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今天要研究的行業,是一個從高點大幅跌落的賽道。


這個賽道中的龍頭,已經自區間高點32元,一路下跌至區間低點16.97元,區間極限跌幅高達46%。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龍頭波動情況 來源:wind

這個賽道,就是禽畜養殖產業鏈。對這個領域,今天我們要通過行業縱向對比,解決兩個比較糾結的核心問題:


一是,養豬領域的景氣度,在什麼點位?未來將會如何?


二是,養雞行業的景氣度具體怎麼樣,如何提前判斷?


在我們統計的近一週內,農林牧漁,受到北上資金淨買入金額為0.75億元,比例變動為0.009%。其子行業中,又以種植業和動物保健淨買入為主,畜禽養殖淨流入為0.84億元,變動比例僅為0.03%。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農林牧漁子行業4月20日至4月26日北上資金變動比例

來源:併購優塾


(壹)


這條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依次為:

上游為飼料生產、疫苗、禽苗種等,代表公司有海大集團(飼料)、新希望(飼料)、生物股份(疫苗)、中牧股份(疫苗)等;

中游為養殖,代表公司有溫氏股份、牧原股份、聖農發展、益生股份等;

下游為屠宰、產品深加工、銷售等,代表公司有雙匯發展、雨潤食品等。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畜禽養殖產業鏈

來源:併購優塾

大致瞭解了行業走勢及產業結構之後,我們來看行業細分賽道的情況。


(貳)

畜禽養殖行業情況,從宏觀層面來看,與我國肉類消費結構、人均GDP、通脹水平三大宏觀因素相關。這三類宏觀指標分別可以代表居民的肉類消費偏好、居民購買力和肉類價格。

總量方面,根據農業部數據,2013年至2017年間,我國居民人均肉類消費量年複合增速為3%,呈緩慢上漲趨勢。

注意,消費量增長大幅低於實際GDP增速,這意味著,拉長來看,購買力並不是肉類消費的核心矛盾,即,不是購買力越強,肉類消費越多。因此,我們重點關注居民肉類消費結構,以及價格水平。

肉類消費結構數據方面,我國以豬肉為主,但近些年禽肉消費佔比提升較為明顯,壓縮了一定比例的豬肉市場。其中,禽肉類又以雞肉為主。因此,雞肉是豬肉的主要替代品。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居民人均肉類消費佔比(單位:%)

來源:東北證券、農業部

當前,根據中國統計年鑑統計計算表明:一定收入增長範圍內,收入越高的家庭豬肉消費量越多;但不同收入階層呈現出豬肉需求彈性隨收入增長而減小。這意味著,雖然短期內,豬肉的消費量會隨著收入的增長上行,但長期來看,這樣的上行驅動會越來越緩慢。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收入增長與豬肉需求的變動關係

來源:中國統計年鑑

從國際發達國家來看,美國禽肉消費量超過豬肉消費量,豬肉份額不到25%。其紅肉類(豬、牛、羊)人均消費總體呈下降趨勢,而禽肉人均消費(白肉)則處於上升趨勢。(也就是說,肉類賽道未來的長期增長,要看雞肉而非豬肉)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美國紅白肉人均消費情況

來源:布瑞克農業數據庫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美國紅肉年人均消費量

來源:布瑞克農業數據庫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美國禽肉年人均消費情況

來源:布瑞克農業數據庫

從美國的經驗來看,收入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後,消費者的肉類偏好屬性會發生改變,需求開始逐漸由紅肉轉為白肉。

我們認為,這樣的轉變並不是歐美等地區的個案,其背後的轉變符合消費者對於健康的需求。一方面,提高雞肉在肉類消費中的比例可有效降低肥胖的發生。從營養學的角度看,同豬肉和牛羊肉類相比,雞肉具有“一高三低”的營養優勢,即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低、熱能低和膽固醇低,更有益於人類健康。

比如三高人群,不能吃紅肉(紅肉中含有較多的脂肪和膽固醇,飽和脂肪對人體不利),適合吃白肉(鵝肉、魚、去皮雞肉等)。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各類肉營養指標

來源:王濟民:雞肉或將代替豬肉

因此,從以上幾方面來看,長期來看,人們的食物需求結構和營養需求結構,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而發生轉變。未來肉類消費結構中提升概率較高的是禽肉,牛羊肉的提升比例相對緩慢,而豬肉比例則會被其他肉類所擠佔。

