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这个产业就要爆发,有望率先突破千亿目标

医药医化产业是台州的主导优势产业,也是台州最具竞争力的主导行业之一,起步早、门类全、基础实,具备较好的先发优势,在全市七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计划中,医药医化产业就是其中之一。

台州医药医化产业指的不仅是医药化工产品,还包括医疗器械生产。

在医药化工方面,2017年全市规上医药医化企业共有78家,完成工业产值293.17亿元、出口交货值122.43亿元、实现利润35.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15.1%和17.6%。在医疗器械方面,2017年规上企业11家,主营药包材、注射器、可视喉镜等产品,完成工业产值7.6亿元。

1、从“化”向“医”,台州医化产业基础雄厚

台州医药医化产业始于最初的化学工业社和肥皂厂,之后试产化工产品。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台州医化行业经历了从“化”向“医”产品的转变。

上世纪90年代,国外药品研发及产能逐渐增大,产业趋于成熟,利润逐渐降低,原料药的生产中心逐渐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原料药中心转移需要在中国找到交通便利的区域,以满足欧美原料药的市场,利于原料药外输。台州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是中国黄金海岸线上新兴的组合式港口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加之有化学基础,自然成为原料药生产基地的不二选择。

市场需求、地理优势、国际形势、历史沉淀共同铸成了中国这座原料药之城,台州也由此发展起来。

进入21世纪,医药医化产业阵痛持续不断,经过多轮整治,我市医药医化企业结构逐步优化,粗犷型医化企业慢慢被淘汰。

“目前,台州规上企业家数占比从2000年的4.0%下降到2017年的2.1%,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6.4%提升到8.1%。”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医化行业处处长娄国良说,随着医药产业大企业培育有效推进,医药医化上市企业12家(全市52家,占比23.1%),其中列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3家。

随着国内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制药设备日趋完善,台州市化学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的生产在全国同行业占有重要地位,已形成抗肿瘤药、头孢类药等八大类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控制力的优势产品

海正药业、华海药业、仙琚药业、济民药业、九洲药业等全国著名的原料药企,托起了台州“原料药之都”的名号。

2、做精做深做透原料药,实现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发展

和医药化工企业相比,台州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并不多,但在各自领域却相当出色。以检验耗材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为例,截至2017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的企业全国仅有3家,黄岩的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年销售额4.5亿元位列其中。

“检验耗材主要是塑料制品,模具设计与制造是塑料产品的核心技术,而台州恰好有完整配套的模塑产业链作为支撑,拥有先天优势,这也是台州医疗器械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钟卫峰说。

据了解,台州医疗器械企业主营药包材、注射器、可视喉镜等产品,在国内,原本一共有3家可视喉镜生产厂家,但仙居的浙江优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凭借着每年占产值10%—12%的研发投入,已经成为国内独树一帜的可视喉镜生产企业。

台州医药医化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多种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台州医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不容小觑。

此外,台州医化产业近80%的产能集中在中间体和原料药环节,化学药品制剂、生物药、中成药占比有待提高,医疗器械虽增速较快,但总规模仍不大,产业链条呈现“偏短、偏低端”特征。

为加快推进台州千亿级医药医化产业集群培育,将台州打造成世界级的高端医药产业制造中心,下阶段,台州医药医化产业依托自身优势,做精做深做透原料药,以仿制药为突破口,推动原料药向制剂加速转型。同时,整合资源,“以原引药”,实现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发展。

争取到2021年,基本完成现代医药医化制造模式改造,初步建成高端化、国际化、集聚化、特色化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行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企业5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5家以上,其中医药制剂、原料药和中间体的产值比达到5:4:1。

3、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加快国际化步伐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以前,国人的眼光仅仅停留在国内,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不断融合,国内众多大资本大财团及一些大型制药集团开始将眼光放在海外市场,买厂、买产品、买技术、买渠道都不在话下。

近几年,台州掀起了一股海外并购热潮,联化科技、仙琚制药、华海药业等6家企业共发起7起海外并购,形成了“走出去”的台州药企集团军。

2012年,华海药业收购知名药品商业流通公司SOLCO,拥有在全美的销售许可以及46家药品零售和批发商业务。

2017年,华海药业子公司Prinston收购Par公司位于夏洛特市的工厂100%股权,获得进入美国政府、军队供货体系资格,切入管控类药品高毛利领域。

2017年6月8日,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英国邦德项目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加快推进联化科技农化医药开发定制业务以及功能化学品业务国际化战略步伐。

2017年11月14日,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意大利纽凯姆和艾菲凯姆两家公司各100%的股权,提升原料药国际业务和出口业务规模,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

企业成功出海并购,不仅说明台州经济实力增强,对发起并购的药企来说,选择并购具有研发实力的小型药企,可以迅速拓宽产品线,进入新领域。

“在国内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的形势下,医药企业希望通过推进企业国际化,嫁接国外先进技术,寻找新的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因而跨国并购也就成为越来越多药企的选择。”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郭斯嘉说。

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钟卫峰则认为,大型药企之间发生并购,往往意味着发起并购的企业希望借助并购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因此并购已成为台州药企加码创新药的重要方式

4、医药行业地位突出,将率先实现千亿目标

台州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化学原料药出口占全省的1/3、全国的1/10,是全世界原料药采购的“超级市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台州是全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生产基地,拥有甾体药物、大容量注射剂等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为齐全的生产厂家,多种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医化行业处处长娄国良表示,台州药企生产的克林霉素系列产品已成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产销规模最大的制造基地,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糖尿病类药物及抗丙肝药物等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

随着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市行业骨干龙头企业,着力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与贸易关系,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目前有30余家企业近300个国外认证(注册)的剂型或产品。

据了解,华海药业是中国首家通过美国FDA制剂质量认证,也是唯一一家在美国规模化销售制剂产品的中国制药企业,在美国销售产品已达48个,其中9个产品市场份额第一。

同时,台州有11家医药医化企业进入市“扶优扶强”培育的“航母企业”和“旗舰企业”,企业数量占总数的22.9%,其中5家医药“航母企业”在2018-2021年共有30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近200亿元,预计到2021年产值达到650亿元。因此,医药医化产业是台州市下一个最有希望、最有爆发力率先实现千亿目标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