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窦仙儿的时候,“鲜肉”窦唯是怎样成为少女偶像的?

好多年不唱歌的窦唯“凉了”吗?

并没有。今年的草莓音乐节上,还是有大批歌迷紧守舞台等他出现,大声呼喊“窦唯”的名字,并且听完他演奏的一首长达45分钟的无词歌。

期间,窦唯专心摆弄自己手上的乐器,很少看向观众,可是每次他与观众对视的寥寥数秒,总能引发山呼海啸的尖叫声。

那一瞬间,可以让每个人相信,窦唯还是那个霸占舞台最中央位置的天王巨星,从来没有改变过。

可是距离1994年那场万人空巷的红磡摇滚中国势力演唱会,已经此去经年了。人们一代一代成长,窦唯却退出主舞台多年,专心做起自己的小众音乐,轻易不露面。连有的年轻摇滚乐迷,也会在舞台下面小声嘀咕,窦唯已经不是当年唱《无地自容》的窦唯了。

媒体更是一次又一次把报道的重点放在中年窦唯发福的形象、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及曾经的感情经历上面,而很少有人讨论他的音乐。

除了这些,媒体和歌迷还对如今看起来远离喧嚣,不食人间烟火的窦唯冠以“窦仙儿”的名号,这又把窦唯和大众视线的距离拉远了一些。

如果让2018年的人,乘着时光机回到1994年,一起经历窦唯最红火的时期,听听从那时起窦唯创作、演唱的歌,再跟随他音乐的步伐重走一下这近二十五年的时间,也许你就可以感受到,作为巨星的窦唯何以能有穿越时间的魅力,而窦唯成为了窦仙儿,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

帅到你“无地自容”,“鲜肉唯”台风霸气

1988年,窦唯加入“黑豹乐队”,由他作词并主唱的《无地自容》一炮走红。

年轻时期的窦唯

除了这首最为大众耳熟能详的歌,还有一首同类型的歌,是我更喜欢的。那就是1991年发行的由窦唯包揽了词曲、演唱的《Don't Break My Heart》。

1991年,窦唯脱离“黑豹”,发行了第一张个人专辑《黑梦》,1991年12月,窦唯与张楚、何勇以及作为嘉宾演出的唐朝乐队一齐举办香港红磡摇滚中国势力演唱会。

这场演唱会,也是窦唯以及当时内地摇滚乐的巅峰。有人对这时期香港商业化对摇滚乐的大肆进军持反感态度,认为过度的包装间接毁掉了原本单纯的、正在蓬勃发展的内地摇滚乐幼苗。但它也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印迹,在这场演唱会里,大家可以看到,当时内地摇滚乐势力迸发出的耀眼活力。

窦唯登上香港杂志

其中,窦唯的巨星范儿十分抢眼。据高晓松回忆,当年只要同场演出,高晓松和老狼总是作为开场歌手,眼看着窦唯上场之后掀起滔天巨浪,温和的场子顿时一片沸腾,其人气可以用“炸裂现场”来形容。遥想当年盛况,与窦唯相熟的高晓松如今心中不免泛起些许酸楚。

窦文涛也曾开玩笑称,如果窦唯还以歌手之名开嗓表演的话,基本上汪峰怎么也上不了头条了。

如今,当“窦仙儿”已经成为一种传说,解除厚厚的时光滤镜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翻看当时的视频就能自己判断个一二。

《噢!乖》

在听窦唯歌曲的时候,我最先听的一首歌,也是我认为最适合人们初次了解窦唯的歌——《噢!乖》,这首歌正好有现场版,就是红磡这次。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https://v.qq.com/x/page/z0387g96cgf.html

《噢!乖》乍一听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朗朗上口,颇具洗脑效果,基本上听一遍就能记得住,且它的摇滚色彩不是特别浓郁,在前奏部分和笛子配乐里,还可以感受到一丝童谣意味,不细看歌词的话,这是一首表面听上去活泼有趣,每个人都能接受的一首歌。

但其实,从词到曲,这都是一首带有典型的窦唯式思考的歌曲。这首歌以一个生活在不和谐家庭下的自闭儿童对爸妈所说的话为内容,一问一答的形式,看似自嘲和自我开解的背后,其实是对家庭分崩离析后的无可奈何和无声控诉。

窦唯的歌词以“呈现”为主,不做情绪的堆砌和过多的评判,例如这首歌中,刚开始的部分:

“爸爸、妈妈,你们可曾原谅他。

原谅他总是不爱多说话,

也不说有什么想法。

爸爸、妈妈,谁也不能离开他。

哦,乖。听话,乖。”

以及,

“你们说不管出现什么情况,

都要学会接受,不要说什么废话,

站在一旁默默说爸爸不要吧,

胆战心惊默默说妈妈不要吧。”

这种不反抗也不吵闹的小孩子反应,不能说没有幽默调皮的感觉,但是整体下来,却是一股郁结之气萦绕心间。因为无法改变既定事实,所以小孩子只能采取一种“不抵抗政策”。

在《噢!乖》的MV中,你可以看见当时的窦唯,黑框眼镜,黑色毛线帽,格子外套,破洞牛仔裤,一身打扮在今天看来也丝毫不过时,一会儿吹笛子,一会儿跳皮筋,用今天的话来说,格外的“鲜”。总之符合“小鲜肉”的一切标准。

《噢!乖》MV⬇️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https://v.qq.com/x/page/a0313yg8m7p.html

其实,相对于许多摇滚乐来说,窦唯一直都是走“淡雅”路线的。这一点,在《噢!乖》这首歌中就可以窥见一二。但是在窦唯的歌中,思考有之,质疑有之,清淡有之,魔幻也有之,这首歌所呈现的幽默和活泼却是独一无二的一次,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它极为特别的原因。