量的因素看完後,接著再看價格水平。

禽肉、豬肉等價格均有高頻數據,我們採用的是36個城市雞肉、豬肉平均零售價,可以用於判斷雞肉、豬肉目前的水平。

回顧歷史上價格變動,其中,2019年,豬肉受非洲豬瘟影響,導致其價格大幅上漲,帶動整體CPI也大幅上漲,而近期,隨著生豬產能的逐步回暖,出現高位小幅回落。


而雞肉價格,此前受豬肉供給短缺,帶來的溢出擠壓,導致也存在一定的供給缺口,與豬肉同步上行,本輪豬價下行後,雞價的下行幅度更大。

從雞肉價格與豬肉的日頻價格來看,兩者相關係數為0.84,屬於高度正相關。在一種肉類短期內出現短缺時,另一種肉類的供給可以形成補給,形成整體行業共同高景氣。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36個城市雞肉、豬肉平均零售價

來源:wind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雞豬情況

來源:併購優塾

目前,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豬肉和雞肉價格已經同時進入了回落通道。這樣的回落也符合宏觀調控的原則,兩者持續大幅漲價會帶來高通脹,進而掣肘貨幣政策,因此,持續走高的可能性不大。我們假定長週期內貨幣和供需趨於穩態,那麼,肉類的漲價幅度則維持2%左右的溫和通脹水平。

分析完長期邏輯後,我們來看短期內行業高頻數據中透露的信息。

(叄)


畜禽養殖板塊中,關注的細分賽道的行業數據有以下四類:豬、雞、牛、羊。接下來,我們挨個來分析各類賽道的核心高頻數據。

以量、價的維度,分別來看:

豬類——

量相關指標:能繁母豬存欄數、生豬存欄數。前者表示未來生豬供應情況,後者表現當前市場供給情況。

自2018年下半年非洲豬瘟爆發以來,存欄數連續下挫,直至2020年以來,兩者存欄數才明顯回暖。

但注意,雖然能繁母豬數量有所上升,但生豬生長週期需一定時日,疊加豬瘟仍時有反覆,使得下游生豬供給端壓力偏緊仍不會較快改善,市場預計豬肉缺口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能繁母豬存欄數情況(單位:萬頭 )

來源:併購優塾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生豬存欄情況

來源:併購優塾

但此處,我們有別於市場一致預期的地方在於,觀察歷史上能繁母豬的數量,尤其是2014到2018年,我們能夠發現,其絕對值從2014年開始持續遞減,這其中的影響因素包括環保禁養等,但供給不斷收縮的同時,豬價卻並沒有持續的上漲。


這意味著在需求側,豬肉的需求並不是穩定增長,這也可以印證我們前述的觀點,隨著消費升級,豬肉在肉類消費中的佔比會逐步下降。


目前,產業正處於供給回升的過程中,核心矛盾在於供給缺口到底有多大,但如果考慮到豬肉消費量可能的下行,接下來的供需缺口可能並沒有市場預期的那麼大。

再看價格維度指標:仔豬價格、生豬價格、36個城市平均零售價-豬肉。

這三個指標分別代表著養殖端的價格變動、養殖戶供應給市場可屠宰的活豬價格、市場消費者購買豬肉的價格。

基本上,三個指標的價格變動趨勢是一致,但幅度會存在較大差異。隨著非洲豬瘟的爆發,能繁母豬減少,導致仔豬供給缺乏價格上升,進而傳導到生豬存欄減少,價格上漲,下游豬肉供給減少,豬肉價格上漲。

目前,存欄情況還不會大幅改善,供給仍偏緊,因此豬肉價格仍會維持在高位區間。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仔豬價格指數

來源:併購優塾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生豬價格同比

來源:併購優塾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豬肉價格同比

來源:wind

綜上來看,量比價更重要,豬價易受量的波動影響,由於當前的漲價由供給短缺帶來,因此,供給的提升是價格變動的先行指標。其中,量的指標中,又以

能繁母豬存欄數為核心,這個數據是產業鏈景氣度的先行指標,一旦能繁母豬減產,相應仔豬減少,可供市場的生豬應聲下落,存欄數銳減,發生供需兩端不平衡現象。

當下,能繁母豬數量開始回暖,但產能恢復仍較緩慢,供給不會較快改善,因此豬價仍會持續在高位。接下來,通過跟蹤指標變好,我們需要重點觀察驗證的是:


