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控股跻身中企制造业56强,温州模式“抱团”创业的成功样板

中国的钢铁产量是世界第一。以去年粗钢产量为例,中国产量接近全球的一半,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10倍、德国的20倍,全球粗钢50强中,超过一半是中国企业。庞大的产量背后,中国民企的力量不可忽视,比如来自江苏张家港沈文荣家族的“沙钢”,就位列世界钢铁十强之列。

中国钢铁民企资本系图谱中,来自温州的“青山系”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母公司为青山控股集团,旗下拥有浙江青山钢铁、松阳青山不锈钢、浙江青山特钢、印尼鼎信不锈钢、印尼德信钢铁、福建鼎信镍业、广青金属等众多子公司。“青山系”的灵魂人物有二位,分别是项光达、张积敏二大家族,其创业模式、思路也是研究温商家族企业一个很好案例。

亲戚合伙撑起“青山”一片天,项光达、张积敏家族的钢铁传奇

《解放日报》头版(1985年5月12日)

青山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项光达,与另一位青山控股创始人张积敏两人是亲戚关系,也是“青山系”的“灵魂人物”。温州的成功,得益于家族企业迅速发展,温州是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之一,同样,温州企业青山控股,也是一部家族成长史。

温州家族企业,多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式工厂(作坊)。“温州模式”一词“横空出世”,最早见于1985年5月12日《解 放日报》,在《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头版头条长篇报道下,配发一篇《温州的启示》评论员文章,首次提出“温州模式”, 今年是温州模式问世33周年。

夫妻、兄弟、父子、亲戚等,成为早期温商家族企业的创始合伙人(理论上就是创始股东);那么,他们为何找家族成员或者亲戚合伙创业呢?除了地域及家族文化因素外,与上世纪7、80年代温州家族企业生存环境有关。当时,“姓 资还 是姓 社”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尽管农村已施行“包产到户”,政府对私营经济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摇摇摆摆”状态。

也就是说,找最亲近的人合伙创业,其初衷更在于共担风险,做事保密性较好,而不光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青山控股创始人之一张积敏

与早期温商相比,青山控股创始人之一张积敏起初的创业环境,相对要好一些。青山控股集团的始创企业,是1986年成立的瓯海联营实验厂。也正是这一年,时任全 国 政 协 副 主 席 的费 孝 通教授率考察组赴温州调查,回去后,又提出了“温州模式”的概念,并用“个体所有制”、“家庭所有制”界定温州模式的特征,比如“小商品 、大市场”、“家庭作坊式生产”等。

张积敏,生于1963年,祖籍温州瓯海永兴镇(龙湾),与很多温商企业的创始者一样,张积敏初中毕业就涉足商海,从外面跑市场回来的张积敏,于1986年,与五个亲戚合伙创业,在永兴创办了瓯海联营实验厂,生产门窗。

一年多以后,小工厂的生产规模慢慢做起来后,1988年,他们成立了浙江瓯海汽车门窗制造公司,也正是这一年,青山控股另一位灵魂人物、创始人,也就是张积敏的亲戚项光达舍弃了温州海洋渔业公司机修车间主任的铁饭碗,下海与张积敏一起创业,通过缜密的市场调查,他发现汽车门窗的商机,这就是张积敏他们工厂从生产普通门窗转为汽车门窗的缘起。当年,项光达合伙资金是多少呢?几千块钱,毕竟还是家庭作坊式企业呀!

青山控股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项光达

青山控股创始人、集团董事局主席项光达,生于1958年,祖籍温州龙湾沙城镇, 1991年,他被评选为温州市第一届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时,年仅33岁。项光达,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学校毕业后就进入国有企业。在温州海洋渔业公司上班后,从普通机修工做起,勤奋好学的项光达很快成为单位骨干,成为一个车间主任。1988年他下海,与张积敏等亲戚合伙创办浙江瓯海汽车门窗制造公司。汽车门窗,是项光达、张积敏等合作伙伴的“第一桶金”,当年的汽车业,汽车门窗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

做汽车门窗的为什么成为炼钢的民企大户呢?话说到了1989年,由于给“一汽”等汽车厂商配套生产汽车门框,瓯海厂与大客户一汽公司在温州合资建造一个5万吨轧钢项目,生产汽车轮辋钢的用钢。(注:轮辋钢,俗称轮圈)投产后,因为一汽的效益不好,项目投资贷款一时难以到位,项光达、张积敏二人意识到,时间一长,很容易引发资金链断裂,干脆“赶鸭子上架”,舍弃为人代工的汽车门窗业,改为专注钢业,自创品牌。1992年,项光达、张积敏等股东合伙创办的“浙江丰业集团”成立,这是温州第一家炼钢企业,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家生产钢铁的民营企业,这一年,也被称为青山控股集团起步之年。

不过,二年后,张积敏等其他三位股东退出“丰业”。1998年6月,张积敏等人在温州市龙湾区永中青山村,创办了浙江青山特钢有限公司。“青山特钢”当时是合伙型企业,如今由浙江青山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法人控股。公司取名“青山”,一是厂址在青山村,另一个也取义于“咬定青山不放松”,象征坚韧、永恒。

项光达(左)与津巴布韦总 统姆南加古瓦

青山控股集团系2003年成立,目前已在印尼、福建福安、浙江丽水、广东阳江等地建立了四大镍铬合金冶炼、不锈钢冶炼、轧钢生产基地。2017年,集团实现不锈钢粗钢产量748万吨,销售收入1615亿,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49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56位,外贸民企500强第26位,员工42800多人。

“青山系”是个家族化特征鲜明的产业资本系,目前,除合伙创始人项光达、张积敏外,项光达弟弟项光通、以及项氏家族成员项秉雪、项炳和、项炳庆、项海燕等均分布“青山系”各大板块。比如项秉雪,现为青山控股集团董事长。目前,在温企中排名第一的,是青山控股集团,“青山系”正处于一代向二代交棒的过程,抱团合伙形式在传承中能否持续下去,备受关注。

抱团合伙,温商赢下去的力量!

