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日系曾是國民轎車,現因銷量墊底遭日方撤資,國人都覺得可惜

說到小轎車,那就不得不提到曾經風靡中國的日本品牌鈴木。

上個世紀90年代,汽車剛剛進入普通消費市場,桑塔拉、雅閣、寶馬、奔馳等開始馳騁車場,那是一個關鍵時期,幾乎當時進入中國的外國品牌現在都成為響噹噹的身份代表,甚至成為神車。其實很多人忘了,當時有個很響特殊的時期叫做“奧拓時代“,因為奧拓幾乎是第一款進入家庭的車,而且當時在低端市場,奧拓的佔有量相當大。

在當時,國內的微型轎車本就不多,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廣州標緻等合資廠家更是不屑這一利潤微薄的細分市場,於是,懸掛鈴木車標的長安奧拓以其實惠的價格和良好的口碑,成為很多私人購車者的首選。很多名人和企業家,也是因為奧拓才成為有車一族的。

可以說,正是由於奧拓相對較低的門檻,才讓數十萬中國人圓了自己苦苦追求的汽車夢。在那個汽車剛剛進入國人生活的年代,奧拓與桑塔納、捷達一樣,成為久經考驗的“常青樹”;他們的品牌、名稱已經遠遠超過了汽車產品的範疇,沉澱為見證時代發展的重要標記。從1993年上市到2008年停產,在這15年超長的生命週期中,長安奧拓累計銷售了50餘萬輛,成為中國微型轎車的傳奇。

而鈴木奧拓從第一款車型上市至今,已經有了近40年的歷史,作為全球首款微型轎車,奧拓近40年來共售出一千多萬輛,40年的時間,鈴木奧拓可以說創造了微車的銷售神話。在國內,鈴木奧拓同樣有輝煌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代微轎,也正是它的出現,圓了很多人的汽車夢。直到如今,很多人選擇保號或代步車,都依舊會考慮鈴木奧拓。

不過,在這幾十年裡,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和汽車市場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人們可以選擇的新車從屈指可數的幾臺,已經迅猛增加到了上萬款;另一方面,在全球最新車型同步發佈、加長加大版不斷推出的背景下,設計陳舊、技術落後、尺寸過小的奧拓也漸漸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了。

2008年7月28日,一輛白色的奧拓轎車緩緩駛下長安鈴木生產線,這是第504861輛下線的長安奧拓,也是最後一輛。它的下線,標誌著奧拓在中國正式完成了15年的歷史使命。不過,統計數據顯示,即使是在退市的最後一年,奧拓仍然銷售了21618輛,這一成績甚至超過不少近年上市的新車,其頑強的生命力由此可見一斑。

而除了奧拓,雨燕同樣是鈴木旗下的一款神車。

作為長安鈴木從低端經濟型家庭轎車向高端經濟型家庭轎車延伸的一款而且是第一款全球同步上市的新車,雨燕被寄予厚望。而雨燕進入中國後也確實得到了不少用戶的認可,雨燕自從2005年引進至今一直備受好評,成為了口碑最好的日系車。皮實耐用,省油可靠。號稱汽車的享受摩托車的油耗。

在2005年剛上市不就,雨燕這款車就表現的非常亮眼,因為有著小巧的車身,充足的車內空間,夠用有省油的發動機,還故障率低,還有比較大的改裝前途。最主要的是這款合資車在當時的售價真的不貴,所以一路銷量同樣一路長虹。自從05年在國內上市以來,雨燕一直是兩廂時尚運動家轎高層的領跑者,是1.3升排量兩廂車的市場的單車銷售冠軍。雨燕並憑藉時尚動感的外觀、出色的運動基因獲得是國內年輕一族消費者的熱捧。雨燕採用的TECT安全車身設計,搭配6安全氣囊等科技,安全性能表現出色,在首批C—NCAP碰撞測試中獲得四顆星評價。由於採用了羚羊的1.3L發動機,和1.5升CVVT可變氣門發動機,所以在節油性能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過它的命運似乎與“親兄弟”奧拓相似。競爭力的加劇以及車型款式和技術的落後讓雨燕的銷量一落千丈。至此,長安鈴木曾經的“小型車之王”以及開始沒落了。

根據銷量數據顯示,自2011年銷量達到22萬輛的歷史頂峰後,鈴木在國內的銷量持續下滑, 2017全年銷量86,513輛,同比大減26%,數據顯示當年虧損高達8482萬元。今年1-5月長安鈴木累計銷量僅有2.1萬輛,同比下滑47%。

終於,因為慘淡的銷量表現,鈴木方選擇放棄中國市場了。幾天前,“昌河鈴木”宣佈解散,6月15日,昌河汽車官網發佈《關於原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的公告》。據公告消息,經昌河鈴木雙方股東的友好協商,鈴木汽車決定將所持有的昌河鈴木全部股權轉讓給昌河汽車,該決定已經獲得了政府主管部門的批准,並於5月30日完成了股權及公司名稱的工商登記變更手續。此後,鈴木汽車不再承擔昌河汽車包括市場產品在內的相關責任。

另一面,據日媒最新消息稱,鈴木已經與長安汽車就解除合作協議進行談判。並且援引消息人士透露,“鈴木已經決定撤出在中國當地生產的方針,並與合資對象長安汽車解除合作關係。”

至此,鈴木在中國的輝煌歷史終於將告一段落了,曾經風靡中國的奧拓和雨燕也終將成為一代傳奇和歷史,對此,有不少網友對這兩款車型表示可惜。對於鈴木的出走,大家有何看法,對於奧拓和雨燕這兩款車型大家又有何看法,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