1)豬瘟的反覆,對供給缺口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2)供給缺口是否已經度過拐點,這決定了豬價的變動趨勢。


(肆)


看完豬,接下來看雞。


禽類,主要以雞肉為主,其中,白羽肉雞的生長週期短則需60周(14個月),經過祖代、父母代,之後是到消費者手上的商品代。

注意,種雞產蛋中,只有符合55-68克的種蛋才較為適宜留做種用,所以,蛋種雞進行人工輸精和種蛋收集的周齡為25-63周齡。在25周齡前,蛋重普遍較小,而低於55克種蛋不宜留作種用,而高於63周齡的雞蛋重超出68克也因蛋殼質量等因素不宜留作種蛋用。

其中,祖代,即純系雞場繁殖的後代,其主要種雞品種為艾拔益佳、羅斯308、艾維因、哈伯德;父母代,是祖代雞配套雜交的後代;商品代則是終端產品,雞苗來自父母代。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生長週期

來源:興業證券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主要種雞品種生產性能

來源:川財證券

養雞行業中,量的指標為:祖代種雞引種量、祖代存欄量、父母代存欄量。這幾個指標分別指:祖代可育數量、祖代實際存活可繁殖數量、父母代(祖代繁殖的下一代)實際存活可繁殖數量。

祖代種雞引種量方面,受美國、法國禽流感事件封關影響,2015年至2018 年,我國連續四年引種不足。此處顯示出我國祖代種雞兩個問題:1)需要依賴向外引種;2)容易受禽流感疫病影響。

那麼,面對這兩個問題,我國養殖業如何應對?

對於第一個問題,2014年農業部下發《全國肉雞遺傳改良計劃(2014-2025)》,鼓勵國內生產企業及科研機構啟動白羽肉雞育種工作。 其中,聖農發展於2019年5月研發取得突破,開始使用自有祖代雞進行生產經營,打破我國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因此,當前雞肉養殖的供給端不存在剛性障礙。

對於第二個問題,H7N9(禽流感)疫苗進入國家強制免疫名單,疫病風險極小。

目前我國主要引種國家為新西蘭和波蘭, 2019 年祖代更新122.35 萬套,強制換羽 9.12 萬套,合計 131.47 萬套,合計數同比增加 55.84%。2019 年國內自繁的祖代佔全部更新量的14.10%。

受引種量的回暖及養殖盈利景氣度驅動,祖代產能持續增加,祖代在產存欄量上升至目前100萬套左右,創16年以來的新高,祖代後備存欄量也創近年新高,約65萬套左右。

可見,我國雖然引種仍需進口,但國內自繁祖代比例有了較大改善,祖代引種量及產能得到了提升。進而傳導到父母代產能也處於高位。

綜上,量的指標中核心的為——祖代引種量,目前顯示供給處於高位,因此雞肉的主要矛盾在於需求端。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祖代種雞引種量(單位:萬套)

來源:興業證券

再來看雞肉價格維度的指標,需要關注兩個產品的價格,一個是雞苗價格,另一個是雞肉價格。

雞肉價格,關注36個城市雞肉零售平均價;雞苗價格,關注主產區肉雞苗價格。這兩個價格指標可以代表中游和下游的供給情況。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雞苗價格、雞肉價格

來源:wind

雞苗價格上行,代表中游養殖戶產能擴張意願較強,雞肉價格上行代表存在供需缺口。


一般來說,雞苗價格的拐點領先於雞肉,這是因為需求側較為穩定,波動的主要是供給側。歷史上,雞苗價格達到低谷之後,後續雞肉價格往往會開始上漲。

但注意,今年2月初這次雞苗價格波動後,隨後雞肉價格卻沒有明顯的漲幅。我們認為,這是由於本次雞苗價格的波動,並不是常態下市場化供給擴張收縮的產物,而是由於封路,導致雞苗無法供應市場,滯銷於養殖戶手中。

