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再傳上市:100億美元估值,到底值不值?

商湯再傳上市:100億美元估值,到底值不值?

“AI四小龍”上市之路,崎嶇不平。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劉哲銘

編輯|李薇

頭圖攝影|王攀

一家兇猛的“融資機器”渴望迎來一段旅途的終點。

估值已達60億美元的AI獨角獸商湯科技傳出尋求新一輪融資的消息。而後,其將在科創板上市,公司估值100億美元。有知情人士向《中國企業家》透露,預計商湯科技將是A+H股,即在科創板及香港聯交所同步上市。

商湯官方回覆《中國企業家》稱對該消息不予置評。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商湯科技此輪融資將達10億美元至15億美元。但在這一段募集路程中,商湯走得有些艱難。

商湯科技上一輪融資是在2018年,而後近兩年時間,遲遲沒有新資本入駐。而在此前4年時間內,商湯經歷過9輪融資,在資本寒冬時,先後官宣了兩輪融資。翻看投資方,多有明星機構站臺:軟銀、阿里巴巴、銀湖資本、淡馬錫等齊聚一堂。

不過,商湯科技新一輪融資遲遲無果。太貴,是業界廣為流傳的原因。

全天候科技曾報道,一位PE人士透露,商湯找過其所在機構多次,但(100億美元)估值太貴了,“簡直是天價”。去年8月,曠視傳出上市消息之際,一位內部人士就曾表達,商湯的估值太高,導致慢人一步。也有PE投資人向媒體透露,很長時間以來,商湯都在朝100億美元這個融資目標持續努力。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持這樣的觀點。星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歌向《中國企業家》分析:“估值百億並不算特別誇張。商湯畢竟是在圖像識別領域裡面一個龍頭企業,圖像識別的應用場景是足夠大的,各類安防場景也是足夠大的。”

在楊歌看來,商湯科技融資節奏放緩,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四大AI公司一同瓜分市場,估值往上頂的速度自然放緩;第二,因為全球經濟問題導致資金活性下降;最後則是,市場預期減慢,已在盤內的資金已經實現了一部分預期價值,融資速度放緩。

從商湯官網來看,其目前業務包含智慧城市、智能手機、泛文化娛樂、智能汽車、智慧商業和金融、智慧醫療、廣告、教育八大領域。2019年,有消息稱商湯年營收有望達到7.5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200%。雖無最終數據,但商湯科技CEO徐立曾透露,商湯的營收增速保持在三位數以上。

不過,一位投資人認為商湯科技與100億美元的估值相去甚遠,該投資人給出的計算方式是:毛利最高的軟件業務,營收2億美元,按15倍PS(市銷率),對應30億美元估值;其他收入總體給20億美元的估值。

“PE(市盈率)和PS在市場上是沒有一個確定的公式的,它在上升期的時候,大家對它的預期可能會很高。50倍PE也有可能,像Facebook、谷歌,包括百度上市時,PE、PS超過百倍的時候都是有的。”楊歌則認為,“基於這個市場能夠有2億美元的營收,已經很厲害了。”

7月20日,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登陸科創板,上市首日開盤上漲290%,市值突破1000億元。但根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寒武紀的營收僅為784萬元、1.17億元、4.44億元。

雖然業務有所不同,但寒武紀和商湯科技共處於AI賽道,前者剛譜寫完神話,後者離傳奇大戲還遠嗎?

窗口開了

從3月26日科創板申請獲得受理,到7月20日的敲鐘上市,寒武紀為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回報。相比之下,“AI四小龍”進入更大的市場彷彿困難很多。

2019年8月,曠視科技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招股書。然而,今年2月,曠視科技IPO初始申請為失效狀態;與之類似,被冠上“國家隊”名號的雲從科技屢傳在尋求科創板上市,但似乎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依圖科技也一直被傳尋求在中國科創板上市,但並未有實質性進展,今年上半年僅獲3000萬美元融資,僅為上一輪融資金額的1/6。

2017年12月,松禾資本曾參與商湯科技C輪融資,當時其估值達20億美元,松禾資本合夥人袁宏偉曾對《中國企業家》說,像寒武紀這類AI公司的估值很高,成長也很快,還需要大額投入,所以就要去一個更大的市場裡。對於商湯來說,亦是如此。

