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被军事家称为东方直布罗陀,70年前的战役被写进了西点军校


著名的滇缅公路经惠通桥越过怒江后,在该山的悬崖峭壁间盘旋四十余公里。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二战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战役之一——松山战役就在这里进行。


松山战役遗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抗日的主战场。70年前的“松山战役”被写进了西点军校。
怒江似一匹银练,映着蓝色的天光,沿潞江坝东侧山脚蜿蜒南来,窜隐于坝尾的丘峦之中。怒江东岸的高山峭壁与西岸的松山对峙,形成惊涛拍岸、飞峰插云的怒江天堑。
惠通桥始建于明朝末年,初为铁链索桥。它位于滇缅公路六百公里处,是联接怒江两岸的唯一通道。松山战役时被炸毁,从此敌我隔江对峙,整整两年。
半个多世纪前,日军曾利用山上的粗大树木,在绵延不绝的奇峰顽崖之上,构筑了大量堑壕纵横、地道暗通、堡垒密布的坚固工事,并狂妄地宣称:松山是东方的“马其诺防线”。
1944年6月4日,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数万将士与负隅顽抗的日军发起了决死的攻击,经过95个日日夜夜的浴血奋战,三千余顽敌全数被歼,无一生还;远征军第八军之6763名将士也血染松山,壮烈殉国。
时光过了七十载,散兵坑交通壕在这里依旧随处可见,克复两山的惨烈堪比塞班和硫磺岛之役。
一株株伟岸的苍松宛如一个个抗日将士不灭的灵魂,庄严地挺立在松山之巅,而"滇西雨屏"特有的晴云雨雾则不时地在此飘浮、开腾,像是为烈士的英灵蒙上巨大的白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