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親坦言:叛逆厭學的孩子,打罵無用,換個思維管教更有效

最近,我瀏覽到一則新聞,讓我感覺這位父親真的是很理智,也很偉大。因為很多家長遇到厭學叛逆的孩子,不是吼罵,就是大打出手,而他選擇旅行,增加孩子的見識,放大孩子的格局。

這位父親說:“孩子離高考還有五年,如果這五年放任下去,孩子真正遠離我們時,沒有養成一個好的道德規範,那麼與工作賺錢相比,我的家可能會失去得更多,為了孩子能順利渡過這段時期,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我選擇了用旅行的方式跟孩子朝夕相處一段時間。利用這段旅程,讓他知道他的見識還只侷限在我們那個小縣城,外面的世界還有更多他未知的事情。”

看了這位父親的觀念,真的是內心無比佩服。有很多事情靠講道理根本無法解決,卻可以在旅途中得到相應的答案。作為家長,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觀一觀,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後找到自己的存在的價值感,讓孩子在人生的路上有奮鬥目標,漸漸的孩子會對未來充滿期望。並鞭策他努力學習,努力探索著大自然。

一位父親坦言:叛逆厭學的孩子,打罵無用,換個思維管教更有效

一、為什麼會出現青春“叛逆期”?

青春期是指13-16歲的孩子,也被稱為危險期。在這個時期很多父母感到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使其煩惱重重——曾經與孩子無話不說,現在卻一句話也沒有;原來努力學習的孩子現在卻染上了沉迷上網;原來孩子乖巧可愛,現在卻經常惹事等。面對青春期孩子的變化,父母感到束手無策,心力交瘁,各種應對方法都用過了,效果甚微。青春期是孩子的必經時期,各種信念和身體特徵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都需要良好的溝通和解決方法來解決,因此,明白了這個時期是必定出現的,所以我們要坦然面對。

一位父親坦言:叛逆厭學的孩子,打罵無用,換個思維管教更有效

二、“叛逆期”孩子該怎麼面對?

很多父母是不是在孩子出現某種行為的時候,家長總是不斷地嘮叨,不會幽默地表達,現在反思一下:我們的話題總是關於學習和是否聽父母的話呢?是不是總是和孩子說只有努力學習才能考上好大學呢?父母是否明白,孩子慢慢地長大,出現一定的逆反心理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越是要求孩子,孩子越是不聽話。那該怎麼辦呢?最好的做法就是打開孩子的心門,把孩子當做自己的朋友,好好地和孩子平等交流,理解、支持和接納自己的孩子,減小和孩子之間的心靈距離。

三、“叛逆期”孩子怎麼解決?

1、主要以理解孩子為主,而不是以嘮叨和責備為主。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孩子,這個時候孩子雖然處於叛逆期,但是心靈是非常脆弱的。有時候語言運用不對,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的反抗情緒越來越嚴重。批評時要多理解孩子,注意傾聽孩子內心背後的想法,真心地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一位父親坦言:叛逆厭學的孩子,打罵無用,換個思維管教更有效

2、讓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

日常生活中要時要多和孩子溝通,讓他表達自己的觀點,慢慢地引導孩子打開自己的心門,願意和父母交流。總之,我們不要嘮叨抱怨,要正面引導,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逐步地就會和孩子建立起一種安全而且平等的關係。

3、旅行讓增進孩子眼界,是最有意義的投資。

在旅行中不僅可以放鬆身心,還可以收穫頗多。在旅途中形成的各種有利品質足足可以撐起孩子未來美好的人生。最後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順利度過叛逆期,贏得一個美好的人生。

一位父親坦言:叛逆厭學的孩子,打罵無用,換個思維管教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