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參老和尚:聽了那麼多開示,為何還不去做?

夢參老和尚:聽了那麼多開示,為何還不去做?

文/夢參老和尚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廚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地勞動,聞法、聽法壓根就沒他的份。六祖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是個在家的居士。他為什麼能夠在賣柴的時候聽人家念金剛經,在唸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了悟了呢?這就是宿世因緣。咱們看到的只是他的現生,沒有看見他的前生。我們每位道友,這就是我們過去積累的善業還不夠多,因緣還不成熟。


現在我們學戒,大概大家都是從戒學開始學起的,那你們是怎樣學的呢?吃飯、穿衣、排洩大小便、睡覺,你們是都可以開悟的,這都是在修行當中。你們作這個觀想了嗎?咱們在吃飯的時候,大家念念吃飯的偈子,這裡面有普賢菩薩、有文殊師利菩薩所教授我們的修行方法,你真正去觀想了嗎?


我每天跟我們這些男眾弟子說,佛菩薩給我們安排,教授我們的方法,隨時你都可以開悟的,並不是要聽到很多;而是聽了要去做。古來聞一句法都是很難的。在我小的時候,我看見哪個法師在講經,就自己籌備聽經的糧食,到常住講經的地方去,把糧食交了,還要交很多現金,常住才掛你的單。那時聽經真的是很難的,在明朝三昧老和尚講經的時候,見月律師從雲南到南京來聽三昧老和尚講經。結果沒聽到,老和尚上五臺山了。他又從南京趕到五臺山,可老和尚又回南京了。他就來回地奔波,就是想聽經,但沒有聽到。等他一遇到時,一聽他就開悟了。


咱們現在是知道的很多,而做的很少,這怎能了生死?怎能斷煩惱呢?古時人每知道一句有益的話,他就要把它做到。咱們看看那些古大德們,他們是積累起來的。咱們現在沒有這個善根,那咱們怎麼辦呢?咱們要從現在就開始積累,積累到一定的時候,你自然就了生死了。咱們只是看見祖師開悟,沒有看見祖師行持。


大家都要求開示,都想求知道。你已經知道的很多了,我們的每位道友,你並不是無知,並不是非要聽老師講,聽他講才知道,而是你們已知道的很多了。缺乏什麼?是沒有去做。光知道,不去做,你怎麼能得到呢?你得不到就解脫不了,你自己不去檢查自己。看見自己的過,不但不承認,還給自己的過打掩護,自己先原諒自己。唉呀!我是凡夫,我怎麼能學聖人呢?就這樣過去了。一句我是凡夫,就把什麼都遮了。


現在還有句口頭禪,說什麼“我業障很重”。真的是這樣嗎?我剛才跟我們男眾弟子說,如果感覺你業障很重,那你一天從早到晚你就應該修行,你就要檢查檢查你在想些什麼。不要連自己都不敢去檢查自己。如果你真的從早晨到晚上沒有二念,沒離開過三寶,那你已了生死了,到你臨命終的時候,你是不會動念的,世間相你不會貪愛的。那才是真正的自己認識自己。

你說我這個老和尚活了快九十五歲,自己還不太認識自己。如果你們說認識自己,那你是在說大話,當你所學的,能夠自己認識自己時,生死就了一半,臨命終時才斷定,現在是在認識的過程當中。假使你們的身體像我現在這個樣子,你們都會請假了,因為你們也知道支持不下去了,那種難過不只是肉體上,而是心理負擔。我現在已把這負擔減少了一半,我讓心裡不再有負擔,我把它劃分開,身體歸身體,心歸心。因為心是主,它就會支配你的身體;不能動,讓它動,不吃,讓它吃,吃飯吃不下,睡覺睡不著,行動不方便。這就是老了,現在我跟你們說,你們也不相信,為什麼?因為你還沒有老,等你到老了就會知道的。


我在我的老師跟前,那時候慈舟老法師才不到六十歲,我們都抱怨老和尚,唉呀!你怎麼老是說自己不行了、不行了。我現在才知道,真是不行了。可是愈到了不行的時候,事情就愈多。現在沒有人找你們,可找我的就太多了,不論在家的出家的。你問客堂,你要不見,人家起煩惱,我這麼老遠的來,就是想看看老和尚,你不見能行嗎?那就勉強地見。他說的你根本不愛聽,但你還得勉強的聽,被動地接受他的意見。每天都是如此,心很煩,但煩也不行。


好像你們看到老和尚不講課時,好像什麼也不幹,那你問問客堂就知道了。這個從臺灣來的,他就想看看老尚。那個從廣東來,也是想看看老和尚。我能說我身體不好,都不見嗎?那他口裡不說什麼,但他心裡會不會罵呢?也許不會罵,因為他怕背因果,怕倒黴。那他來找你來幹什麼呢?或者是家裡出了一些不平的事,或者是孩子升學、是生意做不好,給你個條,你就得給他迴向。如果他見了你,求了你,你給他一回向,過段時間後,他有好轉了,他就會說這個老和尚很好。如果求你一回不靈,他就要罵你了。難道不是這樣子嗎?但是他靈一回,他又會來找第二回,還會介紹給他的親友,你去看看老和尚吧,你不順心的事找他,他給你一念就好了。這些都是一種麻煩。


剛才我問我們的弟子說,我是為你們活著呢,還是為我自己活著?也許你會這樣回答說,老和尚你發了菩提心,你就應該為眾生活著。但這不是一句話呀,是要用心去付出的,我想我們道友都懂得這個道理。也有很多弟子問我要什麼東西?我會要什麼呢?我現在是什麼都不要的。可我愈不要,他們就愈要給你;可是你想要的,他又偏偏不給。人就是這麼的怪,想要的他不給,不需要的他卻非要給你不可。諸法也是這個樣子的,大家細心地一觀察就會發現!一切法都如是理。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一切法無我,我不因為這些生煩惱,本來就沒有我,那還生什麼煩惱,因為人的活著,本來就是為別人的。我們每位道友都想求法、都想求知識、求深入、求證得、求解脫、求成佛。成了佛就能利益別人,修道就是為了利益別人而活著的,我現在就是這種感覺。有些時候說話,是說起來容易但做著是很難的,我跟你們說的這些話是我一直要求自己要做到的,我也希望大家一起來做,我們一起來成就無上菩提道業。


如果你真的要修,那你就修一個觀,觀“一光驅除千年暗”,等你把這個修開悟了,那你也就成就了。“千年暗室,一燈即破”,當下狂心頓歇,歇即是菩提。當下就是菩提了,狂心頓歇即菩提。


文章來源:千佛山興國禪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