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懂的“內循環”,看不懂的“以史為鑑”

最近,“經濟內循環”

成為了一個熱門的經濟詞彙

對此,頗有一些人感到迷惑不解

想不通?就寫下來吧

其實,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過去

你會發現,內循環並未遠離我們


內循環,曾經伴隨著中國人走過了漫長的歲月。這一次,是否還將繼續影響我們的生活乃至未來?回望歷史,總是能讓我們更清晰當下;以史為鑑,也會讓我們更清楚自己該要什麼,不該要什麼。


事實上,以內循環為主的經濟社會,總會導致一些特有的社會現象——早在1953年,我國開始實行商品票證。據統計,全國有2000多個市、縣都分別發放和使用過各種票證,一些較大的廠礦和學校也曾自行印發過緊俏商品的各種票證。


看得懂的“內循環”,看不懂的“以史為鑑”


在那段歲月裡,中國票證本身就是一種有價流通物,其範圍之廣、地域之寬、品種之全、時間之長、數量之大,是世界上罕見的經濟現象。商品票證通常分為“吃、穿、用”三大類。 其低層次、低密度、低頻率的,導致存在了供給和需求都處於一個相對低下的階段。


那是一個並不遙遠的“內循環”的時代,但估計,人們對此的留戀不多。“內循環”曾經一度令中國的國民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正是得益於“外循環”的發現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於世界的獲益而言,也是一種互利共贏的狀態。在內循環下,經濟與社會活力已經快要枯竭的中國,又從另一個開放式循環體系中引入了涓涓細流,‘唯有源頭活水來“,獲得了持續幾十年的活力和動力。


看得懂的“內循環”,看不懂的“以史為鑑”


正是因為此,此番政府提出的內循環,其實是與大環境緊密相關的。這也是大環境下的一種必要的調整——從2008年開始,世界經濟已經開始進入衰退期,尤其是2020年層出不窮的黑天鵝事件,讓全球產業鏈開始脫鉤,全球化已經略顯脆弱。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分析其內涵,不難看出,我們針對“經濟內循環”的概括是理性的:中國在應對外部挑戰的同時,應立足於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所以,從長遠看,經濟“內循環”要長期運轉下去,還需要更多的前提條件。


看得懂的“內循環”,看不懂的“以史為鑑”


歷史地看,“內循環”曾是世界經濟主要運轉模式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模式。在漫長的人類經濟史上,內循環模式主要集中在農業文明最發達的中國,南亞的印度等地。


工業革命的到來,宣告了內循環經濟模式的歷史終結——在西方工業革命和重商主義驅使下,依靠炮艦外交與殖民地掠奪,資源開始在全球配置,國際市場逐漸形成,隨著各個彼此獨立的經濟體被打通,經濟內循環時代就此結束了。


看得懂的“內循環”,看不懂的“以史為鑑”


在理論建設層面,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人的研究與論述,就是建立在這種以國際分工與交換為主的新經濟形態之上,同時又為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


二戰後的世界格局,恰恰為經濟學巨匠們的立場,做了最好的演繹和說明——冷戰將世界分裂為以美蘇為代表的兩個對峙的陣營。而冷戰下的經濟與科技,也被分割為兩個不同的體系,兩者之間基本相互敵對,衝突不斷。


兩大陣營的成員數量、經濟體量、經濟模式(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調控與管理理念都完全不同,經濟活力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語。


看得懂的“內循環”,看不懂的“以史為鑑”

 

但其實,某種程度上,這兩大體系都在或多或少地搞內循環,只不過,以美歐日等西方國家為代表的內循環玩的是全球性循環,在本質上是相對的外循環。


在1978年之前,中國因為政治選擇和經濟模式的緣故,只能關起門來,”自力更生“地建設和消費。那段日子當然不太好過,但好在,先輩們也苦哈哈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為日後的改革開放,打下了初步的工業基礎。


在1978年之後,中國在鄧公的推動下開始改革開放,在經濟與科技上,成功加入了以美國為主導的經濟與科技循環體系。與西方相比,中國當時是經濟窪地,外循環的資金、技術、文化產品等源源不斷地輸入這片窪地,得益於彼時的低人工、土地成本等因素,中國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看得懂的“內循環”,看不懂的“以史為鑑”


更大的紅利還在後頭。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一步加速了中國經濟與外部世界之間的外循環速度,對比中國加入世貿後的進出口增速與GDP增長速度,就能發現這兩條呈爆炸式增長的曲線高度吻合。全球化對我們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持續近40年高速發展,讓中國實現了經濟、科技的雙重發展,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以說,中國經濟騰飛的過程,就是加入到世界主流經濟體系,打通了內外兩大循環的過程。


看得懂的“內循環”,看不懂的“以史為鑑”


只是在最近幾年,尤其在這個多事之秋,世界經濟因多種原因出現衰退時,平衡才被打破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未來,全球經濟、政治的發展撲朔迷離,內循環的出現,旨在對沖這一風險。但它絕非一勞永逸的靈丹妙藥。


以史為鑑,我們要多加小心啊。無論主動被動,無論大國小國,只要閉門造車,就難免最終成為井底之蛙,當你坐在渾水中,仰望那一小片天空時,理想和抱負都會縮減到一個狹小的環境裡,長此以往,只有死路一條。


看得懂的“內循環”,看不懂的“以史為鑑”


所以,那些認為中國經濟已自成一體,有著龐大的內部需求和全產業鏈生產能力的觀點,其實是有害且頗為危險的。


我們需要銘記:金錢永不休。促使金錢流動的經濟規律,更是如此。停頓是不行的。


我們需要認識到:內循環雖然絕不意味著內卷化。但因為熱衷於內循環而引發的內卷化趨勢,是大有可能的。


近幾年,美國努力推動與中國經濟與科技“全面脫鉤”,其背後的邏輯就是把中國與世界重新割裂開來,把中國隔離出世界經濟與科技循環體系。迫使我們走舉步不前,甚至是倒退的路子。


看得懂的“內循環”,看不懂的“以史為鑑”


封閉的風險是巨大的。互相隔絕的二元體系一旦建成,就等於抽空了中國繼續發展崛起的氧氣,也就宣告了中國社會經濟繁榮與活力的結束。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不僅要“拒絕脫鉤”,還要千方百計與美方加強經濟聯繫。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繼續加大開放,並且深化改革的內因。

  

封閉的風險是巨大的。因此,中國現在提出的是“雙循環”概念,而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內循環”。儘管,未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但這一次,我們搞的新的嘗試還是與單純的“內循環”存在本質不同。


看得懂的“內循環”,看不懂的“以史為鑑”


站在這個立場,去分析我國之所以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政策,就通透多了。一方面,是因為市場與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已明顯減弱,內需已成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一方面,是因為疫情的泛濫,暫時(尚不知道會有多久)阻斷了世界經濟與貿易的自由流動。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留的後手——就是中美之間愈演愈烈的“新冷戰”鬥爭,使得中國必須要做好“完全脫鉤”後的最壞準備。

  

今天,國際經濟聯通與交往,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內循環想要成功,必須以對外開放和融入世界經濟外循環作為前提。所以,新的發展格局應該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決不應該是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看得懂的“內循環”,看不懂的“以史為鑑”


開弓沒有回頭箭。中國想要成為一個成熟的世界強國,就必須更加主動、更加開放地擁抱世界,主動融入世界經濟循環之中。


無論如何,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光靠內循環驅動,都不可能維持經濟繁榮與活力。


無論如何,只有經風沐雨,勇於開拓,那些隨之而來的責任和利益才會促使我們更成熟,更堅強。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MiNi創新創業”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