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帝孫權七個兒子的生平事蹟簡介

孫權是三國魏蜀吳時期,稱帝最晚的,他在位二十四年,壽71歲,後人有詩曰:

“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龍蟠虎踞在江東。”只不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神勇之人,也有他的不足之處。陳壽批評孫權:“性多嫌忌,過於殺戮,愈到晚年越兇。”《三國演義》中曾記載“生子當如孫仲謀”。

吳大帝孫權七個兒子的生平事蹟簡介

然而孫權英明一世,對儲君的確立上卻頗為失誤。孫權一生有7個兒子,太子孫登去世後,立孫和為太子,後又改立幼子孫亮為太子。孫權臨終時,將江山託付年僅10歲的孫亮,孫亮幼不經事,不久被廢,最後慘死,其他幾個兒子也都壽命較短。

1.孫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孫權長子,因生母地位卑賤,自幼由徐夫人撫養。黃初二年(221年),孫權向曹魏稱臣,被封為吳王,並且拜孫登為東中郎將,封萬戶侯,孫權以孫登年僅12歲辭去爵位不受;同年,孫權立孫登為王太子,曹丕幾次索要孫登為人質,被孫權託辭拒絕;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立孫登為皇太子

;他多次勸諫孫權,對時政多有匡弼;鎮守武昌時,處理政務謹慎得體。嘉禾元年(232年),還居建業;赤烏四年(241年),孫登去世,年僅33歲,諡號宣太子。臨終時上疏舉薦賢才,孫權深感悲慟,此後只要談到孫登就流淚不止。

2.孫慮(213年-232年)字子智,孫權次子,生母不詳。孫慮自幼聰慧,多才多藝,深得孫權器重喜愛。黃武七年(228年),封建昌侯。後任鎮軍大將軍,駐守半州(九江);孫慮在半州任職時,遵奉法度,恭侍師友,超過眾人對他的期望;嘉禾元年(232年),孫慮去世,時年20歲。

吳大帝孫權七個兒子的生平事蹟簡介

3.孫和(224-253年)字子孝,孫權第三子,吳末帝孫皓生父,生母為大懿皇后王氏。孫和自幼愛好文學,擅長騎射,深受孫權寵愛;赤烏五年(242年),冊立為太子;南魯黨爭中,受到魯王孫霸和全公主誣陷,逐漸失勢;赤烏十三年(250年),降為彰王;太元二年(252年),改封南陽王,安置於長沙;建興二年(253)年,傳言得到太傅諸葛恪迎立,被孫峻賜死,時年30歲;永安七年(264年),孫和長子孫皓即位,追封其為文皇帝

4.孫霸(?-250年)字子威

,帝孫權第四子,生母為大懿皇后王氏,一作生母為謝姬。赤烏五年(公元242年),受封為魯王;頗受孫權盛寵,與太子孫和不相上下,因而萌生奪嫡爭儲之心,結交大臣和全公主陷害太子,造成朝野動亂,史稱“南魯之爭”;赤烏十三年(250年),圖謀危害太子,坐罪賜死。

5.孫奮(?-270年)字子揚,孫權第五子,生母為仲姬,其妻袁氏為袁術孫女、袁耀之女。太元二年(252年),受封齊王,遷居武昌;同年,孫權去世,太子孫亮繼位;孫亮繼位後,諸葛恪掌權將孫奮轉遷到豫章郡;建興二年(253年),諸葛恪被孫峻誅殺,孫奮遷居蕪湖,企圖到建業觀察事態變化;傅相謝慈等人勸諫孫奮,孫奮卻殺死謝慈等人,因此獲罪被廢為平民,流放到章安縣;太平三年(258年),復封為章安侯;建衡二年(270年),孫奮被被懷疑有不軌之心,造賜死,並取消封爵。

吳大帝孫權七個兒子的生平事蹟簡介

6.孫休(235年-264年)字子烈,東吳第三位皇帝,在位時間:258年-264年,孫權第六子,生母為敬懷皇后王氏。太元元年(252年),受封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孫綝發動政變,廢黜孫亮為會稽王,迎立孫休為帝,孫休三讓而受,改元永安;孫休登基後,封孫綝為丞相,孫綝權傾朝野,孫休與張布丁奉合謀,遂除孫綝。孫休在位期間,頒佈良制,嘉惠百姓,促進了東吳的繁榮。孫休好文,即位後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為南京太學之濫觴,韋昭為首任博士祭酒;永安三年(260年),下詔貶孫亮為侯官侯;永安七年(264年),孫休去世,時年30歲,諡號景皇帝,葬於定陵。

7.孫亮(243年-260年)字子明,東吳第二位皇帝,在位時間:252年-258年,孫權第七子,生母為皇后潘淑。赤烏十三年(250年),被冊立為皇太子;建興元年(252年),10歲的孫亮登基為帝;孫亮在位期間,先後由諸葛恪、孫峻、孫綝秉權,孫亮如同傀儡;太平二年(257年),15歲親政;次年,被權臣孫綝廢為會稽王;永安三年(260年),孫亮再被貶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殺(一說被毒殺),終年18歲。西晉太康年間,原吳國少府卿戴顯將孫亮的遺骨葬在賴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