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江西武功山的草甸非常辽阔,天空非常的澄澈,云朵非常的轻柔。风景优美,历史更是悠久。如果细细探讨江西武功山千年岁月,你会发现,这片看起来风轻云淡的“云中草原 户外天堂”,其实被时光长河掩盖了太多岁月故事。

就如石鼓寺、紫极宫、白鹤观、千年江南古祭坛群,触摸它们,千年前记忆就此被唤醒!


石鼓寺,乾隆下江南时赐名


石鼓寺这个名字,许多来过武功山的人想必很熟悉,但对于没来过江西武功山的人而言,就有些陌生!石鼓寺原名石鼓庵,亦称佛祖庵,座落在萍乡武功山主峰白鹤峰山脚下,原庵史建于元延佑年间(1314年-1320年),距今已有700年历史。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武功山下塌佛祖庵,忽闻山下溪水分外悦耳,循声寻去,乃是急湍溪水撞击一鼓形巨石所发出的声音。乾隆用木棍击石三下,发出震耳鼓声三响,武功山金顶刹时祥云朵朵佛光灿烂。乾隆大喜,曰:“石能为鼓,世所罕见”。遂赐名为“石鼓寺”。后来古庙损毁,现在我们看到是2003年重建的,占地30亩,包括大雄宝殿、钟鼓楼、厢房等建筑,庙里供奉的是佛教的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紫极宫,有着诸多故事


紫极宫和山下的石鼓寺、山顶的白鹤观并称为江西武功山的三大寺庙,最早建于元朝至元五年(也就是公元1339年),是一个叫做俞东明的游方僧人化缘建设的,不过古建筑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005年重建的,这座庙占地1200平方米,供奉的是慈航道人(也就是佛教的观音菩萨)、许逊许真君和武功山王爷,一个是佛家的神仙、两个是道家的神仙,在这里和谐共处于一个庙里,共同接受信徒的供奉,可见江西武功山是一座佛道合流、大气包容的山。

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白鹤观,前世今生


白鹤观,江西武功山主峰金顶又被唤作白鹤峰,得名于白鹤真人在此修炼成仙,挤土成坪的传说。白鹤观最初叫茅庵,始建于唐代神龙元年(705年),53年后迁至白鹤峰。明朝时,已成为山南山北200余所庵、堂、院、观中最为有名的道场。山门上的“白鹤峰”三个字是明朝安福的著名文人吴云写的,山门两侧的对联“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为对刘存一所写。他是萍乡人,清朝光绪年间的举人,后来做过吉水知县、吉安知府,民国的时候做过江西省民政厅厅长和江西省的代省长,也算是历经两朝的江西名人。这幅对联眼界阔大、境界非凡,充分体现了武功山的天地之大美和无与伦比的浩瀚气势。白鹤观几经损毁、几经修复,唯一保留下来的便是白鹤观的山门,眼前的看到的这栋建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的群众修复的。

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何应葛说经过20多年的努力,何应葛及同伴寻访不下百位武功山周围老人,翻阅包括《袁州府志》、《萍乡县志》、《昭萍志略》、《安福县志》等资料文献,终于挖掘出了关于白鹤观的一段历史。康熙六十年(1721年),这座保存至今的山门修建。据有关资料记载,从清康熙六十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的200多年内,白鹤观便经历了6次重修。清道光二十年(1840),刘鉴泰接任住持。刘鉴泰仙逝后,其长子刘腾瑞接任住持,后传位于长子刘庚林。这刘氏祖孙三代住持白鹤观的112年,声名远播,留下了一段“保卫”白鹤观的佳话。

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千年古祭坛,祭祀文化的“活化石”


古祭坛始建于1700年前,共四座,四座千年古祭坛,分别叫做:葛仙坛、冲应坛、求嗣坛和汪仙坛。这是萍乡武功山最富特色的人文绝景之一,它们都是石头垒砌成的无梁殿,最早的是三国东吴时期建成的,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被誉为研究江南古代祭祀文化的“活化石”。

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祭坛的功能—祭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粗略的说,它们有三大功能:一是作为道家修炼者的炼丹基地;二是古代老百姓祭天祈福的地方;三是作为求子的地方,希望武功山的神仙保佑,让他们能生出儿女,延续香火。

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游冬日江西武功山,品千年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