我們觀察3月中,能夠發現,雞肉價格在持續下行,在雞肉下行的過程中,養殖戶擴產的意願應當邊際下行,但此時,雞苗價格卻在大幅上行,這能夠說明供給側疏通後,對雞苗的抑制需求快速釋放。


從後續雞苗價格的回落趨勢來看,衛生事件引起的供給衝擊正在逐步消退,市場正在逐步回到常態化。

整體來看,供給側的擔憂解決後,雞肉價格後續的關注核心仍然還是在需求側,而與豬肉的供給有關(替代效應)。


若雞肉的供給出清早於豬肉的供給回暖,那麼,雞價有恢復上行的可能;若雞肉的供給出清晚於豬肉的供給回暖,那麼,雞價將面臨持續回落的壓力。


前文,我們已經表明目前生豬存欄情況仍恢復較慢,豬肉供給仍偏緊。因此,隨著雞苗價格的繼續回落,供給逐步出清,雞肉價格大概率不會繼續回落。


後續,我們將持續觀察雞苗價格的走勢,並評估其觸底時點時豬肉的供給情況。

目前,我們正處於該假設印證的關鍵階段,後續的能繁母豬量、豬價、雞苗價格是重點關注的指標。一旦能繁母豬量持續走高、豬價回調,則雞價也要當心。


(伍)


看完了雞,接下來看牛。


牛類——量方面,關注人均牛肉消費量、牛肉出欄量、牛肉進出口量

我國牛肉消費量已達全球第三,但人均消費量遠低於國際水平,需求上升空間較大。我國人均牛肉消費量為5.7公斤,而國際人均消費量為8公斤。與中國飲食類似的國家中,日本和韓國的人均牛肉消費量分別為10.9公斤、7.4公斤。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各國人均牛肉消費量

來源:興業證券

注意,我國草場資源相對匱乏,飼料和機械化問題較難解決,因此我國主要以中小養牛戶為主,養牛業發展緩慢。並且,牛出欄量和頭均出肉率較低,產能偏緊。而自2012年起,國內產能開始低於國內需求,2018年牛肉缺口達147萬噸。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牛出欄量情況

來源:興業證券

在供需缺口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我國進口快速提升。淨進口占總供給比例由 2012 年 0.8%增長至 2018 年 22.5%,USDA 預測 2020 年淨進口占比將達到 43.5%。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牛肉進口情況

來源:興業證券

而進口量的多少又取決於全球肉牛存欄量的情況。目前全球肉牛存欄量較前幾年有所下降,因此進口量也將受到存欄量下降而有所影響。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全球肉牛存欄量(單位:千頭)

來源:興業證券

很明顯,我國牛肉需求依賴於進口。因此,量的核心主要看全球肉牛存欄量,去預判未來進口量的供給情況。

價方面——看牛肉大宗價。

由於我國主要依靠牛肉進口,因此我國牛肉價格與國際價格相關性變高,相關性高達0.75。同時,疊加政策放寬(進口禁令接觸,進口源增多),進口牛肉價格更具價格優勢。而隨著全球肉牛存欄量的回落,牛肉價格大概率會上漲。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牛肉價格

來源:興業證券

羊類——量方面看羊出欄量、羊肉產量;價方面看羊肉價格、養殖成本。

羊出欄量近年來基本穩定在2%至4%左右,而羊肉產量由2000年的260萬噸上升至2018年的475萬噸,年複合增長率為3.3%。羊肉產量規模在增長,但增速逐漸放緩,目前增長速度在1%至2%左右。

相較於牛肉,我國羊肉以來進口程度小,國內產量可滿足大部分需求,進口量佔總量的比例為6.3%。

因此,量方面主要看羊出欄量,基本能滿足國內需求供應。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出欄量、羊肉產量

來源:興業證券

價格方面,由於近幾年我國全面實施退牧還林等政策,牧區放牧養殖逐步轉為舍飼方式,飼料需求增加,肉羊成本上升,導致養殖戶利潤降低,甚至虧本,所以部分養殖戶退出。

雖然養殖成本上升,但羊肉供需總體缺口不大,市場供應有保障,價格暴漲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羊肉價格呈穩中上漲態勢。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成本利潤(單位:元/公斤)

來源:興業證券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羊肉價格(單位:元/公斤)

