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川的三重攻击,让腾讯陷入一场舆论漩涡之中

尽管做了不少的准备,微软中国在MSN上的种种大胆行动还是让腾讯招架得非常吃力。

就在腾讯收购Foxmail的20多天后,4月11日,微软与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成立合资企业——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刚刚履新的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唐骏出任CEO,上海市市长和微软首席技术官麦格瑞·蒙迪出席了签字仪式。一个月后,在微创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美斯恩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微软与联和分别注资5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罗川出任总裁。联和投资是一家隶属于上海国资委的投资型企业,这种合资背景引人无数的联想。

从组建的第一天起,罗川的想法就是尽快地实现盈利,因此,在业务拓展上,MSN采取了最开放的分包合作模式。

MSN中国推出了MSN中文网网站,由此形成一个门户型的平台,罗川将各个频道以承包经营的方式向社会招标。因MSN名声很大,迅速引来了众多专业型的合作伙伴,在第一批的名单中就有淘宝网、上海文广、赛迪网、人来车网、英语村、猫扑网、联众世界、指云时代、北青网9家大型网站,罗川以合纵连横的方式,在一夜之间组建起一支“联合纵队”,有人称之为“抗QQ联盟”。媒体评论说:“MSN中国的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规避了外资合资公司在内容、政策上的风险,同时又能够迅速将MSN Messenger流量导入到网站,转化为收入。”

2005年10月13日,罗川拿到了第三张攻击性的好牌:在这一天,雅虎和微软宣布达成了一项“里程碑式协议”,使其全球的即时通信用户之间都能实现互联互通。全球这两大即时通信服务供应商之间达成的业界第一个互通协议使MSN Messenger和雅虎通用户能实现互动,从而有望形成全球最大的即时通信社区,共同占领超过44%的全球市场份额,因此全球将近一半的IM用户第一次实现互通,人数将超过2.75亿。

罗川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他向媒体表态,只要安全性得到保证,MSN愿意和包括腾讯QQ在内的更多IM互通。

雅虎与微软的这份互通协议,让腾讯在这个秋天陷入一场非常被动的舆论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