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記錄,才更有愛和力量!


文字的記錄,才更有愛和力量!


必須承認,我對名著的瞭解,最早是通過看畫本實現的。

像《西遊記》《紅樓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小時候,買畫本,算奢侈了。通常都是同學朋友互相換著看。

還有一種畫本攤,有點像現在的書店,當然不是白看,兩分錢一本,租著看。那也吸引了好多小朋友,把畫本攤擠個水洩不通。

下圖的《西梁國》背面有一枚紅色戳子,我想,一定是某次父親去北京,順路買回來的,0.18元,不到兩個貝的價格,卻是當時父親微薄工資裡不小的開支。

印象中,我至少擁有兩大抽屜畫本,它們一直伴隨著我的少年時光。

因為經常要把畫本借出取回,為了宣誓主權,我在很多畫本封面寫上:某慧的畫本。

現在看來,字跡還算清秀,哈哈!

小小畫本,用一張張可愛的圖片,直觀地講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讓我終身難忘。


文字的記錄,才更有愛和力量!


隨著一點點長大,看畫本顯得有些幼稚了,母親就在單位訂閱了全年的《兒童時代》、《少年文藝》和《連環畫報》。

每次新書一到,我和姐姐就各捧著一本,迫不及待地開始閱讀,那廢寢忘食的勁頭,若用在功課上,估計都能考上清華北大!

其中,尤以《兒童時代》好看,它創刊於1950年,是國母宋慶齡女士親手創辦的全國第一份少兒讀物,由她親自執筆撰寫刊名和創刊詞, 是一份富有想象力的月刊,融文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極具魅力。

我想,我的文字,受它的影響很大。很多小作文,就是模仿它裡面的有些文章寫的,從語文老師那裡騙來了好多“優+”。


文字的記錄,才更有愛和力量!


文字的記錄,才更有愛和力量!


文字的記錄,才更有愛和力量!


文字的記錄,才更有愛和力量!


再次提起《射鵰英雄傳》,是因為,這套碟片,是我上班後,用第一個月的工資買的,花了96元錢,特別有紀念意義。

當年在電視裡看《射鵰》,我就被它深深吸引。然後,才看的紙質版書,更加入迷。

共四冊的《射鵰》,被我翻了不下四遍。

喜歡的場景和情節,更是看了無數遍。

我就想,有一天,我能完完全全擁有那些碟片,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想看哪集,就看哪集。

我愛《射鵰》,愛金庸,愛83版《射鵰》所有的演員,包括所有反派角色。

之後的多少個夜晚,我用掌上vcd把《射鵰》看了一遍又一遍……還把每一集的主要內容寫下來,便於日後查找。

我真是太閒了。

文字的記錄,才更有愛和力量!


文字的記錄,才更有愛和力量!


說起寫日記,那就有些年頭了。三四年級,是由老師佈置任務,要求寫日記。後來因為形成習慣了,發展成自動自覺地寫。不寫還不舒服了。

從中學到大學,到工作,到結婚生子,到進修。別人進修回來,僅僅是帶回來一堆醫療書籍,我還附帶了幾本厚厚的日記。

那是一年進修生活的素描,也是紀實。日記陪伴我走過了煉獄一般的進修生活,因為就在那一年,我永遠地失去了母親。

一邊是繁重的工作,有多繁重?這樣說吧,我是個喝水都會長肉肉的女生,我甚至覺得我像植物一樣,可以光合作用!進修一年,我卻瘦了整整20斤!

另一邊是失去母親的巨大悲痛,家人不在身邊,每天早上我都是哭著醒來,確認下自己在哪裡,確認下我真的失去母親了嗎?然後心裡就開始壓榨般的疼痛……

無處寄託痛苦與思念,我就更加瘋了一樣地寫日記。那段時間的日記,現在看,字跡混亂,言語不連貫,很多淚痕,很多囈語……不敢放出來。

為諾兒寫日記,是從驗孕條的兩道槓開始,一直寫到她兩歲。沒有幾個媽媽可以堅持給未來的寶貝寫日記,我做到了。

我想,除了對寶貝有著深深的愛以外,對文字的熱愛,也是我堅持寫下來的原因之一,是巨大的動力之源。

然而,我並沒有給諾兒看,我要等到她十八歲,成人禮時,作為禮物送給她,估計到時候,她會被我感動得直哭吧!

我始終覺得,一本書,一封信,一段時間累積下來的日記,這些文字的記錄,更有愛和力量!


文字的記錄,才更有愛和力量!


文字的記錄,才更有愛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