來源:興業證券

好,看完禽畜養殖類的高頻數據之後,我們將眼光放到其產業鏈上中下游,來看看各環節上有哪些公司值得關注。

(陸)


細分賽道看完,我們來仔細拆解一下各個賽道的增長情況。


從產業鏈上細化,2019年(個別為2019Q3),業績整體增長較好的是中游養殖,表現較差的為上游動物保健。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產業鏈公司情況

來源:併購優塾

對整條產業鏈的景氣變化,我們先來看中游養殖賽道。

在豬類代表公司中,溫氏股份的增速表現較差於牧原股份,牧原股份的淨利潤增速遠超溫氏股份。

一方面是前期牧原淨利潤增速跌幅較大;另一方面也與商業模式的差異也有較大關係,溫氏是採用“公司+農戶”,牧原則是自育自養。這兩者核心區別在於育肥環節,前者的生產效率要低於後者。例如,2018年溫氏每農戶育肥豬出欄量約1000頭。而自繁自養模式下采取規模化養殖模式,通過機械化設備投資大幅節約人工。牧原股份在育肥階段,1名飼養員可同時飼養2700-3600頭生豬。

此外,溫氏還開始從事雞、鴨禽類的養殖,由於衛生事件,導致雞苗滯銷,雞禽類業務造成了虧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溫氏的整體業績。

在雞類代表公司中,益生股份的利潤率表現較好,這是由於益生的商業模式為雞苗培育,雞苗培育環節的利潤彈性更大。豬肉供給短缺的情況下,雞肉的替代效應出現,養殖戶利潤高漲後,對雞苗的需求也在增加,商品代雞苗價格也高漲。

聖農發展雖然也掌握前端種雞培育供應,但由於它是產業鏈一體化,其他低毛利環節相對削弱了整體盈利情況。

再看動物保健。

此環節負增長,主要受存欄量減少影響,自2018年下半年衛生事件以來,一方面生豬存欄受影響大幅去化,疫苗需求減少;另一方面,當前的疫苗無法解決主要矛盾,養殖盈利狀況一般,影響疫苗使用意願。在兩者共同影響下,豬用疫苗銷售收入大幅下滑。

所以,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動物保健這個賽道,和豬價呈現反週期現象。存欄減少——豬肉價格上升——動物保健需求減少。所以,如果接下來存欄量走高成為持續的趨勢,那麼,需要關注動物保健賽道的景氣度提升情況。

其中,近期生物股份跌幅較大是因為其收入中獸用藥佔比較高;而中牧除生物製藥還做獸藥、飼料等,分散風險;瑞普生物則是以禽用生物製藥為主,畜用較少,因此受非洲豬瘟影響較小。

(柒)


從回報層面看,益生股份排名較高,主要源於受非洲豬瘟影響,雞價上行,上游雞苗價格也大幅上漲,導致其毛利率、淨利率很高。而產業鏈一體化的企業,則由於其他環節的盈利較弱,削減了整體收益回報水平。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回報數據

來源:併購優塾

從經營數據來看,溫氏股份的規模較大。在量級均是百億的公司中(溫氏、牧原、聖農),牧原的毛利率、淨利率更高,其成本、銷售費用率及管理費用率控制較好。而小體量級的公司中,益生股份的毛利率、淨利率更高,主要是營業成本大幅縮減。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經營數據(單位:億元)

來源:併購優塾

週轉率層面,牧原應收週轉率較高,對下游話語權更強。而出貨效率來看,益生、仙壇出售雞苗的速度相較於出售生豬、肉雞的更快。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週轉率情況

來源:併購優塾

從資產負債結構來看,禽畜養殖行業中的核心資產為固定資產。以一單位核心資產所帶來的收益能力來看,仙壇的綜合能力較高,能達到3.7元的收入、1.11元的淨利潤及1.23元的現金流;其次是益生股份,獲得2.54元的收入、1.54元的利潤、1.51元的現金流。當然,此處只是基礎數據對比,後續還需要深入研究。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資產負債、單位效益情況

來源:併購優塾

(捌)


從近期來看,行業內比較重要的事件,主要有幾個:

1、非洲豬瘟:自2018年8月我國發現首例非瘟以來,生豬主產區均已經歷非瘟洗禮,產能去化高達40%-50%。2020年能繁母豬存欄、生豬存欄出現回暖,這是產能回升的好現象。同時,農業部表示儘快開展非洲豬瘟疫苗臨床試驗工作。

