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的真實收益率


股票投資的真實收益率


首先表明,本文講的是股票投資的收益,當然不包括股票投機,因為股票投機的結果可能是不但不能產生收益,反倒適得其反,可能帶來鉅虧。

目前股票投資的方式主要是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在估值較低(目前是低於15PE)的情況下,買入代表性指數基金(滬深300,上證50)長期持有,第二種是在估值較低的情況下,精選一組優秀的藍籌股,長期持有。估值低代表了安全邊際,分散組合投資代表了風控,長期持有就是讓時間產生價值,這樣的投資方法符合關於投資的定義。

而股票投機的方式多種多樣,買概念股,打漲停板,次新股,胡亂融資買股票等等,這些都是投機,這些不在我們討論收益的範圍內,因為這些不但沒有收益,反而帶來的是虧損。

現在我們來看那兩種投資方法的收益怎麼樣:第一種是被動的指數基金投資,這樣投資的收益與整體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主要收益是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股息,就是企業每年把利潤以現金形式分配給股東,目前,滬深300和上證50的平均股息率是2.5-3%,平均就算2.75%,這些股息大部分是一些銀行,地產,消費公司分配的,高科技公司股息很低。

平均股息分配率為30%,意思是如果企業賺1元,平均分配3毛錢現金到股東手上,還有70%的利潤就是7毛留在公司作為資本繼續運作。

所以指數基金另一方面的收益:就是來自於未分配的利潤帶來的資本增值,實際就是未分配利潤繼續運作帶來企業的淨利潤增長,這個怎麼計算呢,簡單做一個模型,假如一個股票去年初淨資產是10元,淨資產收益率為10%,那麼去年獲利1元,分紅為0.3元,未分配利潤0.7元,今年的淨資產10.7元,ROE保持穩定還是10%,今年收益就是1.07元,淨利潤增長7%,這個就是未分配利潤帶來的資本增值。

把這兩項加起來,就是指數基金的長期年化收益10%左右,實際上這個收益水平相當於企業平均ROE水平,當然如果這個ROE水平降低,那麼這個收益也會降低。

第二種投資方法的收益計算方法也是一樣,股息率加上未分配利潤資本增值,只是第二種方法是要我們去精選收益高於平均水平的股票,實際上是去選ROE高於平均水平的公司,這是很有難度的,因為ROE高的公司,估值一般都很高(那就會缺乏安全邊際),而且ROE也不是穩定不變的,長期來看也存在均值迴歸的傾向,今天高的,明天可能就降低了。

精選優質公司的收益理論上能高於10%,但也不會太高,一般超過20%就不太現實,原因來自我們上面說的兩點,而且股神巴菲特也不能長期達到這樣的收益率。

所以這一種投資方法的預期收益不會超過20%。

就是說兩種股票投資方法的預期收益為10-20%。

我們再來看要實現這樣的收益難嗎,還是很難的,因為這些收益並不是線性分佈,比如今年10%,明年10%,以此類推,而是波動和曲折的,看看大盤指數走勢就知道了,比如一個五年週期,可能第一年漲50%,然後其餘4年都是橫盤下跌,如果錯過第一年行情,後面全是虧,很多人難以堅持。

精選的股票也是一樣,漲跌波動非常不確定,非線性的波動很難賺到預期的收益率

總結:股票真實投資收益就是10-20%年化,而且這個收益是非線性和不確定的,很多人抱著財務自由夢來投資做股票,恐怕很難實現,因為如果你有100萬,年化賺個10-20萬隻夠生活費,而且並不是你每年都能賺,這是靠天吃飯的,如果你的資金不是非常大(千萬以上),這種收益率對於生活改變沒有意義,而如果想要提高收益率去投機反而會適得其反,不但這個較低收益賺不到,還會把本錢虧了。

那對於小散(起步資金100萬以內)應該做什麼,一是認真工作,在其他地方累積資本,再來投資股票。二是如果真的想靠投資吃飯,那你要找到既能高收益,又能夠穩定獲利的投資系統(注意是投資而不是投機),從而實現小資金的快速增值,這種方法就是:套利,所以我們建議小資金起步不是做股票,而是從套利開始,套利才是投資正確的開始。以後我們會講更多關於套利的知識,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