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不經營的親密關係才是贏家

人到中年才明白,不經營的親密關係才是贏家

這裡的親密關係泛指兩性關係,男女、男男、女女或是雙性戀關係。


在說好的親密關係之前,我想先說一下,很糟的親密關係是什麼樣


如果有一位出身底層、窮困潦倒的雙性戀者,有機會被上流社會的名媛愛慕,但是他自卑到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只能冒用別人的富豪身份與名媛周旋;合法地擁有了一大筆財富並結識了一位深愛著他的同性戀人,他卻親手殺死了真心愛他的戀人。


人到中年才明白,不經營的親密關係才是贏家


電影《天才雷普利》說的就是這樣一位雙性戀的故事。


1.

擁有良好的親密關係需要一個人擁有良好的自體感


世界上最糟糕的親密關係不是兩個人之間沒有親密,而是無法建立真實的親密。


世界上最糟糕的愛情不是沒人愛你,而是你親手毀滅了真愛你的人。


這兩個最糟糕的元素在雷普利身上演繹得淋漓盡致。


雷普利對女性戀人體貼,溫柔,但是他只有冒用富商之子迪奇的身份才能自如地與名媛約會,因為他無法認同內在那個卑賤、怯懦的自己。他認為富豪女如果知道他一無所有,定會唾棄他,嘲笑他。


他把內心深處對自己的不接納投射給了身邊他愛慕的女人,終日迷失在一個不屬於他的身份裡。


人到中年才明白,不經營的親密關係才是贏家


雷普利對男性戀人表面乖巧、順從,內心卻充滿毀滅性的佔有慾、充滿對失去的深深恐懼。


雷普利深深地羨慕著富二代迪奇擁有的財富、自由以及溫柔美麗的女朋友,同時對迪奇充滿著一廂情願式的愛慕和幻想。


他幻想可以單獨擁有迪奇,迪奇用否定和拒絕無情地打碎了他的幻想,情緒失控的他用船槳敲破了迪奇的頭,然後又擁抱著迪奇的屍體度過了一夜。


而雷普利後來殺死了深愛著他的彼得,恰恰是害怕彼得識破了他的陰暗之後不再愛他。


彼得趴在床上,雷普利問彼得,他眼中的雷普利是什麼樣的?彼得微笑著講:“湯姆·雷普利是天才、湯姆很溫柔、湯姆很好看……”


彼得的聲音溫柔、低沉,雷普利輕輕附在他的背上,耳朵貼著他的身軀,露出脆弱心傷的笑容傾聽情人纏綿的低語,然後用一條絲巾勒死了毫無防備的彼得。


人到中年才明白,不經營的親密關係才是贏家


在同性戀人和異性戀人之間,雷普利似乎愛同性更多一點。但無論是同性的愛,還是異性的愛都沒有令他得到真正的自由和救贖。


與女性戀人在一起,他竭力避免假冒的富二代身份穿幫;與男性戀人在一起,他無法信任真實的自己可以被接受的。


在關係裡,雷普利更深層次的悲劇在於他自體身份感的喪失。


自體身份感指的是一個人對自我的認同感,包括個體對性、性別身份的認同和職業身份認同兩個部分。通俗理解,性與性別身份的認同就是一個女人,生理和心理上都認同自己是女性,以及因為自己是女人,所以戀愛對象要找男人。個體認知在這些維度上是一致的,沒有太多的衝突;社會身份認同就是一個人能夠感知到內部對自己的評價和外部對自己的認可具有一致性,呈現在別人面前的自己大體就是真實的自己的狀況。


自體身份感喪失的人,在親密關係這樣深度的人際關係裡,總會有一種自己所不知道的迷失和混亂。


他可以維持與人看似親密的關係,但他不知道自己實際上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也不知道別人實際上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他對自己和他人的感覺缺乏確定感,並因此無法信任任何人。


他也會發展出對社會規則的迎合反應,但這種迎合並非真正有能力去遵守。


他們與人互動,表面平靜,實際上內心常處在崩潰的邊緣,以至於情緒危機很快會被他們演變成現實危機。


他們看起來,外表正常、內心狂暴。


雷普利就是這種人,他既存在性與性別身份認同的混亂,也存在著難以逾越的社會身份認同危機。


人到中年才明白,不經營的親密關係才是贏家


雷普利遇上彼得的時候,他已經殺死了迪奇和迪奇好友弗萊迪,但他憑藉著高超的偽裝才能,躲過了警察的盤查、私人偵探的追問,洗脫了罪責,還意外獲得了迪奇的父親留給迪奇的財產遺贈。他完全具備了重生的可能,彼得也真實投入地愛戀著他。


奇怪的是,看到這裡,我意外地為他鬆了一口氣,甚至期待著雷普利能夠與彼得一起,離開舊有的混亂無序的生活圈,到一個無人認識的地方,重新開始。


期待著他破敗的心靈可以靠岸。但是,他毫無徵兆地殺死了彼得。


影片這樣的結局讓我不由感嘆,雷普利這種人可能遇到誰都不會幸福,相反他也無法帶給別人幸福。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親密關係裡最看重的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才是適合自己的?


2.