不過豬瘟仍有反覆,2020年3月以來,共報告非洲豬瘟9起,且四月初多達4起,有加速的趨勢。9起除一例野豬感染外,其餘全是由於違規外省調運引起。農業部表示4月1日至6月1日,集中開展為期60天左右的違法違規調運生豬行為專項整治,在飼養源頭、生豬出欄、流通運輸、到達接收、信息對接、監督執法等方面提出更高更嚴的要求。

由於目前區域間產能恢復進度不一,對於違法違規調運的打擊在短期將帶來區域間差價進一步擴大。未來情況若加重,養殖產能恢復進度或受到一定影響,價格景氣時間或將拉長。所以,豬肉的供給仍然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

2、禽流感: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亞毒株引起的疾病。甲型H5N1流感病毒,起源於家禽和野生鳥類,可傳染給人類。2月1日農業部發布,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發生一起家禽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已撲殺家禽17828只。

近兩年來,除了已經得到有效管控的H7N9之外,我國主要發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為H5N6型和H5N1型,其中也只有H5N1能夠對人類生命形成較大威脅。

受到去年肉禽價格大幅上漲、非洲豬瘟持續、蛋雞養殖超長利潤週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肉禽養殖密度增加較快。原有非禽類養殖場所、新建養殖棚等養殖禽類的疫病風險有所增加。外加肉雞雞苗於屠宰的週轉週期較快,渠道控制稍有失誤,就容易出現風險暴露。

冬春季節是禽流感的高發期,2019年我國僅發生4例,2020年至今所發生的禽類衛生事件基本上都是野生天鵝H5N6病毒所致,表明我國當前防控工作整體上還是可靠的。此次湖南衛生事件的發生,也提醒我們不得不注意在養殖密度提升的環境下的生物安全防控。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禽流感分類

來源:CFC農產品研究

3、新冠:國內從年初發生,目前控制較好,但海外持續發酵,但由於豬肉和雞肉不依賴直接進口,因此直接衝擊並不大。


不過,存在一些不確定性的還是祖代雞引種(大量依賴於海外),這次祖代雞引種到底帶來了多少衝擊,可以通過雞苗價格來觀察。雞苗價格如果後續不大幅上行,即意味著供給端的衝擊不嚴重。如果大幅上行,則需要注意。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主產區雞苗價格

來源:Wind

不過,衛生事件之前,由於聖農、益生在祖代雞引種技術方面已經大有突破,祖代的自繁培育已經不是剛性障礙,因此,在突發事件衝擊下,市佔率提升的邏輯仍然較為確定。


(玖)


產業鏈的邏輯分析完,還有一塊核心問題要分析:風險點。


從以下兩張表來看,養豬的資產負債率較養雞的高,全行業商譽佔比極小。幾家公司中,注意關注——應收賬款增速較快為溫氏股份、益生股份、仙壇股份,其他應收款金額略高的為溫氏股份,大股東質押率較高的牧原股份、仙壇股份。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一般風險數據(單位:億元)

來源:併購優塾

禽畜養殖產業鏈梳理:景氣度到底在什麼點位

圖:資金鍊數據(單位:億元)

來源:併購優塾

(拾)


整體來看,禽畜養殖行業目前呈現雞豬共榮景象。

生豬方面,雙疫之下(非洲豬瘟+新冠)集團化養殖利潤快速增長,成本較低。隨著能繁母豬、生豬存欄數回暖,下游供應壓力將有所緩解。但產能恢復仍需時日,豬價不會驟降,週期景氣有望維持,但要警惕在週期頂部回落的壓力。

長期來看,規模養殖的企業對抗週期的能力更強。由於非洲豬瘟對行業影響深刻,行業門檻提升加速,龍頭企業擁有資金及防疫優勢,有利於龍頭企業擴張,同時意味著其成本優勢進一步擴大。

養雞方面,前期受雞豬替代效應影響,需求短期量價齊升。但國外衛生事件愈演愈烈,恐祖代引種量放緩(國內自繁種雞比例有限,目前仍需依賴國外),中長期仍需關注衛生事件變化對引種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