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防御性商标是否真能起到防御效果?


一般注册商标是想要借用商标来宣传企业自身的品牌,而注册防御商标是为了保护自己已经注册的,正在使用的核心商标。比如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阿里的核心商标,而阿里爸爸、阿里妈妈、阿里奶奶...这些都是为了保护阿里巴巴而注册的防御性商标。阿里巴巴的这些这些年来,在国内基本上也没遇到过什么“搭便车”、“傍名牌”的事情。

所以,是这些防御性商标起了作用吗?我这没有数据支撑,所以也不敢断言。不过我可以为大家说下,防御性商标是如何起到防御效果的。

1、先下手为强。

防御性商标本质上利用谁先注册归谁的商标注册申请原则,将同个商标相近似的文字作为商标注册,是为尽可能的保护这个商标而采取的防御性措施。虽然这种方法不能完全阻挡所有“搭便车”行为,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挡一部分的申请。

2、防御性商标成本更低。

无论是商标注册期间提出异议也好,还是商标注册之后提商标无效,亦或是提出商标“撤三”,你的付出是注册一个防御性商标的价格,成本是1000~2000元左右,但是无论是商标异议、商标无效、或是“撤三”,对方需要付出的成本会在2倍~6倍,比如,一次商标异议的市场价都是4000以上,而商标无效,“撤三”更贵。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还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我想多数企业都会退出这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