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新政突然來襲,小鵬:Model 3長續27.75萬;李想:滅頂之災!

4月23日那天,各種大新聞層出不窮,社交媒體上就像過年一樣。不過要說電動圈子裡,最大的新聞應該就是新能源補貼新政的落地了,當天晚上我們也第一時間給大家做了簡單的解讀。

政策已經公佈幾天了,到現在網上還是爭論得非常激烈。有的人直呼“業界藥丸”,還有人喊特斯拉要大漲價,等等黨慘遭滑鐵盧。

這個政策其實沒有很複雜,大家爭議的主要就一點:

  • 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換電模式”車輛除外。2020年4月23日至2020年7月22日為過渡期,補貼車輛限價規定過渡期後開始執行。

補貼前售價30萬元,這個限價的設置可以說很微妙了,簡單來理解,定位高端的純電動車在今年7月22日以後基本都拿不到國家補貼了。

定位高端的純電動車都有什麼呢?特斯拉全系、蔚來全系、奔馳EQC、奧迪e-tron、小鵬P7高配等等。

蔚來就不說了,因為全系支持換電所以被人戲稱讓國家“精準扶貧”了。BBA影響也不大,目標用戶也不太看重這兩萬塊錢的補貼,而且整體銷量不大對市場產生不了太大影響。

那受影響最直接的車企很明顯了,就是特斯拉。

自從Model 3國產以後,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可以說是一片大好,3月份光Model 3一款車就賣了超過1萬輛,算下來一個月就拿了超過2.5億的國家補貼。

所以就有人猜,上面之所以定這麼個限價,就是因為上億補貼全讓特斯拉這個外企拿了有點心疼,而且特斯拉以如此速度搶佔市場也不利於自主廠商的發展,想要打壓一下。

想法是好的,但特斯拉想要活下去肯定也不會“束手就擒”。

何小鵬:Model 3長續要賣27.75萬

24日早上,何小鵬發微博說“我判斷大概率年內國產model3長續航版補貼後會降價到27.75萬,比當前價格33.9萬下調6.15萬…… 原來15-40萬售價的電動汽車競爭壓力只都會明顯加大,不會縮小,大家應都做好準備。”

補貼新政突然來襲,小鵬:Model 3長續27.75萬;李想:滅頂之災!

此言一出,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我們都能猜到特斯拉肯定是捨不得放過最後這一波補貼的,所以只能用降價來應對。按一般的想法,標續肯定是要降的。Model 3的利潤率很高,而且特斯拉在國內的定價本來就高一些。在美國標續升級版的售價只要不到4萬美金也就是大概28萬多一點,這還是不享受補貼的。

補貼新政突然來襲,小鵬:Model 3長續27.75萬;李想:滅頂之災!

這麼算下來,在各種成本都比較低的中國生產的國產Model 3,從售價32.38萬元降到30萬以內完全沒有問題,也就是說7月22日之後國產標續只要不超過28萬元就能落地。

但這就產生了個問題,但如果標續降到了28萬,剛推出的長續怎麼辦?很顯然目前大部分人都更傾向買長續航,長續航也一定是特斯拉未來的主推車型。

如果標續剛好降到30萬以內,那長續航無論怎樣都拿不到補貼,最多按照標續的降價幅度相應降價2.38萬元,無補貼售價降到大概34.2萬元,跟現在差不多,相當於漲的這部分成本讓特斯拉自己承擔了。

補貼新政突然來襲,小鵬:Model 3長續27.75萬;李想:滅頂之災!

這是大家普遍猜想的方案,降價幅度比較合理,可能性也比較大。

但在何總看來可能還是不太行,因為這樣等於人為拉大了Model 3標續和長續的差價,從4萬增大到了6.5萬,那麼本來下決心咬咬牙、加錢上長續的那部分消費者可能又要動搖了,這顯然不是特斯拉想要看到的。

那國產長續M3真有可能降到30萬以內?很難,但非要降也不是沒有辦法。

目前的長續補貼前售價是36.65萬,其中包含了基礎版的AP。好,這個基礎版的AP也不給你用了,鎖上,想用等車提回家再在特斯拉APP上買升級。

基礎的AP值多少錢呢?功能上跟蔚來的 NP 精選包基本一樣,蔚來賣1.5萬,特斯拉一般貴一點,賣2萬沒有問題,這樣一來長續的補貼前售價(不含AP)就下到了34.65萬元。

補貼新政突然來襲,小鵬:Model 3長續27.75萬;李想:滅頂之災!

還剩4.65萬元,怎麼辦?硬降也不是不行,還是之前那個理由,本來國內定價就高,成本還低,降價空間是有的。

網上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鎖電量,畢竟這事兒特斯拉之前也不是沒幹過。但我個人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

先不說國家能不能容許這種方式,那鎖了電量的長續還是長續嗎?雖然買車花的錢少,但實際上消費者買到的只是搭載了大電池的標續而已,想要享受長續航還是得花錢升級,最終車主還是要花超過30萬的錢,其實車主佔不到便宜,反而是幫著特斯拉鑽空子,賺取國家補貼,肯定會有人不樂意。

所以說,長續航Model 3降到30萬以內,有可能,但同時配置會很低,包括高級內飾、AP之類的怕是沒有了,說到底還是要車主花錢去補。

李想:自主廠商滅頂之災

但無論是降2萬還是降6萬,國產Model 3會在7月22日之後降價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Model 3本來就已經頗具競爭力了,再來這麼一波降價,對銷量的提振作用將不可估量,同時也將更大程度上積壓同級別自主車型的生存空間。

想一下,如果長續真的降到了29.99萬、落地27.75萬,那標續落地該多少錢?24.75萬?甚至是23.75萬元?雖然是peach,但也非常可怕了。

就像24日早上李想發微博說的:“設計30萬的補貼門檻,基本上是精準的助攻特斯拉來打殘國內的純電動品牌……就知道什麼叫滅頂之災了。”

補貼新政突然來襲,小鵬:Model 3長續27.75萬;李想:滅頂之災!

李想用了“滅頂之災”這個詞,很誇張,但也很可能是自主新能源廠商即將要面對的現實。24萬落地的續航445km的特斯拉、28萬落地的續航668km特斯拉,自主品牌要如何定價?如何競爭?

當然這個情況確實過於極端了,最終我們迎來的可能還是28萬落地的標續和34萬落地的長續。自主廠商的應對之法,目前能想到的也就只有降價一招。至於細節,或許馬上要迎來的小鵬P7線上發佈會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