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小說反轉才是真反轉

導語:閱讀小說時,讀者常常覺得意料之外的結局才能讓人回味良久,但是為了反轉而反轉的文章常常落了下風,究竟是何原因呢?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聊小說反轉的問題。

行文講究佈局,好的小說佈局必定暗藏許多伏筆,而伏筆的存在就是為了後續劇情服務,一旦我們文章中的伏筆沒有辦法合理服務於劇情,那麼這個伏筆就是不合理的伏筆。寫結局同樣如此,如果我們的結局跟前面的劇情割裂得太嚴重,那麼即使這個結局是出乎意料的,它也不會是好的結局,因為它放在小說裡不合情理。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小說反轉才是真反轉

學校裡寫作文,老師常常要求首尾呼應,這其中就暗含了結尾要緊扣前文的意思。通常情況下,首尾呼應的文章,或者結尾點題的文章,是很難脫離文章主體單獨存在的,因此這樣子的文章結尾合乎情理的情況會比較多,比如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但是生活中很少有人寫小說會採用點題或者首尾呼應的寫法,因此注意自己的小說結局是否在故事發展的“情理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一部小說順著劇情寫到結局,要做到合理是十分容易的,但許多作者往往喜歡另闢蹊徑,採用一個跟劇情正常發展套路完全相反的結局,在這種情況下不合理的結局就很容易產生。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小說反轉才是真反轉

比如一部懸疑小說裡,為引導讀者懷疑甲是兇手,作者設置了大量指向性證據指向甲,最後兇手卻是乙,這樣的反轉雖然會讓讀者驚喜,但是前文中如果存在大量與乙是兇手的信息相違背的內容,那麼這樣的反轉就不能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反轉,而是作者為了反轉而反轉才寫出來的不合理結局。

日本作家秋吉理香子的短篇小說集《相親中毒》裡寫了四個相親故事,每個相親故事都出現了反轉,但不會讓讀者產生為了反轉而反轉的感覺,其原因就是她的反轉在情理之中。

她是怎樣讓反轉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她寫的故事。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小說反轉才是真反轉


結局前安排隱藏線索,讓反轉的結局能夠自圓其說

第一個故事《如意郎君》中,秋吉理香子講述了女主角沙織因年齡太大不得不到婚介所相親的故事。

這個故事裡,即將40歲的女主沙織在婚姻介紹所的井上介紹下認識了外表、性格、經濟能力都很完美的杉下。完美的杉下為何40歲還沒結婚引起了她的好奇,因此在與杉下的交往過程中,她一直試圖解開杉下的單身之謎。她鍥而不捨的追查下,終於得知杉下此前就通過井上的婚介所結識過三個跟她長相十分相似的女子,但在這三名女子最終都死於意外,並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了杉下的筆記本,筆記本上對跟他交往過的女子的喜惡、行蹤都做了詳細記錄。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小說反轉才是真反轉

看到這裡,再結合故事裡杉下患得患失的情景,讀者很容易誤以為杉下是殺死三個前女友的真兇,但在故事結尾殺害那幾人的卻是婚姻介紹所熱心的老闆井上。

故事裡作者把井上塑造為一個熱心的單身胖女士,通過井上的單身和減肥表現出了井上是一個渴望愛情的女人,因此面對完美的杉下,井上絕對不會放過就變得很合理了。那麼井上為什麼不介紹自己給杉下,而是拼命給杉下介紹其他女子呢?這裡給杉下介紹長相相似的女性以及井上的肥胖就起到了解釋作用,因為井上知道杉下喜歡的女生類型非常固定,而自己不屬於這一類女生,所以她需要時間讓自己通過整容和減肥變成杉下喜歡的模樣,而延長時間的方式就是在杉下向其他女生求婚後,殺害該女生,再給杉下介紹其他女生,以此保持杉下的未婚狀態。為了不讓杉下懷疑自己的動機,並且與自己一直保持聯繫,她讓自己看上去很熱心,並儘可能選擇杉下會喜歡的女生類型介紹給他。

整個故事裡,穿插了杉下的完美,井上的單身與減肥等線索,使得結尾的反轉能夠自圓其說。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小說反轉才是真反轉


通過結局前的不合理,讓結局的反轉變得合理

《相親中毒》中第二個故事和第四個故事讓反轉在情理之中的方式跟第一個不太一樣,如果說第一個故事是通過隱藏的合理線索解釋反轉,那麼第二個故事和第四個故事就是通過前文的不合情理讓結尾的反轉顯得符合情理了。

第二個故事裡,男主角圭介在相親聯誼會上結識了一美一醜的兩名女子,基於男人的本能,他選擇和美麗的女子交往。在交往過程中他發現這位美麗的女子與初識的單純善良完全不同,她揮霍成性,自視過高,喜歡在背後貶低他人,甚至還將他人功勞據為己有,而被美女貶低和搶佔功勞的女人就是那個默默無聞的醜女。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小說反轉才是真反轉

到這裡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個傳統的美女邪惡,醜女善良,男主認清美女真面目,最後擇善而婚的故事。結局男主認清了美女真面目後,的確選擇了“善良”的醜女,但遺憾的是故事裡的醜女並非真的善良。原來男主從一開始就掉入了美、醜兩個女人共同設好的陷阱裡。

這個故事在結局前最不合理的地方是:當美女搶佔了醜女功勞後,醜女不僅無動於衷,還真心實意地跟男主誇獎美女單純善良。大家都知道小說中有聖母角色,但是現實生活中被搶了功勞忍氣吞聲的人,即使再善良,也不可能充滿熱情地去誇獎一個搶了自己功勞的人,即使誇獎,也只會是簡單的敷衍。正是因為這份不合理,才讓美與醜兩個女人的合作變得合理。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小說反轉才是真反轉

第四個故事中,孝一的父母在“代替相親”活動中結識了葉子父母,並有心讓自己的兒子與葉子結婚,結局時卻發現葉子一家是騙婚慣犯。

這個故事前半段的不合理很多,其中一個不合理情節是身為名流的葉子父母在初識孝一父母時,竟然因為孝一父母提到兒子有一棟房子眼睛亮了起來。因此即使後面再怎麼鋪設葉子一家的名流身份,這個身份也是站不住腳的。

在文章中合理安排線索,適當設置看似合理的劇情的不合理之處,是讓反轉變得更有說服力的方法。除了以上兩種方法外,大家還有什麼讓故事反轉更合理的方法可以在評論裡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