有人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形容寒武紀上市。相比圖像識別類AI技術應用公司,整個芯片行業發展近期顯然更受關注。8月4日,國務院發文稱,集成電路線寬小於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徵企業所得稅。

同一天,媒體報道,聯發科拿到了華為1.2億顆芯片訂單。聯發科當季營收超預期達676億新臺幣,環比增長11.1%,同比增長9.8%。6月,其營收為252.79億新臺幣,已創造四年以來的最高紀錄。此前,由於臺積電斷供,芯片成為美國製裁華為的“殺手鐧”。

芯片行業,一路綠燈。“AI四小龍”或許還未等來最佳時機,這和歷史機遇還是有很大的關係。“寒武紀在正確的時間點快速啟動,迅速切入了市場的有利位置。但這幾家AI獨角獸雖然也切入了有利的位置,但時間點沒有那麼好,還是要等浪潮起來才行。”楊歌認為,“寒武紀開始做的時候,整個終端需求已經起了,整個智能製造也已經起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AI公司被潑上了卸妝水。

“受疫情影響,很多AI公司的計劃和項目都推遲了。現場的交流都做不了,很多事都不能按原來的計劃時間表進行。”袁宏偉說道。

7月29日,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印奇也回應了曠視科技的IPO進展:“去年到今年國際環境變化很大,目前公司現金流很充裕,上市已經不是特別急需的事情。香港上市需要一個合適的時間點。另外,IPO之後,曠視科技希望股價能夠穩定,而不是有很大的波動。”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說道,現在是屬於窗口開了,是個好機會。但是並不意味著是個好環境,“大家很難預測在未來1~3年,資本市場到底是什麼樣的。在這個時候上市,還是一個好的窗口期。未來如果發生比較大的波動,不確定性就多了。”

據《晚點LatePost》報道,今年將是商湯開源節流的一年,商湯科技CEO徐立今年為商湯設立了兩大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標和關鍵成果),其中之一就是持續的業績增長,商湯科技今年的目標很可能也是翻倍增長。

在哪上市與市值打臉

在印奇對外發聲前一個月,《晚點LatePost》稱,從多個接近曠視高層人士處瞭解到,曠視中止了港股上市進程,接下來公司將進一步討論在港股或者A股上市的可能性。

在漫天傳播的消息中,商湯最終將在哪上市亦尚無定論。

“在哪上市,跟公司的股東結構、業務形態都有關。”一名投資人表示,“如果這個公司的股東大部分是外資基金,這個時候可能就要考慮是否在國內上市。如果這家公司主要的業務都是屬於安防類的圖像識別,它在美股上市是不可能的,在港股上市也是要考慮更多因素的。”

此前媒體透露,與以往幾輪多為美元基金主導和參與投資不同,商湯新一輪融資將會重點考慮國資和產業資本。少數此前曾參與商湯C+輪的美元私募基金則有意跟投。國資基金往往手握更多政府關係,可能為商湯參與新基建建設爭取到更多的項目和資源。

毋庸置疑,CV行業主要面向B端市場,穩定的頭部客戶源至關重要,也很難離開政府訂單。從曠視此前的招股書來看,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聯想等早期戰略投資人在業務上助力不少。

即便上市,在商湯內部,也有人擔心未來市值打臉。

“我覺得泡沫肯定有。有經濟有泡沫,有泡沫才有經濟。你問我商湯值不值這麼多錢,我只能回答,它值這麼一個預期。”楊歌坦言。

“一級市場的投資人形成了對這些高技術企業的投資價值評估方法。二級市場上要接受這樣的評估,有一個過程,不是短期內能接受的。”袁宏偉說,“阿里在美國上市的時候,100美元大家都覺得貴,現在回頭看太便宜了。”長期來說一家公司能不能真正體現自己的價值,成為關鍵因素,如果能體現真正的價值,泡沫就不是泡沫。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教授湯曉鷗創辦了商湯科技。它宣稱,自身底層算法平臺的完善,保證其在進入任何一個新的行業時,可以將投入產出比降到最低。

據風投調研機構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共有152億美元資金流向AI初創企業,中國AI創業者獲得了73億美元投資,佔比為48%。頭部的四家公司,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才嶄露頭角。

不過,游泳的人終要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