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X3傲跑:最怕對比本田繽智,客戶要求優惠出保值率虧的錢

我是起亞銷售顧問,K5凱酷已經在準備寫了,說實話凱酷就是起亞4S店眼裡真正的救命稻草,現在進店的70%是看凱酷,熱度真的很高。

但是在寫K5凱酷前,更想聊聊造成起亞4S店普遍經營困難的罪魁禍首:KX3傲跑。講講傲跑到底值不值得購買。

這車賣的怎麼樣?

本地2家起亞4S店,平均每天3個來看車的客戶。每10個人裡頭有3個來看傲跑,也就是2天才有一波來看的。店裡上個月賣了42臺車,其中KX3傲跑賣了9臺,我交2臺,每臺提成600,按揭多給100多塊錢。

KX3傲跑:最怕對比本田繽智,客戶要求優惠出保值率虧的錢

現車情況是怎樣的?

截止到今天,庫裡還有12臺,最多的是自動潮流版,指導價12.58萬,佔8成,潮流版是雙色車身,最好賣的是黑頂白身,紅黑也賣過幾臺。最難賣的是橙黑色,放了8個月,庫齡太長了,廠家和店裡都有考核,最後優惠2萬5才賣出去。

最難賣的兩個配置:一個是乞丐版,必須訂車。一個是智慧版,跟潮流版價格一樣,配置多了全景影像和GPS導航。不過智慧版沒天窗,注意,不是沒全景天窗而是沒天窗,還是純色,看了真車都覺得還是潮流版好看。

價格一樣配置不同,導致客戶既想要智慧版的配置,又想要潮流版的外形。理論上有8000的選裝包,真買的沒幾個。

因為兩個配置都支持carlife,也就是手機互聯,正常客戶體驗後,會覺得GPS還不如手機互聯,全景影像也可以加裝,但是坐在沒天窗的純色車裡就感覺這配置低人一等,最後也就選擇潮流版了。

KX3傲跑:最怕對比本田繽智,客戶要求優惠出保值率虧的錢

說優惠,傲跑上市10個月,現在在2萬~2萬3之間。五一的時候就優惠1萬5,國慶之後來看傲跑的更少了,可以談的空間更大。

KX3傲跑:最怕對比本田繽智,客戶要求優惠出保值率虧的錢

買這車的都是哪些人?

全是年輕人,尤其是抖音上的。

接待過一個年輕小夥,抖音上看到虎哥說車的視頻後直接跑來店裡看車了。

KX3傲跑:最怕對比本田繽智,客戶要求優惠出保值率虧的錢

體驗一圈後感覺雖然動力一般,不過價格、配置都可以接受,說家裡是姐姐做主就回去了。第二趟跟姐姐來的,姐姐開美容館,非常漂亮,這一次看車姐弟也都很滿意。臨走時和姐姐加了微信,每天聊生活、聊工作,聊到晚上12點多。

第三次爸爸媽媽和姐姐弟弟都來了,平時客戶都要砍價到1萬3,那天優惠7000就成交了,銷售經理非常開心,不過他姐姐後來就再沒聯繫我了。

買這車的人都會對比哪些車?

10個裡面有7個對比IX25,畢竟是同父異母車型,不過真正怕的是繽智。

主要對標繽智1.5L自動精英版。雖然繽智這個配置什麼都沒有,不過客戶講得很白,如果優惠不高,以後保值率肯定虧到姥姥家了,不比繽智便宜個2萬就不行。最近連續兩個客戶都是要求必須優惠到2萬8,確認做不到扭頭就去,。

KX3傲跑:最怕對比本田繽智,客戶要求優惠出保值率虧的錢

不過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宣傳。起亞是個很吃宣傳的品牌,銷量跟廠家的廣告息息相關,廠家現在把所有宣發都給了K5凱酷,進店客戶看傲跑的數量直接就掉下來了。

國慶期間店裡沒錢參加市裡的車展,廠家說要補貼也行,必須再提XX臺車。領導算了下比參展還貴直接就不做了。整個國慶都在展廳做活動,一共就只定了10個車。

多少錢可以落地?

用繽智自動舒適版和潮流版來做個全款預算。

KX3傲跑:最怕對比本田繽智,客戶要求優惠出保值率虧的錢

貸款的話廠家金融2年或3年的免息政策。不過今年縮水了,之前是2年免息貸款6萬6,現在只剩下5萬3了。

KX3傲跑:最怕對比本田繽智,客戶要求優惠出保值率虧的錢

而不管全款還是按揭,都需要加裝最少5000裝飾,常常因為加裝的問題和客戶不歡而散。

這車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客戶會有哪些抱怨?

第一動力不足,1.5L不管怎麼說都太弱了。這個級別國產的都帶渦輪增壓。一定不要相信4S店銷售帶你做的試駕,那是油門的作用,不是動力的作用。

第二中控異響加導航黑屏,這個問題4S店也很難解決,反正有空就回4S店看下,碰碰運氣吧。

KX3傲跑:最怕對比本田繽智,客戶要求優惠出保值率虧的錢

常規保養費用是多少?

新車常規保養價格在400元左右,保養項目:機油+機油格+工時費,保養週期半年或者5000公里,質保5年10萬公里

只有銷售才知道的秘密有哪些?

廠家為了走量,強推雙跑計劃。要求每家店每個月必須賣25臺智跑和傲跑,可是傲跑返點只比指導價少3~5個點,也就是成本比指導價只少6000塊錢。而如果賣不到25臺,返點還會更少。但是問題是傲跑行情起步就是2萬,也就是說即使補貼全拿到手,每臺車至少虧1萬4。

本質就是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4S店越賣越虧,不進貨還有更嚴厲的懲罰,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賣。

而為了能完成25臺的任務,4S店不得不將沒有賣掉的新車提前出庫,也就是“假裝賣掉了”。但是這些車說到底還是囤在車庫裡,數量越來越多,很多店資金鍊被拖垮直接就倒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