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税务开启“区块链+”时代!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率先落地

“以票控税”迈向“信息管税”重要里程碑

区块链技术原理与税收征管有着天然的契合。

作为一种大型、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可信任、可追溯性等优势。它基于密码学技术,通过特定的算法记录每一个交易事项,交易的每一个后续变化都可在连接和可追溯的链条下游创建另一个数据区块,并且在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实时复制一定时间内全部的交易数据,具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交易数据几乎不可能被伪造或销毁。由于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公开账簿,无需借助第三方的介入就可使参与者达成共识,是当前全球成本最低的“信用”资源,将对经济社会治理以及产业变革产生颠覆式影响。

而从“以票控税”迈向“信息管税”正是新常态下税收征管的大势所趋,重点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强调涉税信息在税源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进而实现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联动,以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收流失。其中涉税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至关重要。

广州市税务部门主动顺应区块链技术发展趋势,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深化“放管服”改革,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各项工作的要求,基于阿里云服务,创新性地将先进的区块链技术引入电子发票领域,在全国率先推出“税链”平台,建立去中心化的电子发票系统,构建起发票全生命周期的新生态。

“通过区块链的密钥、加解密算法,纳税人身份具有唯一性,确保了发票数据内容不被泄露和非法利用;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确保了发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区块链上文件的分布式存储,确保数据‘永不丢失’。”“税链”平台技术提供方方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正军介绍。

当天活动现场,主办方通过生动易懂的视频演示了电子发票上链存储和流转的全流程。据介绍,“税链”平台打通了开票方、受票方、税务部门等各方的链接节点,使发票数据全场景流通成为现实。纳税人可实现区块链电子发票全程可查、可验、可信、可追溯,切实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税务部门可实现对纳税人发票申领、流转、报税等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有效降低了以票控税的成本,解决了凭证电子化带来的信任问题,提升了管理效能,促进了纳税遵从,征纳双方均将实现共赢共享。

尝鲜企业大赞方便好用 6月起逐步扩大试点

6月14日,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在“税链”平台上成功开出全国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发票,首饮“头啖汤”。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有李锦记(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正在链上试点,尝鲜体验电子发票+区块链带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我们企业每个月开具的电子发票超700万份,需要安排专人跟踪发票的流向,工作量极大。接入‘税链’平台之后,平台可实时监控发票去向,自动提醒受票方接收情况,同时可实现发票数据自动备份,将省去大量人力、设备成本。”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李先生表示。

李锦记(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税务经理田女士对此也深有体会,“我们公司每个月要从多个平台上获取电子发票,发票管理起来十分繁琐,接入‘税链’平台后,电子发票自动归集,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税链’上还同时记录了发票的入账标识,将彻底解决电子发票重复报账的问题。”

此次推出的“税链”平台,是区块链技术首次在财税领域的真正落地,是“区块链+税务”发展趋势的有效体现,也是税务部门与地方政府通力配合的工作成果。

“本次全国‘税链’平台的成功上线,有利于切实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有效降低征纳成本、促进税法遵从,是前沿技术在税收领域应用的划时代创新之举,更是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黄埔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冼银崧在致辞中表示。

广州市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区块链管税成为了可能,今后,区块链技术还将在纳税信誉等级、税收遵从、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据透露,广州市税务部门将不断扩大“税链”平台的试点应用范围,并进一步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纳税信用等级、风险识别预警、税收政策分析等领域的深入应用,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收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