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不是厚黑學,而是基於自我成長之上的社會學

每次提家族思維,就會有些異議。不追求贊同,只是自己在這麼多年親身經歷後,思維從“個人主義至上”,徹底轉變成“關係網絡視角”,有了一些經驗思考,記錄以下30條,也是我現階段的某些信念,分享給大家:

1.你的價值,不取決於你,而是取決於周圍人對你的評價;

2.所以大部分有錢人,是如此重視自己的口碑,因為越往上走圈子越小,壞口碑就傳播得越快;

3.人要發展,靠的是節點和節點的連接能力,以及你所在的整個“關係網絡”的能量,個人能力也只因此才能得到價值;

4.你所在的家族,就是一個關係網絡,這個網絡裡不止有你的遠房親戚,更多的,是這個家庭裡每一個人所連接的強關係朋友(這件事不能簡單用血緣來劃分,得用網絡視角來看待);

5.其實它就是俗稱的圈子,只是越往上走的圈子越小,越離不開家庭的影響力,於是有了家族的說法(不包含互聯網創業圈,新事物給了新人穿越者的機會);

6.從數量上看,在一個圈子裡,越多人認識你,你就越重要,你能連接的節點越多,也說明你受歡迎程度越高;

7.從位置上看,你如果處在很多人的中間人位置,別人會從認識你變成依賴你,你也就越有價值;

8.所以不要吝嗇介紹你的朋友和朋友認識,也要敢於花錢請客,幫別人攢局,這樣做你會走向網絡中更中心的位置;

8.從質量上看,你的“鄰居”越重要,你也就越重要;

9.所以一定要盼著朋友好,盼著家人好,他若牛b你也連帶著多一點牛b;

10.當你在以上三個維度做得足夠好,你就會成為結構洞(structural hole);

11.結構洞擁有信息優勢,能把缺少連接的兩個團體連接起來;

12.所以不要把自己侷限在狹小的分工裡,要把自己變成結構洞;

13.選工作也儘量選這樣的崗位,你看這個崗位能連接到多少人,哪怕工資低一點也是值得去做的(工資增減三五千,你的生活不會有任何本質改變,但多認識三五十個有價值的人,極有可能帶來人生突破性轉機);

14.現在各種關係網絡已經形成,但它的價值會隨著時間變化。我們後來者,無法去做顛覆者,只能去做穿越者(這個結論來自清華大學鄭教授);

15.你的個人成長,其實就是你在穿越各種已有的關係網絡,這就是不斷失去朋友的過程(所以不要為失去朋友悲傷,你珍重她,你就在前面等她);

16.在圈子中,也存在強弱關係:互動頻率、信任度、親密程度、互利程度都是判斷強弱的標準;

17.弱關係的價值在於,把不同的圈子連接起來,從你的圈子之外,給你提供有效信息;

18.強關係能用自己的影響力幫你爭取到利益;

19.所以當你想要做一件事情時,最好的辦法是先用弱關係尋求“大量有效信息”,然後再用強關係“施加影響力”,達到最終的目的。

20.世界其實沒那麼大,因為每一個圈子都比我們想象的要緊密得多。這是也圈子和家族思維的共同點。

21.這也是為什麼如果你要寫爆款文,一定要考慮內容所傳播的圈子,比如廣告圈、媽寶圈、廣東人圈,因為圈子很小很緊密啊~只要圈子找對,這個事兒就容易多了(此例來自池騁的一次分享)。

22.當一個願意義務幫助你的人出現,你需要判斷他們願意幫忙的強度,不要越界,以及事後報答;

23.人們在不同圈子做連接的時候,會採取不同的交換方式,非常靈活,不用覺得不公平;

24.為什麼家族可貴,是因為對家人我們天然就信任度更高;

25.合作互利者,和圈內熟人,都是需要持續的情感投入和合作價值交換的;

26.對圈外朋友,大家通常選擇公平對待就好,等待能夠進一步變熟悉的時機;

27.你的圈子/家族如果情緒和行為上負面較多,不要猶豫,請考慮遠離,因為情緒、幸福感、恐慌,都會傳染;

28.所以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你家人的家人的家人,對你的幸福感都是有影響的;

29.要用一些事件,去把一群陌生人的關係加強,未來他們就是你的團隊,而你就是核心。所以生日趴要辦,公司團建要做,要給新節點融入舊網絡的機會;

30.最後,所有的圈子/關係網絡/家族,都是動態的,我們人人都有穿越者的機會。

人脈不是厚黑學,而是基於自我成長之上的社會學

人脈不是厚黑學,而是基於自我成長之上的社會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