不过,有趣的是,在红磡现场唱这首歌时,窦唯前半段一直在忘词,脸上挂着尴尬又不失可爱的笑容,中间终于找回来了,险些出了舞台事故。这对他始终霸气稳健的台风和少言寡语的习惯来说,多了一些难得的烟火气。

《悲伤的梦》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窦唯的歌,没有之一。1994年正式发行,收录于专辑《黑梦》中。

如果说《噢!乖》的MV趣味横生,那么这首《悲伤的梦》则一定要看红磡现场版,窦唯干净利落的舞台表现力,洒脱自然的高音和突如其来的键盘演出都令人过目难忘。

所谓的巨星风采可能就是这样了吧。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https://v.qq.com/x/page/x0545d2vmp0.html

在《悲伤的梦》中,窦唯把与现实格格不入的自己和脆弱懵懂的灵魂展现出来,与《噢!乖》异曲同工的是,这首歌同样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通过提问、质疑和解答三个回合,完成了整首歌词。

“到底怎样才算好不算坏?

到底怎样才能适应这个时代,

我不明白,太多疑问,

太多无奈,太多徘徊…”

窦唯低声提出疑问。

“盼望接受爱的问候,盼望有人能够把我拯救。

快到来,我在等待,把我带到安全地带。”

暴露脆弱的同时,他也在呼唤爱,呼唤解答。

“让我勇敢走向未来,去寻找爱,直到最后结束这场,

直到最后结束这场悲伤的梦。”

一个小观察,提出疑问和呼唤的窦唯总是或坚定不移,或高亢嘹亮,到了解答的时候,总会把它归结于是梦一场,而且是悲伤的梦。这似乎也是窦唯的歌中永恒的一点伤感意味,看似给出了答案,实则并无解。

不过的确,生活很多时候都是没有答案的。

这个时期,还有呈现人性复杂的《高级动物》,呼唤美和希望的《希望之光》,描述恐惧和罪恶的《主》。这些歌曲中,你可以感受到,窦唯对音乐的独特审美和天赋异禀,以及甚至有一些心理洁癖式的生命愿景和生活素描。

《幻听》

窦唯有个特点,就是不同时期的作品,你会发现风格可能完全转变。前面说到他的摇滚乐在摇滚圈儿里已经不算很“摇滚”了,那么从1995年发行《艳阳天》开始,可以说窦唯就把他音乐中仅有的“金属感”都抹去了。

在音乐上,窦唯是在玩音乐,做着属于自己的个人实验。他不会停在某一处,而是不断追求更新,不断追求脱胎换骨。

《艳阳天》很好听,可我更觉得这是一个窦唯寻找风格转变的时期。

1999年,窦唯加入“译”乐队,同年发行专辑《幻听》。这时期的窦唯的歌中,追求的已经是另一种境界。人声已经达到了和乐器一样的“地位”,完全与乐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歌词已经变得非常少而精妙,古韵十足。但是由于他的编曲很出色,这类的音乐并不会枯燥,用电吉他或者贝斯等乐器,巧妙编奏的几个音符和一段旋律,就能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景观图浮现在眼前,画面感很强。

窦唯以山水画为乐谱

这个时期窦唯的音乐,性质上已经开始趋于后期的纯音乐了,完全和“燥”没了关系,反而需要在相对静谧的环境和平和的心情下才适合听。如果有更尖端的播放设备,那么搭配起来更妙哦。

《殃金咒》

草莓音乐节现场,有95后摇滚小鲜肉提出疑问,为什么很多女生喜欢窦唯?

这个说来话长。我觉得原因有三:第一,肯定是因为窦唯在耍个性的同时,才华足够。第二,年轻时候的窦唯的外表,单眼皮,尖下巴,清瘦,戴上眼镜干净文气,穿上西装利落大气,只要不留长发就不像是搞摇滚的,基本上是窦靖童的男版…不算是很帅,但是酷加上审美好,时尚度飙升,这个对女生来说可能是致命吸引力。第三,窦唯的坚持自我,在这个社会里,更显难得。用姜文的话来说就是,站着把钱给挣了的姿态。

《幻听》之后,窦唯基本每年都会出一张纯音乐专辑,已经完全不用自己的声音了,和音和电子音除外。其中,最具传奇性质的要数长达45分钟的《殃金咒》了。

在今年的草莓音乐节,窦唯一个人上台,配合电子音,用架子鼓、电吉他演奏演完了全程,没听过的人一定一脸懵。

窦唯在2018草莓音乐节上演奏《殃金咒》

《殃金咒》的创作灵感,来自窦唯看到河里飘死猪的新闻。这也是后期窦唯创作音乐的主要来源,生态环境、日常新闻都可能被他运用在音乐里,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我听来,这是一首超度灵魂的歌曲,仍然包含了复杂人性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也分为三个起承转合的部分。提出疑问、展开愿景、自我解答,是窦唯惯常的创作喜好。

只是,如果不是真的能静下心来一个人听,这首歌听起来几乎等同于噪音的效果,里面的电子音合成甚至有女声声嘶力竭吵架的声音,听觉体验有点小恐怖的。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找来听。

如今的窦唯,依然我行我素,专注于自己的音乐世界,在许多人看来,这是窦唯出世的表现,可是也许,这就是一个人自己主动选择之后的生活方式。

用高晓松的话来说,可能某一天,大家对音乐的要求也提高了,就会抛开纷纷扰扰,来探讨一下现在的窦唯的音乐了。

【文/唐小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