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放眼全國,區域競合已經步入了以中心城市為引領,以城市群、都市圈協同為支撐的新賽道。廣東這個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同樣如此。今年以來,廣東省多次提出規劃廣深等五大都市圈。

特區40年,深圳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周邊的惠州、東莞也共同走到了鎂光燈之下,一舉一動都受到關注。一些信號被外界廣泛解讀,甚至動不動就與“擴容”的傳聞聯繫起來。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惠州加快建設對接廣深莞河汕等城市的高速公路網。

相比於傳統的區劃調整的“硬擴容”

都市圈同城化

這種新的“軟擴容”則在悄然推進

從近期中央、省的一些部署和文件中

都不難看到這樣的影子

最新的“大禮包”是,9月2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深圳市開展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詳情>>>

其中明確,協同開展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一體化規劃,推進深惠城際、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等一批都市圈城際鐵路項目建設,並提到深圳多條地鐵將延伸至東莞、惠州。

儘管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還沒有正式出臺,但從近期頻頻釋放的信號可以看出,深圳都市圈這盤大棋已經開始了,4萬億級“大深圳”的大格局逐漸浮出水面。

都市圈:城市競合的新賽道

當前,全國各地都市圈風潮湧動,無論是京津冀、長三角,還是珠三角。

這源於去年國家發改委出臺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顯進展。

今年以來,都市圈的話題更是持續發酵。從中央到地方都將都市圈規劃建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莞惠城際拉近惠州與東莞的距離,未來還將對接深惠城際、贛深高鐵。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

8月3日,國家發改委公佈的《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中,3次提到都市圈,並直接“點名”廣州、深圳都市圈。

8月25日,中共廣東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提出,形成以珠三角城市群為引領、城市群和都市圈融合發展的城市格局,帶動全省形成城鄉互補、深度融合的空間格局。

8月28日,深圳市委常委會會議提出,要強化協同發展,高標準編制深圳現代化都市圈發展規劃。

9月2日,交通運輸部公佈的《關於深圳市開展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更是6次提到都市圈。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廈深高鐵連起深圳都市圈內深圳、惠州、汕尾三地。

今年5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公佈的《廣東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若干措施》則明確提出,科學制定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發展規劃。

而一年之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也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

密集釋放的這些信號,為深圳都市圈打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根據現已知的範圍,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東莞、惠州、河源和汕尾。這5座城市去年的GDP共約為42747億元,佔廣東省的39.7%,經濟總量排在廣東的都市圈第一、全國的第三。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在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看來,都市圈是經濟圈的升級版。過去經濟圈更多強調產業合作,

現在的都市圈則強調全方位一體化,包括產業、經濟、交通、城市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一體化。深莞惠產業基礎好,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從廈深高鐵惠州南站坐高鐵到深圳北站只要半小時。

同城化:深莞惠的新使命

從40年前同屬惠陽地區的歷史淵源,到2009年深莞惠經濟圈開啟一體化進程;從幾年前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推出,再到如今現代化都市圈的推進……儘管中間有曲折坎坷(比如10年前提出的“坪新清產業合作示範區”幾年後便歸於沉寂),儘管跨區域的行政壁壘依然存在,但深莞惠一體化、同城化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應該主動擔當的使命。而深圳都市圈建設,正是這樣一條新路徑。

建設都市圈,軌道交通對接無疑是最引人關注。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廈深高鐵拉近了深圳、惠州、汕尾等地的距離。

通過1—2年時間,啟動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深惠城際等城際鐵路項目建設。

深圳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深圳14號線東延至惠州惠陽、深圳11號線北延至東莞長安、深圳22號線北延至東莞塘廈等跨市城市軌道項目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並啟動建設。

通過3—5年時間,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規劃、建設、運營機制進一步優化,銜接水平全面提升,支撐區域高效聯動發展……

這些地鐵、城際跨城握手的“硬核”舉措,是交通運輸部對於深圳試點“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發展”提出的最新目標任務。這一藍圖也將基本奠定深圳都市圈的交通大格局。

