對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如果種的莊稼出現了問題,那將會直接威脅到他們的生存。


這個時候,蝗災就成為了一種人們避之不及的災難,當糧食都被蝗蟲吃掉後,死亡的危機將會籠罩在許多人的心頭,這個時候可能大家就會感到疑惑了,既然莊稼都被蝗蟲吃掉了,那有著那麼多的蝗蟲,為什麼人們不以蝗蟲填飽肚子,好度過生命危機呢?

在現代一直有一道美食令人垂涎欲滴,這道美食就是炸蝗蟲,在油的煎炸下以及加入各種配料之後,以往令人避之不及的蝗蟲就會變成一道可口的美味,這也因此帶動了一個產業鏈,促就了很多專門捕食蝗蟲為業的人。


古代吃蝗蟲的案例,以及因為食用方法使人們不想吃蝗蟲的原因

如果從我們現代的角度來看,有著這麼多蝗蟲的存在,古人應該是感受不到餓死危機的,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蝗災確實成為了很多人頭痛不已的大問題。

首先我們有必要說一下,古代是有吃蝗蟲案例的,在李世民在位年間,某些地區就遭遇了巨大的蝗災,在這個危急存亡的關頭,李世民為了讓百姓們渡過難關,他就對著百姓們親自吃下了蝗蟲,在他的帶動下,百姓們才開始食用起了蝗蟲,才度過了一次巨大的難關。

但是在那個年代來說,吃蝗蟲卻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不要說是古代了,就算在現代,吃蝗蟲也是很多人都受不了的。

不過那個年代和現在不一樣,如果真正遭遇到蝗災、面臨生存危機的時候,人們是不會在意這些細枝末節的,而真正使人們不願意食用蝗蟲的原因,最主要還是口味的問題。

在古代,其實就已經出現油炸食品了,不過那個時候人們是沒有想到要把蝗蟲放在油裡炸的,即便有人想到了這個方法,他們也沒有條件這樣去操作,當糧食的日常食用都出現問題的時候,誰又能拿出這些油來炸蝗蟲呢?這首先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在蝗蟲這道食材上,最重要的就是油炸方法,只有使用油炸方法才能使它完成一個完美的蛻變,才能成為人們桌上的一道食用珍品,如果不使用油炸的話,能真正吃得下蝗蟲的人,基本上是沒有多少人的。

古人飢不擇食下,沒有吃蝗蟲的原因

不過真正餓到了極點的人,他們可不會在乎這個問題,在危急的關頭,他們土和樹皮都是吃得下的,更何況是一個蝗蟲,而他們之所以沒有吃蝗蟲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沒來得及吃蝗蟲就已經不見了,當蝗蟲剛降臨的時候,其實很多沒吃過蝗蟲的人,都礙於心理問題,不會第一時間抓蝗蟲食用。而當他們的糧食都已經出現問題,他們想抓蝗蟲吃的時候,龐大的蝗災早已經轉移陣地,前往了莊稼豐美的地方,這個時候他們想抓,實際上已經遲了。

第二個原因也非常簡單,當鋪天蓋地的蝗蟲消失,人們想抓蝗蟲的時候,實際上人們的體力活動是跟不上他們的消耗的,那時候可能會剩下一些蝗蟲沒遷移,但根本不可能那麼容易抓獲,人們與其花費著大量時間、消耗的大量體力地去抓獲那麼幾隻蝗蟲,其實還不如啃樹皮來得消耗少,能填滿飢餓。

所以說這就是古代饑荒年間人們沒有選擇通過吃蝗蟲解決問題的原因,首先古代的蝗蟲食用技術並沒有現在這麼美味,然後是蝗災時期人們錯過了完美抓獲蝗蟲的時機,最後是蝗蟲大規模離去時人們失去了食物補充和體力抓獲蝗蟲,如果不是這兩個原因,在生死存亡關頭下,誰又有資格挑食?古代大災荒時期,人們啃樹皮、吃觀音土、易子而食可不是說著玩的。


孤客生



這個題目是有問題的,鬧蝗災時人們一定吃過蝗蟲,但你吃不了多久,更不要說度災年了,這就是一個笑話。

如果是在現代,我們可以搞一個養殖基地,專門 飼養蝗蟲,甚至改良一下基因,讓口味更好,更有口感。

或者是採用現代捕捉技術,對蝗蟲進行誘捕,然後利用冷凍技術,把它們存放起來,供人們食用。



而所有這一切在歷史上是不可能發生的,蝗蟲是流動性很強的動物,所到之處能吃的東西全部吃光,然後就快速移動飛走了。

不管你是放火燒,還是人工捕捉,都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因為你得不到太多的蝗蟲,99%以上的蝗蟲都會飛走。吃個幾天蝗蟲還有可能,一個災年,至少也是180天的,哪有那麼多蝗蟲給你去吃。



根據相關資料,在唐朝時,那位英明神武的皇帝李世民在受到蝗災時,就曾經親自當眾吃蝗蟲,用來激勵老百姓自立更生,度過危機。但以李世民的個性,表演完了,可能馬上回去吐出來,漱下口,然後回宮吃好吃的去了。

根據相關磚家統計分析,中國歷史上的蝗災基本間隔22年集中爆發一次,基本上成了規律。也就是說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蝗災爆發至少也有上百次了,人們對這種災害沒有科學認識,就認為是上天派來懲罰人們的。於是就只有祈禱蝗蟲財神來保佑自己,甚至建起蝗蟲廟,定期來上香許願,然而該來的還是會來。



