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土特产贴“身份证”,产品质量有保证

“这是张良纯的5瓶蜂蜜和20个鸡蛋。”“这是何泽辉的4只土鸭。”近日,西充县金泉乡板凳垭村电商服务站内,前来交售农产品的村民排起了长队。据了解,如何让农产品打出品牌,村干部在农产品质量监管上下足功夫,给农产品贴绿色追根溯源标签就是其中的一招。

“各自把东西拿来过秤,包装好贴上标签,到那边领钱。”现场,工作人员一边忙着计量,一边耐心地叮嘱前来交货的群众。

据该村第一书记赵威介绍,村委会牵头制定诚信机制,村民自愿加入村电商协会。目前村电商协会有会员63户,其中贫困户38户。根据会员的实际情况,每户给协会缴纳300元至500元不等的质量保证金,以次充好将被处罚,并在村广播上批评。保证金存入银行,除了利息外,村里再补贴5%。

“6组贫困户张良纯的蜂蜜和土鸡蛋质量好,卖的价钱也高,蜂蜜120元一瓶,土鸡蛋平均卖2元一个,还供不应求。”赵威说。村组干部除对该村电商平台销售的农产品进行常态化巡查外,还要在村民交售农产品时贴绿色溯源标签,相当于给农产品贴上了“身份证”,接受消费者信息反馈,便于电商服务站跟踪追溯。此外,联系质监部门工作人员到村对农产品进行检测,发现质量不合格的,将取消其在电商平台的销售资格。

“质量不过关的农产品决不能上电商平台,否则就是砸自己的招牌。”赵威说,原生态种养的土特产品很受消费者青睐,售价比普通产品平均高20%以上。

由于抓好了服务和监管,村里的土特产很畅销。今年来,销售额已达4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