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小人書的記憶

兒時的小人書、連環畫是我的最愛。

以至於16歲下鄉當知青時,每逢侃大山的資本便是來自連環畫。那時,每逢陰雨天歇工時,知青們就喜歡相互竄門閒聊,於是便與知青們聊起了《說唐》,從天下第一條好漢李元霸說起,一直講到第七條好漢羅成,話資便是連環畫《隋唐英雄傳》裡的故事。加之中莊隊的馬以春也有這個愛好,於是一個說,一個補充,講得眉飛色舞,彷彿親臨其境,搞得像真得一樣。大莊隊的葛建生由此佩服不已,給我起了一個"大師”的稱號。直到幾十年後,當年的初中知青同學聚會時,建生還在群裡調侃我為“大師”。

那時候的小人書攤很普及,我家馬路對面就是一個2間門面的連環畫書室,弄堂口有臨時的連環畫書攤,前後左右有好幾家。最奇特的是海員醫院與隔壁里弄之間有一條1米寬左右的夾縫,也被用來做了小書攤,裡面長約20米,只夠一個人坐在長條板凳上看書,前面留1個人通過,遇到兩人進出交會,必須往坐位一方側讓一下。

連環畫1分錢看一本,有的厚的連環畫,經營者會將它一拆為二變成上下冊,收2分錢。也可以一下借3本,找個座位坐下來慢慢細看。封面都被拆下來貼在牆上,一一標上號,既當目錄又當廣告,借書只要報上號就行了。連環畫則用牛皮紙包上作為封面封底。

故事:小人書的記憶

記得有一次在家燒飯,看看還有時間就下樓去看連環畫了,不料一看便過了點,燒飯的事早丟到腦後去了。等匆匆趕回家一看,飯已經焦了,類似的事發生過兩三次,沒少挨母親的責怪。

我看連環畫喜歡看多本連集的,大致還記得《三國演義》是60本,《水滸傳》是21本,《岳飛傳》《楊家將》各是15本,還有《東周列國志》《隋唐英雄傳》《西遊記》《紅樓夢》什麼的,一本連著一本往下看。更多單冊的是當時上映的電影,如《五十一號兵站》《戰上海》《永不消逝的電波》等。

故事:小人書的記憶

那時候小學上課是上午半日制的,下午有兩三個小時在附近家中比較寬敞的同學家裡參加學習小組,實際上就是集體做作業,也做做遊戲,老師會來巡查,但很少。我們班裡住在東長治路寶華里的同學賀建華最喜歡連環畫,整套的《三國演義》都買下來了,裝了滿滿的一皮箱,我是一本接著一本,60本,從頭看到尾,有的都看了幾遍。

課餘時間便大都在小人書攤裡泡掉的。4大名著以及《岳飛傳》《楊家將》中的人物形象至今還有著清晰的圖像概念。以至於後來相關的電視連續劇出現後,還往往將記憶深處的人物形象與劇中人物作一比對。還別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劇中的人物還多少有著連環畫的影子,畢竟這些連環畫的作者都是當時有名的畫壇大師,他們對人物形象的把握是相當精準到位的,堪稱模板,也自然成了影視劇的參照物。

小人書、連環畫給當時的少年兒童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至今也不會忘卻

故事:小人書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