“豐滿”的理想讓人期待的背後,是“骨感”的現實。

作為國內產業和經濟融合發展程度較高的都市圈,深莞惠的軌道交通卻相對滯後,不像廣州、佛山那樣實現地鐵互通已經10年。目前,深圳與莞惠之間跨市出行達136萬人次/日,但軌道出行分擔比例不足5%。更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建成一條同時串聯深莞惠三地的城際軌道交通。

當然,這種尷尬局面隨著都市圈建設以及上述多條軌道交通的推進,將逐漸改變。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認為,從區域合作到一體化,再到同城化,是不斷升級的過程。都市圈建設,有助於深圳與惠州、東莞加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同城化,對於打破行政邊界、構築跨區域聯動協調機制有重大意義。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贛深高鐵明年通車後將實現深莞惠半小時互通。

軌道先行:半小時的經濟生活圈

近年來,深莞惠跨城工作生活和商務出行的人越來越多。未來,在深圳都市圈內這種趨勢更加明顯,同城化的“半小時經濟生活圈”漸行漸近。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透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深圳至東莞、惠州的城際出行每天約為140萬人次,預測到2035年將增長至每天620萬人次,增長約5倍。

推進同城化,軌道交通必須先行。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深圳都市圈內的“一號大動脈”贛深高鐵正加快建設,計劃2021年通車。

目前,設計時速350公里的贛深高鐵正在加快建設,計劃2021年建成通車。這條連接深圳、東莞、惠州、河源等地高鐵,建成後將實現深莞惠半小時互通,

成為深圳都市圈內聯外通的“一號大動脈”。

不僅如此,未來三地還有更多軌道交通對接。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公佈《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深惠城際、深大城際、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穗莞深城際南延線等多條涉及深莞惠的城際鐵路獲批,將於2022年前啟動建設。

加上這次交通運輸部提到的深圳多條地鐵延伸至東莞、惠州,未來幾年深圳都市圈將形成以高鐵、城際、地鐵、高速公路等互聯互通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放眼全國,區域競合已經步入了以中心城市為引領,以城市群、都市圈協同為支撐的新賽道。廣東這個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同樣如此。今年以來,廣東省多次提出規劃廣深等五大都市圈。


特區40年,深圳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周邊的惠州、東莞也共同走到了鎂光燈之下,一舉一動都受到關注。一些信號被外界廣泛解讀,甚至動不動就與“擴容”的傳聞聯繫起來。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惠州加快建設對接廣深莞河汕等城市的高速公路網。


相比於傳統的區劃調整的“硬擴容”

都市圈同城化

這種新的“軟擴容”則在悄然推進

從近期中央、省的一些部署和文件中

都不難看到這樣的影子


最新的“大禮包”是,9月2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深圳市開展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詳情>>>


其中明確,協同開展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一體化規劃,推進深惠城際、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等一批都市圈城際鐵路項目建設,並提到深圳多條地鐵將延伸至東莞、惠州。


儘管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還沒有正式出臺,但從近期頻頻釋放的信號可以看出,

深圳都市圈這盤大棋已經開始了,4萬億級“大深圳”的大格局逐漸浮出水面。


中央省頻頻點名的信號

>





都市圈:城市競合的新賽道


當前,全國各地都市圈風潮湧動,無論是京津冀、長三角,還是珠三角。


這源於去年國家發改委出臺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

其中明確,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顯進展。


今年以來,都市圈的話題更是持續發酵。從中央到地方都將都市圈規劃建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莞惠城際拉近惠州與東莞的距離,未來還將對接深惠城際、贛深高鐵。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


8月3日,國家發改委公佈的《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中,3次提到都市圈,並直接“點名”廣州、深圳都市圈。


8月25日,中共廣東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提出,形成以珠三角城市群為引領、城市群和都市圈融合發展的城市格局,帶動全省形成城鄉互補、深度融合的空間格局。


8月28日,深圳市委常委會會議提出,要強化協同發展,高標準編制深圳現代化都市圈發展規劃。


9月2日,交通運輸部公佈的《關於深圳市開展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更是6次提到都市圈。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廈深高鐵連起深圳都市圈內深圳、惠州、汕尾三地。


