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裡的間諜,混進官窯的哥窯瓷

官窯葵瓣洗

哥窯青釉菊瓣式盤,宋

“官哥汝定鈞,一片值千金”,宋代五大名窯中,官窯被排在首位,這是因為官窯由皇家、官府直接營建。但首先值得懷疑的便是“官窯”的稱謂,除了“官哥不分”以外,還有“官汝不分”的困境。

官窯青釉圓洗,宋

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宋

在中國陶瓷史上,一講到官窯和哥窯的時候,總提到“官哥不分”,元代孔齊的筆記中更是用到了哥窯“絕類古官窯”的描寫。然而畢竟是兩種不同的瓷器,官哥“不分”的這個“不”應該怎麼來分呢?

官窯青釉方花盆,宋

哥窯青釉海棠式花盆,宋

兩宋瓷器是中華瓷器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它反映了那個奢華無比的時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但凡每一件兩宋瓷器,都蘊含著一些精絕奇巧的制瓷工藝和其背後的精神圖騰。但遺憾的是無論從文獻上、書刊上還是圖錄上看,都有官哥不分的現象。如圖錄或專門論述或拍賣圖集上都會出現官窯器當哥窯器介紹或把哥窯圖片指作官窯瓷,這類問題不是偶然的而是非常多。

官窯大瓶,宋

哥窯八方貫耳扁瓶

文獻中涉及到官窯和哥窯時,一定會涉及胎和釉的描述、比如說“紫口鐵足”就是與胎釉有關。鐵足、百圾碎、淺白斷紋等,都是哥官的不分之處。但官哥不分、官哥難分,畢竟是可以分的,如哥窯的三足鬲爐,看似與官窯產品相似,但細看其足之出脊,哥窯產品有少量是出脊不到底,但多數是出脊到底,而官窯產品基本不見出脊到底的產品。這樣我們就可以將一部分哥窯瓷器分離出去。並且哥窯的上釉燒造溫度要比官窯高,釉更透明,顏色偏暗。

官窯青釉盞託,宋

哥窯八方碗

另外,由於哥窯產品,尤其是早期產品,其燒成時,使用墊餅燒造,而且早期是使用泥質墊餅,由於泥質墊餅與器物本身胎質材料不同,在燒成時,引起收縮率不一致,使得器物的圈足部分,非常容易變形。而官窯產品燒成時,有許多器物是用支釘支燒,顯然不會出現圈足變形的情況。即使是使用墊餅燒造的,也都是用瓷質墊餅,由於瓷質墊餅的材料與器物胎泥基本一致,燒成時能保持同步收縮,故基本不見圈足變形的。通過圈足,我們也可以先把變形的先分出來。

官窯青釉蒜頭瓶

哥窯膽式瓶

在造型型上,官窯與哥窯也有細微的區別,經過多年的考古挖掘和發現,以及對哥窯和官窯瓷器的分析,哥窯的瓷器除了有圓器以外,還經常會出現八邊形、六邊形,也就是說有稜有角這種器物風格比較多見。而官窯相對來說基本上流行圓器,有稜有角的器物很少。

下面就引用一些對比圖,供大家參考:

哥窯壺、瓶內部成型工藝痕跡示意

哥窯爐成型工藝痕跡示意

哥窯器物修足及垂釉示意

官窯器物修足及垂釉示意

哥窯各種支燒類型示意

官窯各種支燒類型示意

哥窯器物足底黑色殘留物示意

哥窯釉色示意

官窯釉色示意

哥窯胎色示意

官窯胎色示意

哥窯護胎汁顏色示意

官窯護胎汁顏色示意

哥窯“金絲”放大示意

官窯有色開片放大示意

專業送拍,目前國內業務有送拍北京保利,北京翰海,中國嘉德;海外業務有送拍澳門中信,香港皇室貴族,中國藝海,臺灣中正,香港勞倫斯,新加坡金沙,美國大聯盟,阿聯酋迪拜拍賣等,承諾送不進去全額退款,根據各拍賣行歷史成交記錄為您選擇您藏品適合的拍賣行合作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