良好的親密關係是找來的,不是經營得來的


從雷普利身上可以看到,

對於缺乏真實自體感的人來說,縱然給他財富、給他想要的愛人、給他王炸一樣的頂級人生配置,他依然會得到一個稀巴爛的人生結局。


良好的親密關係是找來的,先找到自己,再找到自己想要的愛人。


我的來訪者中,有一類女性群體,她們中有異性戀,也有個別同性戀。她們來找我諮詢,帶著不同的心理困擾尋求幫助:有的無法穩定地待在一段關係裡,三個月的時間就會分手,再開始一段關係,還是三個月;有的重複體驗被戀人拋棄,一次又一次,似乎無論怎樣付出也留不住一段長久的戀愛關係;有的明明對關係已經失望到了極點,卻只能待在糟糕的關係裡,不敢輕易分手,害怕分手之後遇到的下一任會更糟……


後來我發現,無論她們的性別取向還是關係模型有多麼大的不同,溯及到內心深處,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

她們深陷於沒有真實自我的關係,卻非常渴望得到親密、得到幸福。


西奧朵·萊克(Theodor Reik)說愛情的一個特徵是所有焦慮不安的情緒都煙消雲散了,傾向於防衛、嘗試和努力逐漸解除,而親密、坦率、和自我表現與日俱增。這種坦率包括讓伴侶自由地看到自己的缺陷、弱點、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缺點。


人到中年才明白,不經營的親密關係才是贏家


最近因為低調給武漢疫區捐款,上了熱搜的郭晶晶,在她身上,最被人們樂道的就是她與霍啟剛之間的良好的親密關係。


他們兩個人的婚姻關係很好地詮釋了戀人相處的真實坦率有多麼重要。


2004年雅典奧運會後,囊獲兩枚金牌的跳水皇后“郭晶晶”,隨代表團到香港訪問交流。晚宴上,找她簽名合影的人絡繹不絕,其中一位帶著眼鏡的男士,用蹩腳的普通話邀請郭晶晶與他合影。


郭晶晶對眼前的人似乎有點印象:“你剛剛不是拍過了嗎?”


青年男士老老實實地回答:“剛剛是用別人的手機拍的,沒有拿到照片。”


她根本不知道,眼前這個斯斯文文被自己問得有點尷尬的男士就是霍家三公子霍啟剛。


後來代表團要過海去澳門,在碼頭上船,霍啟剛又突然跑出來,笑著問她,需不需要幫她提行李。


他們就是從這個小插曲裡開始了交往。


人到中年才明白,不經營的親密關係才是贏家


郭晶晶是典型的被找入豪門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孩。


他們倆最醒目的共同標籤是生活簡樸、超有親和力。


誰不知道他們家有錢?但是經常被拍到的是各種花式平民範:搬家用的蛇皮袋、在平價店給孩子買衣服、在超市買打折商品等等。


這麼多年一直吸引人們關注的,不是郭晶晶身上的“世界冠軍”身份,也不是郭晶晶身上“豪門媳婦”標籤,恰恰是那種接地氣的真實。


對於霍啟剛來說,郭晶晶的魅力就在於她敢真實地生活。霍啟剛曾經這樣評價郭晶晶:她並非社會投射的少奶奶形象,她絕對不是,也不甘心如此。


3.

從來不經營的親密關係也可以獲得圓滿


也許你會說,郭晶晶是個特例,哪能人人都有世界冠軍的際遇啊?


的確,這世界有很多標準將人們歸類與分層,我認為親密關係的圓滿也分層級。一類是因自我實現獲得的圓滿,一類是因自我和解獲得的圓滿。因自我實現獲得的圓滿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還需要堅持的勇氣、毅力,屬於高級別的圓滿;因自我和解獲得的圓滿符合社會大多數人的關係現狀,相對比較容易獲得,屬於低級別的圓滿。


我有一個閨蜜,我們的情誼幾乎與我們的年齡時長相同,我們從幼兒園開始一路同學到初中。


後來我們各自經歷畢業、就業、結婚、生子、七年之癢、中年危機、換職業、搬新房,所有的幾乎都是共同的。她只比我少一樣,就是離婚,我在36歲那年走出十年圍城時,她的婚姻正經歷瀕臨破碎的危機。


我們分享彼此的經歷,見證彼此內心的成長很多年。我們相互說了無數的話,我已經記不清具體的內容,唯獨有一次,閨蜜的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那天,我正吐槽內心的擔憂,我擔憂的是隔離期間,兒子住在前夫家,兒子網課不記筆記,不完成作業,我擔心前夫把不自律的習性傳染給了兒子。


閨蜜認真地傾聽著,耐心等我說完,回應了一句:我現在感覺,夫妻之間不可能有誰能改變誰,這是我這麼多年終於弄明白的一件事。自從我這樣想了之後,我再也提不起勁抱怨我老公了。


人到中年才明白,不經營的親密關係才是贏家


閨蜜的話令我震驚萬分,我震驚的是,這麼多年來,她堅持不懈向我吐槽她對老公的不滿,眼看這樣的日子即將終結,而這個終結的理由居然這麼有力,令人無法反駁。


順帶連我吐槽的動力一下也消解掉了。


如果有可能的話,這個領悟提前十年,她和愛人的幸福生活就比現在平白多出來了十年。


我能感受到,閨蜜看起來是與老公和解了,實際上是與內在那個永遠慾求不滿的自己和解了。


親密關係的困局那麼多,指導人們解決困局的文字也那麼多,在我看來都是南轅北轍。


我是誰?我想要的是什麼?我能要到的又是什麼?把這三件事琢磨明白了,局就解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