今年5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公佈的《廣東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若干措施》則明確提出,科學制定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發展規劃。


而一年之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也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


密集釋放的這些信號,為深圳都市圈打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根據現已知的範圍,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東莞、惠州、河源和汕尾。這5座城市去年的GDP共約為42747億元,佔廣東省的39.7%,經濟總量排在廣東的都市圈第一、全國的第三。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在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看來,都市圈是經濟圈的升級版。過去經濟圈更多強調產業合作,

現在的都市圈則強調全方位一體化,包括產業、經濟、交通、城市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一體化。

深莞惠產業基礎好,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從廈深高鐵惠州南站坐高鐵到深圳北站只要半小時。


歷史與現實的選擇

>





同城化:深莞惠的新使命


從40年前同屬惠陽地區的歷史淵源,到2009年深莞惠經濟圈開啟一體化進程;從幾年前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推出,再到如今現代化都市圈的推進……儘管中間有曲折坎坷(比如10年前提出的“坪新清產業合作示範區”幾年後便歸於沉寂),儘管跨區域的行政壁壘依然存在,但深莞惠一體化、同城化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應該主動擔當的使命。而深圳都市圈建設,正是這樣一條新路徑。


建設都市圈,軌道交通對接無疑是最引人關注。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廈深高鐵拉近了深圳、惠州、汕尾等地的距離。


通過1—2年時間,啟動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深惠城際等城際鐵路項目建設。

深圳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深圳14號線東延至惠州惠陽、深圳11號線北延至東莞長安、深圳22號線北延至東莞塘廈等跨市城市軌道項目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並啟動建設。


通過3—5年時間,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規劃、建設、運營機制進一步優化,銜接水平全面提升,支撐區域高效聯動發展……


這些地鐵、城際跨城握手的“硬核”舉措,是交通運輸部對於深圳試點“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發展”提出的最新目標任務。

這一藍圖也將基本奠定深圳都市圈的交通大格局。


“豐滿”的理想讓人期待的背後,是“骨感”的現實。


作為國內產業和經濟融合發展程度較高的都市圈,深莞惠的軌道交通卻相對滯後,不像廣州、佛山那樣實現地鐵互通已經10年。目前,深圳與莞惠之間跨市出行達136萬人次/日,但軌道出行分擔比例不足5%。更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建成一條同時串聯深莞惠三地的城際軌道交通。


當然,這種尷尬局面隨著都市圈建設以及上述多條軌道交通的推進,將逐漸改變。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認為,從區域合作到一體化,再到同城化,是不斷升級的過程。都市圈建設,有助於深圳與惠州、東莞加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同城化,對於打破行政邊界、構築跨區域聯動協調機制有重大意義。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贛深高鐵明年通車後將實現深莞惠半小時互通。


“一號大動脈”的暢想

>





軌道先行:

半小時的經濟生活


近年來,深莞惠跨城工作生活和商務出行的人越來越多。

未來,在深圳都市圈內這種趨勢更加明顯,同城化的“半小時經濟生活圈”漸行漸近。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透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深圳至東莞、惠州的城際出行每天約為140萬人次,預測到2035年將增長至每天620萬人次,增長約5倍。


推進同城化,軌道交通必須先行。


河源加入4萬億級的超級圈子,未來有這些變化...

深圳都市圈內的“一號大動脈”贛深高鐵正加快建設,計劃2021年通車。


目前,設計時速350公里的贛深高鐵正在加快建設,計劃2021年建成通車。這條連接深圳、東莞、惠州、河源等地高鐵,建成後將實現深莞惠半小時互通,

成為深圳都市圈內聯外通的“一號大動脈”。


不僅如此,未來三地還有更多軌道交通對接。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公佈《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深惠城際、深大城際、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穗莞深城際南延線等多條涉及深莞惠的城際鐵路獲批,將於2022年前啟動建設。


加上這次交通運輸部提到的深圳多條地鐵延伸至東莞、惠州,

未來幾年深圳都市圈將形成以高鐵、城際、地鐵、高速公路等互聯互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