蝗蟲好吃嗎?這個最關鍵還是要看每個人的口味。

相比較南方人遠遠比北方人會吃,廣東人吃蛇吃老鼠已不是什麼新聞,但云南十八怪之中就有一怪是吃蝗蟲。

現在市場上比較流行的是各種吃法,比如串燒,廣告詞是把我的心你的心串一串,串一個同心圓,最後吃掉。

還有就是油炸,然後用紙袋密封裝起來,放在網上大量賣。也有不少人評價,好吃的不得了。

中國民間從來不缺少段子手,於是就有人編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在國外發生了蝗災,就請大批中國吃貨過去。沒多久,所有蝗蟲就被消滅乾淨了。看來中國吃貨的名聲真的不小,都傳播到國外去了。


新知傳習閣


但是現在的人們面對蝗蟲,更多的是享受那一種在入口時產生的快感,當然吃的多了也會產生飽腹感;還有一些嚐鮮者可能會產生“難受感”,高蛋白不是誰都能駕馭的了得,搞不好臉腫得像個發麵球一樣,慘不忍睹。

古代的人們可就沒有那麼幸福了,基本上面對蝗蟲時,都是餓殍滿地,慘不忍睹,因為古代不叫“蝗美味”,而叫“蝗災”:蝗蟲過處,寸草不生。

在古代農業社會,連草都不生了,那就只剩下餓死的人了,人們都靠耕地生活,自然可以想見收成的不如意。

不僅就有人要問了:“既然肚子餓,為什麼不抓蝗蟲來吃?”人在餓急了的情況下,同伴都敢吃,難道還有人類不敢吃的小蟲子嗎?當然不是,其實人類一直有吃蝗蟲的習慣。

只是出於一些特定的原因,無法大規模持續推行罷了。


首先,由於科學水平的限制,古代的人不怕人,但怕神,他們認為蝗蟲就是老天爺派來懲罰他們的,因此,在吃蝗蟲這事上,心有餘悸,不敢捕之吃之。

其次,就是克服了心理障礙,吃蝗蟲面臨的難題也不小,古代的蝗災往往不是持續性的,蝗蟲對於莊稼的破壞性短促而激烈,一遍過一掃光,也就是說吃完就飛走了,基本不做長時間的停留,留給人們抓捕的時間很短,也就不可能保證一日三餐的供應。

第三,即使足量蝗蟲吃了不走,能夠抓到足量的蝗蟲,一日三餐的食用也是個大問題,先說高蛋白過敏的問題,嚴重的高蛋白過敏是要死人的,這會加劇人們對於蝗災是上天派來懲罰人類的認識。


再一個蝗蟲這玩意雖然高蛋白,但熱量的確不高,並不能產生應有的飽腹感,長期食用,身體肯定出問題,何況也不可能長期食用。

基於以上三個原因,鬧蝗災吃蝗蟲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歷史三日談

並不是不吃蝗蟲,而是不到萬不得以的時候不吃。

歷史上有兩個朝代記載了災民吃蝗蟲的例子,一個群是唐朝,一個是元朝:

唐德宗興元元年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蒸曝,揚去足翅而食之。——《舊唐書·五行志》至正十九年…蝗飛蔽天…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元史》

這裡面不光記載了災民吃蝗蟲,還記載了怎麼吃。唐朝的時候,去掉翅膀和腿,是用火烤著吃;元朝時候更厲害,不光吃,吃完還要留存貨。


而且不光災民吃,皇帝也吃。在《貞觀政要》裡面記載了貞觀年間,長安出現了蝗災,愛民如子的李世民竟然生吞了幾個蝗蟲,說要蝗蟲去吃他的心,不要危害莊稼。

不過,歷史上關於災民吃蝗蟲的記載並不多見!為什麼?

有人說口感不好,這不是無稽之談嗎?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誰還會顧得了口感?難道樹皮,觀音土的口感好嗎?

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性價比太低,一個是蝗災的時間很短,影響滯後。


原因1:性價比太低

蝗蟲是能飛的,想要去捕獲一個能飛的昆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去捕過蟬,那東西四處亂飛,靈活的很,可難捕了。不過蝗災出現時,蝗蟲往往是成群結隊,相對來說密度一大,捕獲難度會降低。

但不管怎麼說,蝗蟲是帶翅膀,想要捕獲足夠數量的蝗蟲並不容易。相比而言,去挖草根,剝樹皮就容易的多了,畢竟那玩意不會動。

你想想,本來就沒有什麼食物吃的人,肚子餓的咕咕叫,哪還有什麼力氣去捕蝗蟲吃!

原因2:蝗災的時間短,影響滯後

蝗災一般不單獨出現,往往會伴隨著旱災一起出現,因為乾旱的氣候有助於蝗蟲的繁殖。也就是說當蝗災出現時,旱災已經發生了。

旱災不會發生在收穫季節,旱災往往會收穫之前(收穫季節也就無所謂旱災了)。跟著旱災發生的蝗災多出現夏季,這個時候受災群眾手裡還有點餘糧,還不至於去吃蝗蟲。

旱災也好,蝗災也罷,真正會造成災難的是後面,因為沒得莊稼可以收穫,吃完餘糧之後只能等死,這才是旱災和蝗災最恐怖的地方。

而且,蝗災一旦發生,必然是迅速繁殖,群體密度幾大,鋪天蓋地的飛過來,一個地區的莊稼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啃食的精光,然後飛往另一個區域。

所以就算想捕食蝗蟲,也沒有多長時間可以去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