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项秉雪(右2)

老虎、狮子,虽称“山中大王”、“百兽之王”,却斗不过群狼。狼这种动物,赢在狼群团队,狩猎的时候,靠集体的力量,齐心协力战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很多动物不怕独狼,最怕群狼,因为狼群团队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协作。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温商多以小商品起步,从修鞋、小发廊、小商贩、剪刀等十分不起眼的地方入手,闯出“小商品、大市场”的温州经济模式,在改 革 开 放中异军突起,以小博大,闯出了一个个家族企业的财富传奇。许多人说,温州人是比犹太人还厉害的生意人,原因在于温商以抱团闻名,创业策略上追崇“狼群”抱团文化。

温州人把“抱团文化”,发挥得“畅快淋漓”,比如眼镜业,为抢占市场,温州可以数家、数十家企业一起上;除制造业外,温州“炒地团”、“炒房团”也是名闻天下。

项光达、张积敏在广青科技

“青山系”项光达、张积敏家族,可说是温商“抱团”模式的成功样板。借助于亲戚、朋友、同乡等渠道,形成一个强大连带社会网络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开办家族企业,四处开疆辟土,迅速壮大扩张。

事实上,温州“抱团”模式,不仅体现在创业合伙、生意上互通有无,包括民间融资、借贷等也频繁运用,甚至是极为盛行。不过,一旦变了味道,这种“抱团”模式也会埋下无穷隐患。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就是“抱团”变异吞下的恶果。

由于“抱团”,加上正规信贷“两难” ,当时,多数温州企业借的是内债,以民间债务和银行债务为主。问题是,“抱团”在借贷环节的过度使用后,衍生了一连串的联保互保风险。往往一个企业出问题,或者一个企业倒下,连带、受累的就是亲戚好友、乡邻及成批关联企业。不过,危机和隐患爆发后,也出现温商的“抱团”自救现象,当然“根子”扭结绳并未解开。2012年3月,区域金融改革方案出台,温州金改“横空出世”。

温州金 改

2014年2月,全国首部金融地方性法规《温州出台民间融资条例》及《实施细则》出台,当时的浙江称,温州金改关键在于打通“三条道路”。“金改”前,曾经风光无限的温州,深受民间债务危机影响,楼市“腰斩”缩水一半,不少企业家“跑路”出走。

温州金改后,金融重点领域改 革在区域性领域有所突破,出现了之后的“泉州金改”、“ 前海改 革试点”等;当然了,地方金融改 革并非“一改了之”,许多深层次问题不光涉及金融领域,更与财政体 制、收入分配、投资体 制,以及政 府的公共治理等改革息息相关。同样的道理,“温州金改”是解决了一些问题,也曾一度风光无限,但许多关键性问题并未触及,也是带有很大局限性。

金改不是“万灵丹”,“抱团”作为家族企业创立模式,其实也是不光是温商群体,在闽商、潮商等地域商群均很突出。“抱团”企业,事实上是合伙型家族式企业,只不过突破了家族成员范围,不光是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叔伯姑舅姨等,而是扩展至亲朋好友、同乡,但其基础关系纽带依旧是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

瑞浦能源动力电池储能项目开工

与由家族成员组成的家族企业相比,“抱团”合伙家族企业在传承中最难的恐怕是内部纠纷的治理,也就是企业必须有完善的不同家族成员间的协商机制,毕竟走上司法终局手段,已标志着狼群散了。

出现纠纷或者战略布局歧见怎么办,除了协商之外,就是退出机制。比如,会成立“青山特钢”,起源于当年张积敏等合伙股东,从“丰业”退出,而“丰业”则由一位原合伙创始股东承继下来。

如“青山系”,整个温州经济格局最初是由家庭作坊(比如青山控股)或者专业市场(比如柳市低压电器)为基础,创业家族是以抱团合伙形态出现,这与温州区域文化的基因有关。

“青山系”家族企业创始人之一 张积敏

在温州,家族企业的社会连系网络有三大渠道,一是宗族、二是盟亲、三是宗教。宗族关系很好理解,这是家族企业最内核的关系层,而盟亲,则主要指情投意合的好朋友、同乡,结成“盟兄弟”、 “盟姐妹”、“ 盟子”等亲盟关系,尽管超越血缘关系,而且是以个人间的情感为纽带,不过在生意上很容易结成一个互助互利关系。盟亲,是“抱团”创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浙江,温州自然环境相对独立,处于一个滨海狭长平原地带,受台风、山洪等自然灾害影响多,另外,与历史上农耕社会的其他地域不同,温州人从业比较多元化,出外谋生的多,这本身也有通过抱团寻求合力的需求。因此,温州人在外,除了宗族观念强之外,特别强调“乡党”力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国各大城市形成的“温州服装市场”、“温州小商品市场”等,就是这一股力量推动的商业结果。

最后,顺便提一下,温商“抱团”商业文化,也与宗教有关。温州处于江浙文化和闽系文化的中间地带,不说其他宗教,仅“两教”(基督教、天主教)信徒就很多。宗教除了信仰关系之外,协作也是相当凸显的因素,彼此间极容易形成一种紧密关系,特别是表现在商业层面。

/ 一波说 •传承在中国(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