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國》第一季收官|老師走心,內容求新,學生怎會不入心

從人口問題到“芯片危機”,從環土地資源經濟帶構想到新時代榜樣,從中國文化傾向到思政工作未來發展......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關注哪些問題,又能為祖國提出哪些建議?

5月29日,這場早已預知的告別式在西十二樓N301上演,《深度中國》第一季最後一課——“中國製造與創新精神”正式開講。

“器”字應作何解讀?英、美、蘇聯的經驗又給中國帶來哪些啟示?歷史維度下的“中國製造”源自何處?來自湖北經濟學院的代保平老師首先帶著同學們拉開了關於中國製造的序篇。

隨後,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沈昊駒老師則以“中國製造2025:機遇與挑戰”和同學們共同梳理了工業化的浪潮及《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基礎。

課堂進入高潮,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教授從專業的角度,為大家解讀了如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他從“製造業、中國製造業”“解讀‘中國製造2025’”“關於創新與人才培養”三個方面和同學們分享了他對中國製造的見解。

最後一講終於完美收官

一張圖重溫

《深度中國》十二次精彩的旅程

很多人不禁要問

這門課一座難求的秘笈究竟是啥?

內容精心規劃,不懼上課“低頭族”

1門課、2學分、12節課、21位教學人員,每節課超過200位實際聽課學生。《深度中國》課程聚焦當代中國理論與實踐,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外交等方方面面。團隊教師每週精心設計一個專題,緊扣熱點聚力發聲,包括中國周邊局勢、土地制度變遷、農民工問題、精準扶貧、中國製造等內容,通過集體備課、多次演練、外出調研等環節,《深度中國》將最鮮活的素材搬上課堂。自3月12日課程開講到最後一講,《深度中國》始終被學子熱捧,沒有座位時,學生坐在窗臺或站著聽課,課堂上看不到“低頭族”。

團隊用心打造,各路精兵強將來助陣

據瞭解,《深度中國》課程團隊由21位精兵強將構成。團隊成員均採取選拔上崗,以“課堂教學效果”為選拔原則,主要包括華中大名嘴、首屆“課堂教學卓越獎”獲得者、“網紅”教師、學生評教高分者等,學科背景涵蓋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法學和歷史學等多個學科。該團隊以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為主,還包括其他領域的優秀師資隊伍。為了讓馬克思講中國話,把書本語言變成教學語言,《深度中國》團隊的教師不斷推陳出新、緊密合作,通過一次次深度解析的專題課程,讓學生在國際比較中堅定信心,在全面客觀中理解複雜與多樣性,進而理解中國、認同中國、振興中國。

方法匠心設計,引領教學新潮流

誰贏得了互聯網,誰就贏得青年。《深度中國》通過鮮活的課程素材、新穎的教學方案、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活潑的授課方式,打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深深抓住了學子的心。課程採取合作教學的形式,通過專題、對談、辯論、主持等花式教學為學生多視角分析與呈現時政熱點。課程團隊在課前、課中、課後三個環節加入創新元素,強化課程質量保證。在課程前,團隊成員進行集體備課;在課程中,注重導入式教學,用15-30分鐘解答學生疑問,並引入“微助教”、“微彈幕”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手段,實行簽到、答題和互動;在課程後,團隊成員進行課程總結,進一步深入探討改進空間。

思政同行和學生們又有何感受?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陳訓威:“課堂用了兩個移動交互工具,‘微助教’和‘微彈幕’,使用的頻率分別為1次至3次,時間都不超過10分鐘,恰到好處,是課堂輕交互的典範。”

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王祝福:“《深度中國》是從‘思政課堂’到‘課堂思政’的一個探索。原來思政課是一門課,現在所有的課程都要有思政教育功能,這是整合力量,形成合力的‘大思政’概念。”

獻策大賽的特等獎獲得者、交通工程專業2015級學生王孫超:“這是我上過的十門公選課中最認真的課之一,這是我上過課中陣容最強大的課程,沒有之一。作為一個工科生,這門課讓我對周圍的世界有了更為多重、更為健康的認知,不再侷限於自己的小世界,而有了一個大世界觀。”

電氣工程專業2017級學生王藝飛:“《深度中國》最讓我觸動的地方,就是老師們的講課熱情。以前對所謂的家國大事不太關心,但是聽了老師們的講述後,發現原來我們身邊還有這麼多,關心國家,熱愛祖國的人。”

自動化專業2017級學生劉偉:“課程對中國當前一些問題的剖析很深刻,讓我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是一門有深度的思政課,讓我改變了以往認為思政課古板、枯燥的想法。”

走心上課 用心打造

學生自然入腦入心

這一季結束了

下一季還會遠嗎

敬請期待《深度中國》第二季

文字:高翔

攝影:朱必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