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覺得周杰倫去麥田音樂節是一種侮辱?”

“我從2005年喜歡周杰倫,到現在已經15年了。這次聽說周杰倫要去麥田音樂節,真的比吃了屎一樣難受音樂節我也去過 我也挺喜歡那個氛圍。但是我覺得周杰倫去音樂節和那些所謂的音樂人一起就好像科比和街頭混混打街籃一樣。”

“為什麼我覺得周杰倫去麥田音樂節是一種侮辱?”


這是最近看到的一個還比較令人挺震驚的觀點,這位自稱為周杰倫的”粉絲“把周杰倫比作音樂屆的”科比“,而把其他的音樂人比作”街頭混混“。除此之外,這位“粉絲”還覺得周杰倫去音樂節很掉價,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顯然,這種結論錯誤得讓人啼笑皆非,他既沒有看清音樂節的魅力,也低估了很多音樂人的實力。借這個機會,圈圈君想要和大家探討一下現存的一些關於音樂節的誤解。

音樂節的本質是否是一場拼盤演唱會?

對於周杰倫這樣的頂級藝人來說,觀眾更願意接受的現場演出形式或許是個人演唱會。因為在很多人的概念裡,音樂節是一場拼盤演唱會,但事實上,音樂節和演唱會的內核和本質卻有著根本的區別。

先來看音樂節的誕生。事實上,最早的音樂節誕生於18世紀的英國,當時是為了記念德國的作曲家韓德爾,而專門舉行的。後來,韓德爾音樂節就開始連續不斷地舉行,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所以,一開始的音樂節是為了發揚某一傑出作曲家的作品,而舉行的連續性演出。其特點是將持續數天,或者是更長時間的一種更具有藝術性、可以狂歡的聚會。

然而演唱會就不具備這樣的聚會和節日的屬性。

當然,在表現形式上拼盤演唱會和音樂節的音樂演出部分有著某種類似,都是由不同的音樂人組合完成演出。但是其中的區別還在於,音樂節會為了整體的調性和音樂節的可看性,而選擇具備相同風格的音樂人進行演唱,比如迷笛音樂節主打搖滾陣容,仙人掌音樂節主打獨立音樂,還有其他諸如嘻哈音樂節、電子音樂節這樣更細分的音樂節,而這些是拼盤演唱會所沒有辦法保證的。

除此之外,音樂節可以傳遞給消費者的不僅僅是一場演出,而是包含其他更豐富多元的現場體驗。比如誕生於音樂節的“開火車”、“跳水”等眾多狂歡體驗,它只能適用於這樣的現場文化。再比如,現在的音樂節都想要努力地突破只能“聽音樂”的侷限,而想要往吃、喝、玩等其他領域發力。

像簡單生活節,雖然它以音樂為載體,但它更多的是要引導消費者往休閒、娛樂這樣的方向靠攏。而此前雲南的潑水音樂節,也是將當地的風俗文化融入到了音樂節的體驗中。所以,音樂節是一場音樂+的休閒娛樂活動,而演唱會是一場純視聽的現場體驗。

歸結起來,就是演唱會更具音樂性,而音樂節更具娛樂屬性。

音樂節是否是獨立音樂人的專屬?

或許在一部分的認知裡,音樂節是獨立音樂圈的專屬娛樂活動,其實不然,現在的音樂節不僅有眾多頭部藝人,就連偶像也是其演出的常客。

熟悉音樂節的朋友們一定知道,通常音樂節都會安排一位比較大的“咖”作為壓軸嘉賓登場。而這樣的大咖一般由獨立音樂圈的“大佬”,或者是流行音樂圈“元老”組成,比如最近的麥田音樂節北京站的周杰倫和蔡依林,又或是BBF比特節拍音樂節的兩位壓軸嘉賓:華晨宇和汪峰,除此之外,像田馥甄、方大同這樣的流行歌手也都是音樂節的常客。

“為什麼我覺得周杰倫去麥田音樂節是一種侮辱?”


更有意思的現象是,如今連偶像歌手都已經多次站上了音樂節的舞臺。比如今年5月份的2018京東氧氣音樂節就曾請來了偶像練習生的朱星傑,此前的咪豆音樂節也出現了偶像男團——樂華NEXT的身影。所以對音樂節來說,想要讓票房最大化,勢必會出現這些拓展現場音樂受眾畫像的舉動。然而,如何調和氣質和調性毫不相關的藝人粉絲,則是音樂節需要動腦筋思考的問題。

所以,儘管獨立音樂人是音樂節的主力,但現在的音樂節都在想往多元化與差異化發展的方向上擠破了腦袋,未來的演出陣容勢必會出現更多的花樣和可能,唯一能肯定的是,音樂節,真的不是獨立音樂人的專屬。

參加音樂節會讓頭部音樂人掉價嗎?

說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一下無處不在的鄙視鏈,這個無形的鏈條真的是存在於各個圈層,大家互相看不上,所以又如何談得上誰掉了誰的價?

就像這次周杰倫去麥田音樂節,偶爾有極端的杰倫粉絲會認為,像周杰倫這樣的身份和地位的人,就該專心寫歌開個人演唱會,為什麼要和別人擠在一個不算豪華的舞臺上,面對一部分可能不是粉絲的人?

然而對部分音樂節的粉絲來說,音樂節會不會因為周杰倫的參與而導致氛圍突變?本來開心的蹦迪、跑火車是音樂節的風格,但突然來一場全體大合唱音樂節就變演唱會了?風格會不會太跑偏?會不會讓音樂節太掉價?儘管以周杰倫這樣的國民度和觀眾緣,應該期待大過於不滿的,但總有一些音樂節的粉絲會持有懷疑態度。

“為什麼我覺得周杰倫去麥田音樂節是一種侮辱?”


所以就算這個人是周杰倫,這個鄙視鏈一直都會存在。況且音樂節上的很多音樂人真的也是足夠優秀,多聽聽不一樣的音樂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

而音樂節的本質就是一場關於音樂的慶祝與狂歡,玩兒就對了,現場體驗也只有審美的差異,沒有高度之分,就別讓那麼多的鄙視鏈阻礙了音樂的傳播。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獨立音樂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