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攻出色的李盈瑩在女排打不上主力,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進入東京週期之後,中國女排的最大發現就是新人李盈瑩。作為一個00後小將,李盈瑩的攻擊力出類拔萃,非常強悍,保證了女排主攻線後繼有人。因此,李盈瑩的橫空出世,是中國女排的一大驚喜。

強攻出色的李盈瑩在女排打不上主力,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李盈瑩沒有打上主力

有為就有位。既然李盈瑩實力不俗,按照常理,出道以後就應該迅速站穩主力。(瞭解更多體育消息,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老高說體育)但現實狀況是,小姑娘入選國家隊至今仍是替補主攻。有實力卻打不上主力,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事實上仔細分析女排的情況,李盈瑩沒有成為主力,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先說意料之外。李盈瑩不能成為主力之所以讓人感覺意外,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李盈瑩的進攻實力確實出色,已經得到認可。她能打破朱婷的單場43分得分紀錄,單賽季能砍下804分。這樣的數據沒有硬實力做支撐,是刷不出的。因此,在很多人看來,李盈瑩已經是女排隊內火力僅次於朱婷的第二攻手。既然是第二主攻,理應成為主力。

強攻出色的李盈瑩在女排打不上主力,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李盈瑩攻擊力出色

二是郎平對李盈瑩的使用與此前的新人不同。作為世界名帥,郎平一直以善推新人,敢用新人而著稱。朱婷、袁心玥、張常寧和龔翔宇等人,被郎平招入隊後都迅速成為主力。按照李盈瑩的實力,她應該也能夠迅速上位主力,但實際中她明顯沒有前幾個師姐“進步快”。也正因為這兩點,讓人感覺李盈瑩不能打主力有點意外。

再說情理之中。李盈瑩不能上位主力,看似意外,實為必然。何以如此,原因至少有三個。一是李盈瑩一傳偏弱,只能打大主攻,不能擔綱保障型主攻。在朱婷的大主攻地位不可動搖的情況下,李盈瑩只能與張常寧競爭保障型主攻。由於李盈瑩一傳不如張常寧,郎平遲遲不敢把她放到朱婷對角擔任首發,因為這會讓全隊的一傳壓力陡增。

強攻出色的李盈瑩在女排打不上主力,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李盈瑩扣球點偏低

​二是李盈瑩的擊球點偏低,扣球線路缺少變化。這一短板放在攔網偏弱的國內賽場,尚能被掩蓋。一旦到了國際賽場,碰到攔網出色的歐美強隊,問題就會充分暴露。只要對方跟上點,手型擺佈到位,李盈瑩的扣球幾乎一攔一個準,而且還是乾淨朗利脆的直接攔死,這樣的被攔會很傷士氣。因此,這也讓郎平只能把李盈瑩當奇兵用。一旦長時間使用,對手適應了李盈瑩的節奏,其殺傷力就會下降。​三是李盈瑩移動偏慢,後排防守偏弱,沒有張常寧覆蓋的範圍大,達不到郎平的防守要求,這也導致李盈瑩遲遲不能上位主力。

綜上所述,李盈瑩雖然進攻出色,但排球比賽是一個整體。郎平用任何一人,都要考慮這名球員在場上的綜合效果和最大效益,而不是光看進攻火力。在這種大背景下,強攻出色的李盈瑩打不上主力,自然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了!對此,廣大網友是怎樣認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